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程芳:聲音源於思想,思想植根生活

程芳:聲音源於思想,思想植根生活

寫給《明月聲簫》

聲音源於思想,思想植根生活

——讀楊培紅「感恩·勵志」系列小說選集《明月聲簫》

程 芳

這是青青翠竹,如同其人給的印象,也如同翻開小說集《明月聲簫》。「感恩·勵志」系列小說選集《明月聲簫》,選錄了作家楊培紅新近發表的17個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且行且吟》(第二版)。

故事發生的時間,大多在20世紀末至當下,社會處於從封閉保守、改革開放和當下痛苦的轉型期;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地域特色鮮明的川東北深丘大地。魯迅先生說,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對文學創作而言,是根,是血,是DNA。四川盆地東北部曾有一個迷失了的國度——充國,她經歷了春秋戰國兩個時期。西充位於盆地中偏北部,嘉陵江與涪江的脊骨地帶,面積僅1100平方公里,人口約64萬。就是這樣一個小縣,人們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言談舉止,特別是方音俚語,不說跟周邊的大城市重慶、成都、南充、渠縣、廣元、巴中,就連跟直線距離不超過30公里的順慶、南部、閬中、儀隴、鹽亭,都出入甚多,我們甚至懷疑,這兒是不是從巴國分離出的那個神秘小國——充國的土著地。秦磚漢瓦,歲月流淌;唐詩宋詞,歷久彌香。獨特的人文,綿延的山水,淳樸的民風,彰顯出這兒厚重的文化內涵。作者蟄伏在生活的底層,平視城市和鄉村,借筆下人物的命運,讓我們透視社會現實,感受人物承受的辛酸苦辣。故事一個又一個,紅塵俗事,風土變遷,悲歡離合,哲學玄理,不事雕琢,娓娓吟來,散發著泥土的芬芳,折射出村鎮的疊影和時代的嬗變。

有人說,作家不是做糖果點心的,不是化妝美容的,也不是給人消愁解悶的,他是一個拿著手術刀的解剖師,一個身負責任的大寫的人。在鄉村敘事中,不給人物貼標籤,不作定論,因為每一個人都閃耀著人性的光亮,哪怕是在塵埃里,哪怕是在泥淖中。如關於留守婦女跟不公命運和殘酷自然抗爭的小說《生命的夏日》,隨著情節的推動,我們體驗到人類的誠實、善良、尊嚴、虔敬和悲憫等美好稟賦,收場處哄然而止,留給讀者細嚼餘味,我們依稀看到鄉村倫理轉型時期,作家努力為底層艱難打造的理想的精神家園。

情感的假面舞會總在不停地跳躍,靜默下來,摘掉假面,懷著怡然的心情,凝神審視一下情感世界。在經歷生活太多的磨難後,人與人關係變得複雜和微妙,作者的「感恩勵志」系列小說《書法家》《西瓜皮》《車技》《開鎖》《前嫌》,分別從不同的側面,勾畫出一幅幅活靈活現的市井生活圖。有關於新時代新農村青年生活的田園牧歌《桃紅》,有關於農村留守孩子生存和生活寫照的明凈天地《苞谷鮮嫩嫩》,有神秘多姿的奇譎霓虹《一個香蕉皮的故事》《羊雜米線》等。芬芳的泥土,摻夾著曖昧、愚昧、荒唐和無奈,如《埡口,一株黃桷樹》《分房新篇》,也不乏純真、善良、悲憫和正義,如《憨哥》。

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在特定的歷史歲月,人們也在苦苦追尋幸福生活和生命的尊嚴,《玫瑰二嬸》如同從透過歷史厚厚牆壁的激光,投射在新世紀的照壁上,正視過去,審視今天,也映照著未來。貌似平靜的農村生活,在日常倫理秩序的冰層下面,荷爾蒙激素暗流涌動,如《生命的夏日》《街角,一片書攤》,交織著庸常的面子和苟且的里子,讓人們領悟人性的複雜和多變。

時間滴滴答答,生命里最重要也最美好的那些片段和區域,也會漸行漸遠。於是,作者睥睨紅塵,虔誠的記錄那些細枝末節下隱藏的「轟轟烈烈」。長篇小說《且行且吟》(第二版),以鮮活的語言,敘寫了以楊石兵為代表的農村娃,在鄉村在城鎮一路不屈行走的故事,他們在承受命運賦予的艱難人生時又築夢遠方,保持了人性深處那份淳樸和對生活對生命及其尊嚴的堅守,是一曲對天下父母、對生活、對時代的無悔吟唱。文學批評家楊平贊其「一部學生讀後走路都得背書的小說,一部家長讀了不得不潸然淚下的小說,一部現實版的難得的感恩勵志教材」。

攝影:何寒梅(西充)

(作者程芳:女,四川詩人,篤於文藝評論。)

「明月聲簫」,圖文原創 編輯:杜成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月聲簫 的精彩文章:

TAG:明月聲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