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淚流秦淮河:不能釋懷的卑微負擔

淚流秦淮河:不能釋懷的卑微負擔

淚流秦淮河——不能釋懷的卑微負擔

讀罷朱自清的《槳生燈影里的秦淮河》,內心一直都在滴雨。我給遠方的師友說起,朱自清的理智與內心的感性其實就是人的雙面寫實。

等不及師友回復,我覺得內心已經走進迷濛的細雨,雖有有嬌花汲取雨露,遠方的亭台和彎曲的小徑,無法讓我感受到春末的艷麗,於這樣一個真實灰白的午間,任憑自己沉迷於秦淮河鄰水而立的歌樓、被船滑動的汩汩的河水和沉默不語的船夫臉上的沉靜。

朱自清的這篇文章字數不知有多少,前後算起來有5個頁數,比起他其它的散文,算長篇了。我想朱自清喜歡的是跟好友平伯泛舟吧,亦或耽溺於秦淮河的歷史,叫自己的行載有了一點厚重?或許都有,但歌妓的聲音在水面飄蕩,叫人生成那些深深藏在心底的憐惜,才是讓朱自清這種身份多重的人,產生無法釋懷的落寞和寂寥的最終原因。

行載河中,趁著夜色闌珊,點下一支歌,也滿足了歌妓的願望。歌妓不在乎或多或少的錢票,在乎的是她們的精神被認可,藝技被賞識,但朱自清沒有點歌,在拒絕的時候雖然內心強烈不忍,終歸被儒家的道德制約。大概有幾個這樣的船遞過來歌單,多次拒絕後,朱自清最後臉紅心跳地接過一張歌單,匆匆掃過一眼,雖記住了幾個清晰的字樣,但依舊搖頭拒絕。

被拒絕的滋味一定很痛,是人,都有這樣的感覺。那些歌女的感覺是什麼樣的,能否被秦淮河面灑下的月的暈黃覆蓋內心的卑怯?其實作家非常敏感,但作家對社會更加敏感。他抵觸美國送來的救濟糧,說明他是一個真正有骨氣的民族烈士,但烈士就沒有可以私我的個人情感么?

問世間誰最多情,應該是這些飄蕩的、一直在內心流浪的歌妓。然而論誰最有發言權,我想柳七算排頭。蘇東坡都要位居其次,歐陽修這位主考官也曾寫過「清晨簾幕卷輕霜,呵手試梅妝。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山長。」的句子,因為歐陽修是隨性的人,白天做政客,夜晚他要做自己。晏殊寫「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只有閨怨,沒有政治,但閨怨者為何人?我猜一定不是正房的妻子,而是與他們精神可以融合相依的歌妓。中唐白居易《琵琶行》里的那位老歌妓,曾經任性地與才子揮霍了最美的青春,晚年卻與江水哽咽纏綿。

生命的卑微處處都有。隋朝皇帝李廣,便是一個多才多藝的詩人,但妒忌比他有才之人;唐玄宗能歌會詩,平定江山後歌舞笙簫,開始自己內心的嚮往;南唐後主李煜雖然開創了詞的文學變革,但終究因為皇帝身份被後人垢言;宋徽宗沒有太寬廣的治國野心,他形容俊逸,詞畫一流,同樣也是敗國之君。上到皇帝,中到大臣,下到柳七與民間歌舫,連唐伯虎最後養生的桃花塢處都各有各的卑微。國家與個人的失落,在某一個意義上,具有一樣厚重的分量。

民國後,國人對文學鬥士的定論似乎又有了制約,真正抑制了文學英雄的個人情感發乎。朱自清坦言,他的感性被理性壓制,不能有別人看到的浮躁,其實內心是浮躁的,卻不能被人戳穿內心的慾望,但慾望早已被自己戳透。我想,作家還是真誠的,敢於寫出內心的感受,寫出對秦淮河歌妓流浪和期盼的惦念。這份惦念是純白的,是皓月當空,很有點像杜甫對李白的渴望與嚮往,因為李白尚寫過「蕭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他在酒樓里釋放了他宏偉的憂愁,還原為一個內心卑微的自我,杜甫只能在遠處欣賞李白,而不能寫出於與李白一樣的情感,杜甫的卑微清晰可見。

革命詩人郭沫若有五個孩子被日本女人撫養,大約有15年左右沒見面,這個日本女人是卑微的;朱安是卑微的,一直在魯迅的生活里被隱形;許廣平是卑微的,因為她一直以魯迅學生身份居住二樓,有了孩子才正式與魯迅有了名分。雖然,這些各種各樣的卑微屬於自我,但背後的那些強撐的面子或尊嚴,在一定的時刻,必將自省,如朱自清後來在《槳生燈影里的秦淮河》里寫到「想不到在弩末的遊蹤里,還能領略到這樣的清歌!」這算是對他與秦淮河即將分別時內疚的補償吧,是天意也未嘗不可。

於2018.4.30

歡迎朋友關注「悠悠昔文」原創公眾號,感謝朋友轉發分享朋友圈,您的支持是對「悠悠昔文」最大的關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悠悠昔文 的精彩文章:

月是詩人的主題
開學、開學就是這麼有趣!

TAG:悠悠昔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