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隱形貧困人口:我是為了看起來富一點,才窮下來的

隱形貧困人口:我是為了看起來富一點,才窮下來的

每天,有10億瓶可口可樂被喝掉;

有4000萬個漢堡包在麥當勞被吃掉;

有82萬人光顧迪斯尼專賣店;

每秒鐘有1252杯立頓熱紅茶被飲用;

119罐立頓冰紅茶被消費;

每秒鐘有3600杯雀巢咖啡被人喝下;

萬寶路每年在世界上銷售香煙3000億支,用5000架波音707飛機才能裝完,世界上每抽掉4支煙,其中就有1支是萬寶路。

現在在社交場合,不必等對方遞上名片自我介紹,只需上下打量周身穿戴佩用的品牌,就能把他的身份了解得八九不離十。因為品牌就是人的社交身份證。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格化的個性和氣質,歸屬於這一品牌消費者陣營的人,一定和該品牌「志趣相投」。或許從對方的座駕便能將身份剖析得鞭辟入裡。


01

「你要是開一日本車,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大腕兒》里的這句台詞說得很現實。

如果他開著一輛法拉利,那麼他一定是好動分子,喜歡活潑多變的工作環境和新鮮事物,對高科技有濃厚興趣,他們喜歡發表意見,從不掩飾自己的野心。如果他是賓士的主人,可能風格務實、家庭觀念很重,是企業老總和政府機關領導人。開Volvo的人一定生性穩重,理性而低調。當然品牌不僅將各消費群體在心理層面區分開來,也能表明各個群體分屬於哪個經濟階層。

這些品牌用個性鮮明的品牌文化以及花樣翻新的會員活動,形成一個共同生活方式的圈子,圈子裡的人因為共同的消費更容易找到話題,更容易溝通。這個圈子也許象徵著某種身份,也許代表著某種共同的價值觀;這種認同感也會推動這個圈子越來越大,讓其消費者形成一種強烈歸屬感,從而形成「成癮性」消費。

最初,成癮性是指患者對藥物產生生理上依賴,包括心理成癮、行為成癮。心理專家分析,如果一個人不是因為需要某些商品而瘋狂購物,可能是得了一種病態性心理疾病。

除了心理學家對「成癮性」理論研究外,獲得諾貝爾獎的美國經濟學家加里·貝克爾從經濟學的角度創立的「理性成癮」理論。其所謂成癮,就是個人資本投入造成的消費依賴性。

他的觀點是:成癮性行為,即使其程度很深,從包括穩定偏好的有預見性的最大化行為的意義上講,通常也都是理性的行為。而這裡所說的理性,個體在自身效用最大化的過程中始終保持前後一致,也就是說,消費者的偏好是保持穩定的,不隨時間推移而變化。

成癮性其實是一種複雜、令人費解而又廣泛存在的行為。事實上,「理性成癮」不能單單研究消費者本身,而是要分析消費者與品牌、與產品之間的關係,這一點非常重要,也是無法割裂的。

有這樣一群消費者:他們對所鍾愛的品牌方方面面了如指掌津津樂道,自認為對這一品牌的產品最有發言權;他們對品牌的忠實猶如宗教信徒般虔誠;他們有意和其他品牌的擁護者區別開來,甚至對其他消費群嗤之以鼻;他們為自己設立了種種清規戒律,自我約束,為的是和品牌倡導的價值體系相匹配、靠攏;這群信徒同時也是傳教士,將該品牌提供的一系列滿足,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不遺餘力地向其他消費者推介。用營銷術語講,這就是 「品牌崇拜」。

02

去過海底撈的人可能有過這樣的經歷,吃飯高峰時段,你得等上一等,才會輪到座位。火鍋店到處都是,沒座可以再換一家,何必在此浪費時間?而有此經歷的人還多屬回頭客。海底撈是如何讓消費者「成癮性」地來此吃飯呢?

