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件巴掌大還缺了蓋的盤子竟是國家一級文物,就因這幾個字!

一件巴掌大還缺了蓋的盤子竟是國家一級文物,就因這幾個字!

講起青銅器,大家總覺得「遙不可及」,都是博物館裡的「寶貝」,百姓手裡怎麼會有,除非祖上是「老九門「。

但事實上,在2014年內地就已經有了「青銅器上拍」的先例,且隨著青銅器市場的升溫,青銅器不再遙不可及。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這青銅器如何收藏。

收藏青銅器有兩個方向:第一就是足,各種器形全了;第二就是銘文,即便很小的東西,有銘文也會價值連城。

收藏青銅器不在於器物的大小,而在於器物上有沒有銘文。即便是一件很小的雜器,有銘文也會讓它身價陡增。

在保利博物館展出過一個青銅器盤子「遂公盨」,器型非常小,只有一個成年男子手掌那麼大,而且盤蓋也遺失了,但這個小小的盤子卻意義重大!為什麼呢?

因為這個盤子的盤心部位有銘文98字,銘文由大禹的後人而寫,明確記載了大禹為民治水的歷史。夏王朝是否存在,長期以來廣受爭議。遂公盨上的銘文,將大禹治水的文獻記載提早了六七百年,它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關於大禹及德治的文獻記錄,國家一級文物。

這樣的銘文,可謂字字價值連城,這個盤子最初是從香港市場上購買的,那時價格並不高,但現在這個盤子只能用無與倫比、舉世無雙來形容了。

凡是帶銘文的器物肯定是孤品,不可能再出現同樣銘文和器形的東西。不過因為藏家對銘文的追逐,也導致了造假作偽的現象。


在青銅器收藏領域,藏家已開始把原來聚焦在禮器上的目光,轉向了青銅兵器和雜器等小件。因為鼎彝尊卣這類青銅器中品級較高的藏品存世量不高,且價格昂貴,所以這幾年有一些中小藏家開始收藏兵器、雜器,像青銅佛像、銅鏡等小門類在市場上嶄露頭角,且漲幅較大。

小件青銅器收藏熱,一方面是因為小銅件有非常大的存世量,容易買到真器;二是價格大眾化,上手容易,既可以把玩鑒賞,又能練眼力。

任何機會都屬於有準備的人,比如玩瓷器的也是先把瓷片玩明白了,從小件、殘件開始研究收藏青銅器是不錯的途徑。此外,這些小門類佔據一定的市場地位,也是對青銅器價格體系的完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鑒真閣 的精彩文章:

月球隕石每克近萬元,是什麼讓它如此昂貴?
8050單張價格高達3500元!我們是不是發財了?

TAG:鑒真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