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是紅軍戰史上損失最慘重的一戰

這是紅軍戰史上損失最慘重的一戰

1934年11月中旬,中央紅軍突破三道封鎖線後,蔣介石判斷出其是想前往湘西與其餘部隊會合,湖南、廣西交界處的湘江是必經之地,於是調集重兵,在此設下封鎖線,企圖在此全殲紅軍。中央紅軍在了解到嚴峻的敵情後,彭德懷將軍建議,自己佯攻長沙引開敵軍主力,大部隊迅速插向湘西,避免與敵軍主力作戰。然而博古、李德卻一味地把希望寄托在與其他部隊會合上,讓全軍呆板緩慢地沿直線前進。

雖然成功騙走了敵方主力,先頭部隊得以搶先控制30公里的湘江兩岸,令人遺憾的是,我軍主力由於攜帶大量「罈罈罐罐」,足足用了四天才趕到湘江邊,渡江良機就這樣白白喪失。而敵軍也反應過來,於是雙方在湘江展開了一場血戰。為保衛湘江渡河點,在江邊低矮的丘陵地帶依託臨時工事展開血戰,在敵方猛烈炮火和飛機轟炸下傷亡慘重。

湘江之戰,是紅軍戰史損失最大的一役。原本僅剩6萬餘人的部隊,此役之後竟損失過半。在五天五夜的激戰中,紅軍同蔣、湘、桂三派軍隊20多萬人對陣,完全依靠著指戰員們對革命的忠誠,才使骨幹部隊殺出險境,粉碎了蔣介石想在湘江以東徹底消滅紅軍的企圖。

壞事往往能轉化成好事。中央紅軍在湘江經歷了突圍以來最驚險、也是最慘烈的一仗,使隊伍對「左」的錯誤不滿情緒達到了頂點,特別是多數領導人都認識到了博古、李德等人在軍事路線上的錯誤,希望有毛澤東主席來指揮紅軍,這就為隨後遵義會議的召開創造了契機。湘江一戰的慘重教訓,又使紅軍得到了寶貴的經驗,在進入貴州後能夠實施機動作戰,這才有了後來四渡赤水的勝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鑒古今壹 的精彩文章:

國家需要他,退不下來的主席有未了的心愿
他綁了蔣介石,最後卻被囚禁致死,主席曾多次營救未果

TAG:品鑒古今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