在海底撈的等候區,有四五位服務員會為排隊的客人提供免費擦皮鞋和美甲的服務。還有跳棋等休閑項目讓你消遣,邊玩邊吃免費送上來的水果,小孩子有專門的遊樂區可供玩耍。這樣一來,你不是「白白」地消耗時間,而是享受來此吃飯帶來的高的附加值。等待不會成為抱怨,而成為一種享受,何樂而不為呢?

除此之外,斟滿的飲料可以免費續杯的,免費送給女性顧客的皮筋會讓你不再擔心吃飯時散發的干擾,手機也會被透明塑料套裝起來以免湯汁濺上,這些細緻入微的服務讓你享受到其他店享受不到的附加值,難怪,即便排隊也要來這裡吃一餐。

海底撈用給予顧客高的附加值感讓顧客形成「成癮性消費」,雖然高附加值會給企業帶來高的成本,但顧客的「成癮性消費」卻讓商家贏得了細水長流的利益。

03

我是為了看起來富一點,才窮下來的。最近大家都在說自己是「隱形貧困人口」這一詞語。指一些人群看起來很富有,但其實很窮;可能會吃精緻的法餐、用限量版的口紅、請高價的私教,甚至信用卡巨額透支……一句話,是「新貴」與「赤貧」的弔詭結合體。在都市中真正「花不起錢」「不敢花錢」的人群,才更像真正的「隱形貧困人口」。

很能花錢但沒有錢花,並不新鮮,與許多年前說的「月光族」「啃老族」沒多大區別。明明消費能力不夠,當「隱形」與「貧困人口」結合在一起,它似乎又產生了一種別樣的文化語義。換個角度看,就是顯性奢侈,其實是融入城市的一種方式。當年輕人爭相穿上「消費文化」這件城市生活的羽衣,一定程度上是在求一種安全感。

一兩件奢侈品——品味的必要彰顯;

每場不落的電影——社交的有效談資;

與小姐妹一同訂健身餐——保證觀念不落伍。

因此,消極地看,「隱形貧困人口」是有些離經叛道;但積極地說,「隱形貧困人口」也確實是在追逐美好生活的人群,雖然磕磕絆絆、姿態並非那麼優美。甚至在批評之前,不妨也先問一句:今天的城市,剝離了電影、打車、時尚、美食、健身,其內容還剩多少呢?


04

消費文化是城市生活的大頭,商業之水無孔不入。過度的商業化確實在製造「腎可以不要,iPhone必須買下」的消費錯覺。

這種消費文化心態還面臨著正反兩種刺激。從正向來看,金融創新的力量不容小覷,「不動聲色」地推動了超前消費,有經濟學家已經開始擔心,一個高儲蓄的中國正慢慢走向個人消費的高負債。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這代年輕人的父母,晚年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年輕人眼下家庭負擔還不大。而反向刺激則是壓力。生活有壓力,「反正買不起房」,很多年輕人索性在其他物質消費上放飛自我;工作有壓力,據說十點後加完班的計程車上,不少女性白領喜歡打開淘寶,怒刷幾單,以解心頭憤懣。

所以,透過一個可能本為調侃而創設的熱詞,我們看得見消費文化的爆炸式發展、消費預期的代際變化以及「貧困線」背後的心靈曲線。

可見,理性的消費觀尤為重要。不管是成癮消費,還是理性成癮;不管是消費文化還是顯性奢侈……小編覺得,消費就是自己在個人能力上為自己需求的最大化找到最好的滿足。這個滿足也因人而異,有的人要貴的,有的人要實惠的,有的人要品牌的。其實不管如何,你的消費一定是要與自己能力相符合,這樣才能是最平衡的消費觀。

綜合整理/MBA智庫百科

轉載請註明來源/MBA智庫百科(ID:Mbalibwik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BA智庫 的精彩文章:

真正的「好工作」,一定能讓你持續增值!
明確目的是把事情做好的前提

TAG:MBA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