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是什麼決定了你的堅持?

是什麼決定了你的堅持?

延伸

「棉花糖實驗」

棉花糖的實驗,可能很多人聽說過,其實就是「延時滿足」實驗。在1966-1970年間,斯坦福大學的一位博士對其附屬的幼兒園裡超過550名的幼兒進行了一項長期的心理學實驗。

因為這個幼兒園是斯坦福大學附屬幼兒園,這些孩子的家長很多都是在斯坦福大學任教的教師或者研究生,通過此項研究,希望就此降低被試者智商、家庭背景差異的影響因素。

實驗的內容是這樣的,這些孩子都是4--6歲左右的孩子,實驗人員給每個孩子獨處一個房間,並給他們面前放一個棉花糖。然後告訴他們,每個人可以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待15分鐘以後再吃,如果願意等待15分鐘,他們就可以獲得另外一塊棉花糖作為獎賞。

實驗開始以後,通過觀察孔發現,每個孩子有不一樣的表現:有的孩子在研究員剛離開時就立刻吃掉了;有的孩子直勾勾地盯著棉花糖,艱難地熬了大約30秒,然後忍不住抓起來吃了;有的孩子為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停地敲桌子、踢腿、摸頭、唱歌……最後,只有大約1/3的孩子成功抵抗住了誘惑,如願的拿到了兩塊棉花糖。

博士一直對這些孩子進行了14年的跟蹤調查:通過種種評估發現,那些願意等待的孩子,比那些立刻吃掉棉花糖的孩子,無論在生活上還是事業上都更為成功。他們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現,如更好的SAT成績、教育成就、身體質量指數等。

通過這樣的一個實驗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自制力或意志力,相比智商,能更好的預測一個人的成功。

但實際上,這個棉花糖實驗只是呈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願意「延遲滿足」的孩子與之後的成就呈正相關。但遺憾的是,實驗並沒有挖掘孩子願意「延遲滿足」背後的原因。只有對孩子及其家庭進行深入的訪談調查,在收集更多的信息後,才有可能得知決定孩子行為差異的真實原因。

那麼,是什麼決定了孩子願意等待的行為?下面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1. 動機:激勵是否足夠大

通過上面的這個實驗可以發現,得到二塊棉花糖這樣的的獎勵,對於孩子來說吸引力是否足夠大?有的孩子能知足,覺得這個吸引力足夠大,所以他們願意等待;而有的孩子因為家庭環境的不同,他覺得這些小小的棉花糖不值得等待,也就是說他認為獎勵沒有大到讓他們願意去忍受15分鐘的煎熬,那麼他們就可能放棄等待。

21天改變自己

2018年第三期的」21天改變自己「課程將於5月6日晚上20點開課,每人198元,5月6日以前進群者只收128元/人。

通過21天的課程與交流分享,你將得到如下的收穫:

如何通過心理暗示來改變你的潛意識?

如何與自己的潛意識溝通

為什麼你很努力卻總是無法改變自己?

如何挖掘自己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

如何激發出你的潛能?

如何消除交際的心理障礙?

如何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人?

如何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不再自我設限?

怎樣走出你的「舒適區」來改變自己?

課程形式為:微信群語音授課

授課時間:21天【2018年5月6日晚20點開始】(一天講課,一天群內交流),每天晚上20:00--20:30

其他要求:課程結束會有相關作業

其他內容:每個學員有一次1小時的時間與老師進行一對一交流溝通,幫助你分析自己的情況,了解自己

在與很多自卑者的溝通過程中,很多人都會問我,最快能夠多長時間讓自己改變。那麼我想問的是:「你願意花多長時間讓自己改變呢?」

有很多人會回答:「用最短的時間記自己改變!「說明他們不願意等待。其實是因為他們沒有給自己設定明確的目標,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改變什麼,所以只想讓自己儘快脫胎換骨。如果研究者把激勵增大到:等待15分鐘,就可以獲得一大包棉花糖(原來獎勵的100倍),可能會有更多的小孩願意等待。

決定一個人是否願意忍受煎熬的,是完成這件事後的激勵是否足夠大到讓Ta心甘情願去忍受煎熬。

2. 痛苦程度是否可以忍受

在這個實驗過程中,對每個孩子的等待過程都進行了食品錄像,有的小孩在等待的過程中,採用了一些策略分散注意力:唱歌、摸頭、踢腳等。

通過這些方式他們緩解了等待過程中的焦慮,因此15分鐘的等待過程就顯得不那麼難受了。但是對於另一些孩子來說,沒有辦法緩解焦慮時,他們放棄了等待。

可以猜測,如果在實驗中拉長等待的時間,比如將等待時間變為30分鐘,我猜想會有更少的孩子願意等待。

因此,在等待的過程中,是否能想辦法緩解焦慮,將痛苦分解到可忍受的程度,會影響Ta是否可以完成任務。這就是後來的研究者提到的「戰略策略能力」。

3. 家庭教育因素:對孩子的滿足程度

如果一個孩子的家人極少滿足Ta的要求,總是對Ta進行控制,比如平時控制不讓Ta吃糖果,那麼當Ta有一個可以吃糖果又不會受到懲罰的機會時,Ta多半會吃掉。

如果一個孩子的家人是過度的滿足和溺愛Ta,Ta就很難會為了某個目的去等待,因為Ta已經習慣了「即刻滿足」。

在我們看來,這兩類家庭環境下撫養的孩子有更大的可能吃掉棉花糖。

4. 基因因素:是否對食物更敏感

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醫學院的一項新研究發現,與正常體重兒童相比,超重兒童的大腦對糖更敏感,更需控糖。研究者讓23名8-12歲的兒童品嘗了1/5匙糖水後,分別對他們的大腦做了掃描,結果發現,相比正常體重的兒童,超重者大腦島葉皮層和杏仁核的活動會異常增強,它的活動增強表明了這些孩子能從中獲取更多的「食物獎賞」。

而對食物的敏感性,是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共同作用而成的。

也許在實驗中,對食物更敏感的孩子更有可能完不成任務。

由此可見,基因、家庭環境、動機(激勵是否足夠大)、對痛苦的承受力(是否能採用一定戰略策略緩解痛苦)……都對我們是否能堅持完成一項艱難的任務產生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何提升自信 的精彩文章:

最好在25歲之前想明白的幾件事
如何培養樂觀積極的心態?

TAG:如何提升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