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看似與你無關的經濟學到底研究什麼

那些看似與你無關的經濟學到底研究什麼

導讀:

本書作者哈福德是同代人中最出色的經濟學思想家之一。哈福德的寫作風格可謂天馬行空,從一個卧底經濟學家的角度來觀察人們的日常生活,包括對星巴克現象、交通擁堵、地產、超市貨比三家、中國城市發展不均等、貧富差距等諸多現象的經濟學解讀。

文中所關注內容皆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事例,是一本啟人思考、扭轉思維方式的絕好普及讀本。對普通讀者而言,本書可以算是一部經濟學啟蒙著作;對專業學生而言,則是一本經濟學教材的典範補充;對企業高層以及政界人士而言,更是一本不容錯過的謀略支持。

讀書筆記

筆記

雅韻品銘

工會的確可以通過競爭排他的方式抬高價格,但也不總能得逞,最終還是取決於僱員和僱主之間誰更有議價能力,在沃爾瑪面前,工會就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我們是想讓那些只願意付低價的人付低價,宰那些願意付高價的人,而不是不管他們的心理購買力,只篩選特殊人群為他們提供福利。

這就是餐廳的定價策略。餐廳最重要的是什麼?翻台率,只要翻台率夠高,餐廳就能源源不斷地賺錢,翻台率高一倍在同等時間裡就能多賺一倍的錢。那麼什麼最影響翻台率?當然就是一直「賴」在餐廳不走的人。什麼樣的人會一直「賴著不走」?

最有可能的就是慢慢喝酒和喝飲料的人,因此,要麼你就吃完趕緊走,別影響我做生意,要麼你就點高價酒和飲料,那就是你為自己延長的用餐時間付了費。

說起沃爾瑪讓我想起了我所在的城市,前天沃爾瑪開始清倉甩賣,然後面臨著清退,倒閉的危險。其實縱觀每一個企業但凡他能夠在許多企業中拔得頭籌,或者說取得一定的成就,都不難發現出它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或者說有一定的效果,有可能是服務,有可能是價格等等。

不管是因為什麼,如果說把一個小的服務做到了極致,都覺得他是一個很厲害的企業,就比如說這個海底撈吧,有很多人都覺得海底撈的服務,簡直貼心到家。

說起這個餐廳,高價賣酒這個我也發現了,就說我去過的餐廳中,也是酒水價格特別高,尤其是大排檔,燒烤攤兒之類的,他們的酒水飲料,賣的一定會比市面上高一倍到兩倍不止。

現在,可以這麼說吧,我們都處在一個的服務的行業中,如果說我們比別人獲得更多的認可,可以說就是我們的服務使對方覺得更貼心,讓別人覺得更放心更舒心吧。

或者覺得很有歸屬感和認同感。比如螞蟻私塾!

筆記

Feeling

卧底經濟學1

The Undercover Economist

By Tim Harford

Day 1

1. 高價的藝術舉例:

a. 星巴克高價的咖啡不是賣咖啡質量或熱情員工,而是地段。

b. 麥當勞的產業地點是買下持有的,生意火,人流多,產業價值也會提升。所以最後它的一部分盈利也來自產業。

2. 租金高不一定是因為和人流有關,而是利用這快地產商的利潤足夠大。

3. 工會可以通過競爭排他太高價格,但最終還是取決於僱員和僱主之間誰更有議價能力。

4. 在設定價格的時候要考量用戶對價格的敏感度。比如旅遊場所,本地人票價優惠,外地人高價,因為本地人會對價格敏感,而外地人遠處來,對價格不敏感。

5. 餐廳策略:翻枱率

6. 引導價格敏感的人買低價容易。要引導價格不敏感的人買高價,必須體現服務或質量大的差異。

筆記

秦錦峰

《卧底經濟學》---供求體系+得失體系

用一句話來總結本書:

【用剖析經濟學小場景的方法,去深刻闡述經濟學的本質。】

本書是由小場景搭成的一本經濟學書籍。通過對不同的小場景,進行深入的剖析,從而尋找經濟學的本質。

自17年12月入學私塾以來,一路跟隨,一路思考。關於經濟學,一個粗略的基本體系慢慢的形成了。即供求體系+得失體系,是經濟學最本質的體系之一。

【星巴克的成功】

通過本書的學習,相信大家已經熟悉了星巴克的成功,並不是咖啡有多麼的好。而是以下原因:

1、地段。星巴克所選的地段都屬於人流量大的地段。

2、稀缺。星巴克所在的區域,基本會簽署排他性的協議。

3、注意力。星巴克所選的區域,人們的注意力均不在咖啡上面。如形色匆匆的路人。

1、供求體系。

好的地段+排他性的協議,促使星巴克拿到了區域性的只此一家供應權,從而在定價上掌握更多的主動性。而人流量的需求基數+星巴克的品牌效應,提供了基本的需求市場。

2、得失體系。

排他性+注意力,促使人們在一定範圍內,對於價格不那麼敏感。

一位形色匆匆的路人,在衡量「去另外一條街就會遲到」和「星巴克咖啡貴」的得失之後,會選擇星巴克。因為遲到對於他的失,更大。這也是星巴克的價格並沒有無限漲價的原因,因為過高的價格,在人們衡量得失時,星巴克會佔據下風,從而導致需求的減少。

雖然星巴克在以高價簽下排他性的協議,但是星巴克拿到了區域供方壟斷,以及更自主的定價權。顯然,供方壟斷和定價權,是更多的得。

精彩討論

張楸玉提問

家風是怎麼影響人,如何潛移默化的影響,社會風氣又怎麼改變人呢?我想過一個點是,社會風氣是當代的社會風氣,而家風是歷代傳了好久,會不會過時?

Chestnut回答

不會過時,好的家風也是一種優良品質的傳承,就好比中國的文化。家風和社會風氣一樣重要,沒有可比性。倆者相輔相成。

小 螞 蟻

這樣就沒有比較了,其他在我理解中,也只有傳承了很久的大家族才會有家風一說,普通人家給就沒有這個意識有家風的說法。

Feeling

我職業病犯,從我職業看過的人,家風影響很大,簡直就是塑造了一個人基本的三觀涵養思維,社會風氣,無法改變,除非孟母三遷,或移民。但是不管什麼國家,都有他好和不好的。說到底,未成年人還是需要父母引導成長。

月落 / 整理 |

未來 / 編輯 |

網路 / 圖片 |

投稿合作請聯繫微信

未來(ID:ladyelay

入學疑問請聯繫微信

未來(ID:ladyela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螞蟻私塾國際站 的精彩文章:

人類究竟有多理性?

TAG:螞蟻私塾國際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