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頓悟猛省靠艱苦實踐的棒喝!》——北京新學書院名師私塾課

《頓悟猛省靠艱苦實踐的棒喝!》——北京新學書院名師私塾課

摘要 :

「吾道一以貫之」。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第 25 篇 《自我是什麼? 》深度好文: 1087 字,約需2分鐘閱讀

關於何謂心靈的打開或覺,我們已先藉著分析電影「盜夢空間-全面啟動」(Inception)讀過一些了,但還須有更全面完整的學理性說明。

首先,我們要談的覺當然是針對意義如何發生這個大前提而說的,所以,生理感官知覺的覺(如眼能視物,耳能聽音)就不在此列。其次,所謂意義是指生命在眼前當下發生的存在意義,所以,事後反省歸納的知識性意義(不管是科學知識還是人文知識)就不在此列。

於是,所謂覺就是指在眼前當下能促使存在意義之發生的關鍵要素、必要行為、本質能力。換言之,我們必須具備覺的能力,而且在當下事實上有所覺(有將這能力發揮出來),才能使存在意義果然發生(即所謂關鍵要素)。

而這能力的真實發揮,就不妨稱為創造,或更精準地稱為「道德創造」,乃因這種創造,不是泛指一切創造(創作文學藝術品、發明新器物、創建新制度、構作新學理……),而是單指當下生命存在意義感的創造。

這種能力從那裡來的呢?答案是人與生俱來的天賦本性、良知良能,就是孟子所謂性善、佛家所謂佛性、覺性。

但這能力既然人人都有,那為什麼大多數人都不能常在當下適時發揮出來呢?(常是事後才醒悟而後悔不迭)根本的原因就在心雖有覺性卻基於其自由本質之故而可以不覺,遂為外物所蔽,不能及時發揮,此即稱為「昏昧」。

以上所說便是人性本質(覺性)以及這本質人性的存在處境(昏昧)的簡單表述。針對這兩項要點,於是所謂覺也就相應地具有兩層涵義。

第一層是讓心靈從昏昧的狀態回到明覺的狀態,亦即從不能發揮其創造功能回到能發揮,亦即由為物所遮蔽回到物不能蔽的光朗明照。這基本上是一種先把被污染的心從污染它的環境中拔出來,並洗滌乾淨,以恢復它本來狀態的工夫修養或努力,這工夫就稱為覺、覺悟、自覺、逆覺、頓悟。這一層工夫當然以道家、佛家最為當行。

第二層則是將這已洗滌乾淨的心再投回到生活場域,去即一一所面臨的際遇而充分發揮心靈的創造力,以創造物我合一、人我合一的和諧感亦即意義感、價值感,亦即前所謂「意義世界」。

這當然需要通過一番不斷嘗試揣摩、知過改過、溝通磨合的歷程才能成功的;所以不是更能凸顯出覺相的頓悟猛省,亦即頓教的形態,而是更凸顯歷程的艱難困苦的實踐或漸教的形態,要到功行圓滿,亦即人我合一的境界出現,才會以一種圓滿充實豐美的成效來實證那歷程中始終存在的覺(創造)的力量,這就是所謂「吾道一以貫之」(意義世界是藉著心靈的創造力不斷貫注到所遇的事事物物中而成就的)。這一層工夫則是以儒家為勝場。

當然,這兩種覺雖一超越(拔於物外)一內在(貫於物中),其實是一體的兩面,能超越(洗滌)才能內在(創造),也須落實去創造才讓洗凈的心不致掛空而富有意義,也因此我們才說儒道佛同源一體。

曾教授【自我是什麼?】 文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倫敦最熱門的十大拍攝景點,不可錯過呦
跑十公里的意義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