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俄羅斯「核子泰坦尼克號」啟航前往北極圈,預計明年夏季從海上供電

俄羅斯「核子泰坦尼克號」啟航前往北極圈,預計明年夏季從海上供電

俄羅斯「核子泰坦尼克號」啟航前往北極圈,預計明年夏季從海上供電

【Technews科技新報】遭環保團體批為「核子泰坦尼克號」的俄羅斯海上型核電廠「羅曼索諾夫院士號(Akademik Lomonosov)」已於 4 月底正式離開造船廠,將航向擁有 10 萬人口的俄羅斯最北方城市佩韋克(Pevek),停靠在岸邊並連接電網,目的取代當地老舊核反應爐,預計 2019 年夏季開始發電。

和每年造成數千人因空氣污染而死亡的燃煤電廠相比,核電確實更乾淨,但其建設難度與成本也相對高昂,即使只是小型核電廠也可能耗資數十億美元。

而位於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佩韋克城鎮由於太過偏僻,無法直接從當地建造新的核反應爐,加上現役核反應爐已老舊,為了支持偏遠地區的電力供應,俄羅斯於 2007 年開始從人口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的造船廠打造海上漂浮型核電廠「羅曼索諾夫院士號(Akademik Lomonosov)」,建在船上的兩座 KLT-40S 核反應爐運作期間可產生 70 MW 電力,約美國大型商業核反應堆的 7%。

但羅曼索諾夫院士號本身並沒有航行動力,必須先從俄羅斯西北方城市聖彼得堡(St. Petersburg)造船廠被駁船拖出航行,經過波羅的海到達俄羅斯西北部城市莫曼斯克(Murmansk)補充核能燃料,之後再於海上航行一陣子,才能到達俄羅斯東北方的佩韋克城鎮。

俄羅斯「核子泰坦尼克號」啟航前往北極圈,預計明年夏季從海上供電

聖彼得堡、莫曼斯克與佩韋克地理位置圖。(Source:Google Map)

羅曼索諾夫院士號抵達後將靠泊海岸邊,製造商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預計 2019 年夏季就可以開始發電,取代當地老舊的比利比諾核電廠(Bilibino nuclear power plant)及恰翁灣燃煤電廠(Chaunskaya coal power plant)。

比利比諾核電站(俄語:Билибинская АЭС)是俄羅斯聯邦楚科奇自治區比利比諾的一座電站,安裝 4 台 EGP-6 型核反應爐,裝機容量 48MW,是世界上最小的核電廠,也是北半球緯度最高的核電廠。

但對環保團體及北冰洋周邊國家而言,一艘坐落於北極圈內的海上核電廠有多令人惶恐不安可想而知。儘管 ROSATOM 強調駁船與設備都很安全、滿足國際原子能機構(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所有要求,仍沒有辦法說服它不會危及生態,環保團體也因此批評羅曼索諾夫院士號是「核子泰坦尼克號」,或浮動切爾諾貝利(floating Chernobyl)核電廠。

雖然有些人會說,目前海上也有百來台潛艇、破冰船等採用核動力,但歷史上,1985 年時曾經發生過核動力潛艇爆炸事故,造成10 人死亡、49 人受傷,事後有 2,000 人參與清理工作,其中 290 人受到高度輻射傷害,而核燃料外泄流入海中,即使到了現在,部分海底仍壟罩在核污染陰影下。

批評人士擔心的是,如果駁船遭遇極端天氣翻覆,浮動核電廠可能變成一場災難。

俄羅斯「核子泰坦尼克號」啟航前往北極圈,預計明年夏季從海上供電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Technews科技新報

科技新報編輯

Latest posts by Emma Lin

未經許可,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News 的精彩文章:

在美國兩座城市,共乘服務已取代市區公車
世上最後一頭公北非白犀牛死亡,眾籌研究人工授精

TAG:Tech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