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航母上的「花式著裝」:這麼多顏色的「馬甲」,你能認全嗎?

航母上的「花式著裝」:這麼多顏色的「馬甲」,你能認全嗎?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公眾號 作者:許妍

4月中下旬,海軍遼寧艦航母編隊在西太平洋、南海、東海等海域開展遠海實兵對抗訓練。在媒體報道的許多圖片中,航母上的那些「彩色馬甲軍團」總是會引起網友們的關注。

戰鷹出「巢」。

這不,伴隨著身著紅、棕、黃、綠等各種顏色馬甲的艦員把飛行甲板點綴的五彩繽紛,航空母艦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殲-15艦載戰鬥機滑躍起飛前,大批航空保障人員為之忙碌。(資料圖)

艦載機引導員引導戰機至起飛位。記者張雷 攝

航母上的「多彩」人生,讓各色馬甲和長袖套衫成為了甲板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那麼,這些豐富多彩的顏色,究竟代表什麼呢?

與世界各國的航母一樣,遼寧艦飛行甲板設有數十個航空保障專業崗位。為使艦載機起降保障組織指揮更加形象、直觀,遼寧艦在借鑒外軍經驗的基礎上,以官兵所穿工作服及其搭配的顏色區分不同的專業崗位,創造出適合我國航母特色的航空保障模式。不同顏色的頭盔、馬甲和長袖套衫,再加上他們身後不同的標識,不僅成為了靚麗的「甲板彩虹服」,也是區分每一名成員戰位和職責的典型特徵。

下面就讓我們看看遼寧艦上的「花式著裝」吧!

紅馬甲

彈藥輔助員人力裝彈。記者張雷 攝

彈藥輔助員掛載導彈。記者張雷 攝

航空保障人員進行間隙異物排查。記者 張雷 攝

看到顏色就能明白,紅色代表著警戒與危險。航母上的「紅馬甲」是危險和安全管控戰位,例如武器彈藥掛載。他們通常身著紅色馬甲和頭盔,身後標註「彈藥」字樣。

藍馬甲

艦載機「調度員」。(資料圖)

戰機準備起飛前相關人員撤離。記者 張雷 攝

身著藍色馬甲和頭盔的「小藍人」,目前常見的標註主要包括「航材」、「供氣」、「四站」、「設備」等具體分工,尤其是其中的「四站」,指的就是航空勤務中的制氧站、充氧站、冷氣站和充電站。

綠馬甲

殲-15艦載戰鬥機成功著艦後,阻攔索檢查員查看阻攔索複位情況。(資料圖)

綠頭盔和綠馬甲,身後標註「教學」、「阻攔」、「起飛」三種分工,這就是航母甲板上的起降維護人員,主要負責起降和飛機維修。例如,「阻攔」就是艦載機著艦後幫助阻攔索複位的人員。

黃馬甲

資料圖

網友在遼寧艦上參觀時,紛紛擺出「航母Style」的姿勢留影紀念。(資料圖)

引導員允許開車。記者 張雷 攝

還記得經典的「航母Style」嗎?2012年11月,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成功完成艦載機起降訓練。殲-15起飛時,有兩名身穿背部印有「起飛」字樣黃色馬甲的起飛助理同時指揮。在媒體報道了圖片和視頻後,迅速引起網友圍觀並紛紛模仿,這個姿勢被稱為「航母Style」。其實,「黃馬甲」是指揮類戰位,航空系統最高管理人員的馬甲身後會標註「航空長」,其他還有「起飛」、「調運」等。只不過,這裡的「起飛」與「小綠人」中的「起飛」可是完全不同的分工。

白馬甲

安全監察員不放過安全檢查的每一個細節。記者張雷 攝

航母安全「大管家」。(資料圖)

「聽指令」著艦指揮官引導艦載機著艦。記者 張雷 攝

「白馬甲」主要是安全、醫務、政工和臨時上艦人員穿著,身後標註有「指管」、「醫務」、「安全」等字樣。在航母上還有專門引導殲-15艦載機安全著艦並對飛行員的操縱進行評分的人員,這就是「白馬甲」中的一員。

棕馬甲和紫馬甲

在遼寧艦飛行甲板上待命的油料保障員。張凱 攝

說起來,「棕馬甲」跟「紫馬甲」的分工最為簡單明了。「棕馬甲」是機務,背後寫有「維護」兩字,就是主要負責維護飛機。「紫馬甲」背後寫有「油料」字樣,主要負責燃油補給。

怎麼樣,看完了我國航母上的「馬甲」分工,是不是感覺有點眼花繚亂?其實,我國海軍的馬甲色彩編碼借鑒了美國海軍的成熟經驗,但又與其稍有不同。

美國海軍除「紫馬甲」和「棕馬甲」與我國基本一致外,其他顏色還有各自不同含義劃分。即便是同一件「馬甲」,不同的頭盔顏色和工作服標識,也將他們區分的明明白白。

在美軍形形色色的「馬甲」當中,還有一類特殊的人員。身著「白馬甲」的除了安全、醫務等工作人員外,一批臨時上艦人員尤其值得高度關注。通常,美軍高級將領在到訪航母時,也會穿上「白馬甲」,馬甲和頭盔上還直接印有代表自己將官級別的星星。當然,沒有星星的「白馬甲」可能級別更高。頭盔上寫有「CNO」的代表美國海軍作戰部長;「SECNAV」則代表海軍部長。

這是2013年,一群人等在「布希」號(CVN77)上觀看X-47B的上艦測試。CNO」:美國海軍作戰部長,這是海軍軍職中指揮權最高的人;「SECNAV」:海軍部長。(資料圖)

2016年12月,訪問「布希」號(CVN77)航母的貴賓。(資料圖)

航母上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多彩」生活,主要是飛行甲板上的作業人員動輒百餘人,如何在飛機起降過程中高效組織和快速區分人員分工,還真得動點腦子。通過馬甲和頭盔色彩進行分工,不僅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還能提高指揮效率,保證作業安全。豐富多彩的航母「馬甲」,都是從「戰鬥力」出發的「小心思」。

中國軍網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許 妍

編輯:陸金路 李先慧

編審:曲延濤

投稿郵箱:zgjw_81@126.com

轉載請註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讓「幸福的煩惱」來得更多一些吧
為何軍校學員個個都可以被稱為隱形富豪?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