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米正式赴港IPO 澎湃S2即將量產為估值再添砝碼

小米正式赴港IPO 澎湃S2即將量產為估值再添砝碼

小米已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

雷軍在招股書的董事長公開信中表示,小米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體和IOT平台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並承諾從2018年起,小米每年整體硬體業務的綜合凈利率不會超過5%。

其招股書披露,小米公司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總收入分別為668億元、人民幣684億元、1146億元,利潤表現方面分別是虧損人民幣76億元、凈賺人民幣4.92億元及虧損人民幣439億元。其中,2017年的虧損是由於港交所對於優先股權益的計算規則所致,並非實際虧損。

在商業模式上,小米採用「鐵人三項」商業模式:硬體+新零售+互聯網服務,其中大部分收入來自智能手機,2015年、2016年及2017年智能手機分別貢獻了其總收入的80.4%、71.3%及70.3%。

招股書中表示,小米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製造商,還建成全球最大消費類IOT平台,連接超過1億台智能設備。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通過投資和管理建立了由超過210家公司組成的生態系統,其中超過90家公司專註於研發智能硬體和生活消費產品。

小米還在招股書中提及,2017年通過發布並在小米5C系列產品中內置其澎湃S1系統晶元,小米成為目前全球四家擁有自主研發手機系統晶元的智能手機廠商之一。

2014年10月,小米和聯芯共同投資成立北京松果電子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手機系統晶元研發,當時小米持股51%,聯芯持股49%,不過招股書顯示,目前松果電子已是小米旗下全資子公司。

松果電子成立後,於2015年7月6日完成晶元硬體設計,隨後第一次流片,2015年9月19日晶元樣品回片。2017年2月28日,松果澎湃S1晶元量產機小米5C發布,這意味著小米自研澎湃晶元已實現量產。

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小米自研晶元一開始並未得到業內的認可,甚至有人認為「炒作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搭載松果澎湃S1的小米5C在市場反響方面並不算出色,自小米5C發布後鮮少聽聞澎湃S2晶元的消息,業界傳聞澎湃S2或已流產。

然而,就在小米衝刺IPO前夕,澎湃S2傳來好消息。

4月28日有媒體報道稱,台積電已正式量產小米的松果澎湃S2處理器,該處理器將使用16nm製程,為八核芯處理器,據傳綜合性能將看齊華為海思的麒麟960。報道指出,澎湃S2現階段訂單量並不是很大,但是後續訂單將會隨著晶元組開發的不斷深入而提高。

在國家大力支持自主晶元產業的背景下,並處於中美貿易摩擦尚未平息、中興事件仍在發酵之時,澎湃S2量產消息無疑讓小米的估值再添砝碼。據報道,VC圈子正在對小米的股份進行瘋狂「掃貨」,還拿不到額度。

如今小米即將上市,進入資本市場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松果澎湃晶元的研發支出,後續發展值得期待,雖然在招股書中小米並未過多提及松果,但從長遠利益看,自主研發晶元或會成為小米生態布局的重要一環。

相關閱讀

最新半導體產業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集邦DRAMeXchange 的精彩文章:

三星首款支援5G網路晶元曝光 將采7納米EUV製程生產
聯發科首款AI晶元發布 高通華為緊張了?

TAG:集邦DRAMeXchan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