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創文娛董事長張昭:向萬達致敬 與融創互動
在2017年的樂視大危局中,張昭執掌的樂視影業無疑是幸運的。
樂視七大生態中,融創中國的孫宏斌只選中了影業、電視和樂視網進行投資。2017年初和年末,孫宏斌兩次增資馳援,融創中國超越賈躍亭的樂視控股,成為樂視影業公司第一大股東。其後,張昭將公司名稱變更為「樂創文娛」,率先從樂視的債務與信用危機中掙扎出來。
北京時間財經記者|岳嘉
受訪者|樂創文娛董事長張昭
不僅如此,融創中國還收購了萬達旗下13座文旅城項目,總規模達957萬平米,一躍成為中國文旅地產的龍頭企業之一。欲將電影IP化的張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4月28日,作為樂創文娛董事長,張昭受邀出席了青島東方影都的開業儀式,接受了時間財經的專訪。
談到文旅地產布局,張昭表示,樂創文娛與融創是合作關係,未來將以融創的土地資源開局,參與建設文化小鎮等項目。至於近況不佳的樂視網,張昭認為其作為視頻平台仍有價值,但不再是像愛奇藝、優酷和騰訊視頻一樣的流量入口。
時間財經對話張昭
Q1
談萬達融創文旅局
文旅項目不是做外景地
時間財經:《長城》的外景地是在黃島,當時這裡還沒有東方影都,攝製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
張昭:提到東方影都,我認為萬達對中國電影做了一件居功至偉的事情,我們要向萬達集團、向王健林先生致敬。《長城》是大項目,需要有這樣一個大的電影工業基地,如果我們當時就有一萬平米的攝影棚,就不會那麼狼狽地翻景、用集裝箱搭棚等等。這裡空氣也比北京好。我認為東方影都建立的工業體系,將推動中國電影產業升級為文娛產業的核心。
時間財經:包括東方影都項目在內的13家萬達文旅城,將由融創中國持有、萬達集團運營,樂創文娛將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
張昭:包括東方影都在內的13個文旅城都是融創中國文旅、文娛戰略的一部分,樂創文娛也在其中,我們的電影將成為文旅文娛產業的核心。電影負責構建一個世界,進而成為一個樂園的主題。未來的文旅城將依靠我們的電影去輸出IP。
時間財經:目前有哪些IP具備了進行線下開發的條件?
張昭:過去10年我做了100部電影,未來十年我考慮做20個IP。在去年我們發布的12個IP中已經有一部分在做線下開發的嘗試。比如《神鵰俠侶》、《刺局》等。不光是在萬達的文旅城,我們還會建更多的文化小鎮。
時間財經:以融創的土地儲備資源為基礎,自建文旅項目?
張昭:以融創的土地資源開局,未來我們也會自己去拿地開發。萬達13個文旅城已經建好了,文化小鎮將是下一代產品,是IP體驗產品。
時間財經:比如開發一個盜墓粉的主題樂園?
張昭:當然也可以,想像空間很大,慢慢開發,我們已經有10幾個IP在做了。但不是一部電影就能做,那隻能叫外景地。比如《神鵰俠侶》,我們將拍三步曲,之後就可以嘗試落地。IP品牌化之後才會考慮向主題樂園、文化小鎮落地。
時間財經:上海迪士尼開張不久,在2017財年就實現了盈利,但國內許多文旅項目都處在虧損狀態,你怎麼看國內這些主題樂園或電影小鎮的現狀?
張昭:不能以遊樂作為驅動,遊樂消費和IP消費是兩回事。迪士尼做的不是觀光旅遊業,而是文化旅遊業。電影是文化品牌最重要的媒介,它將向所有衍生出的產業賦能,這是電影的本質,也是消費升級的本質。
Q2
談中國電影工業化和走出去
單純搞IP改編是搶錢
時間財經:電影工業化的標誌之一是製作規模化。國內一些公司單片成績不錯,但很難打造規模化的優質產品,比如《功夫熊貓》背後的東方夢工廠。規模化的難題如何破解?
張昭:單片看是沒有實現系列化。其實在這背後是大家對IP的理解存在問題。IP化不等於IP改編,把(熱門)IP改編成電影,那是趁勢「搶錢」,與IP化是兩回事。
IP化是把明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物設定的內容進行系列化製作,進而成為一種知識產權。
樂創文娛要從電影公司升級成文娛公司,作為製片人、投資人和發行人,我做過超過100部電影,接下來產業、公司和我本人都要進行升級,IP化是重要的理念和舉措。
IP化背後有兩個必要條件,首先是品牌化,然後是系列化。打造品牌就是建立用戶和產品之間的信任關係。以我們以往成功的案例來分析,《熊出沒》系列取得了家長和孩子的信任,《小時代》系列取得了中學生的信任。一些IP改編雖然有著泛影響力,但不代表建立了信任。所以有的IP一度很火,但拍成電影之後票房垮了。
時間財經:或許有些IP改編操之過急了?
張昭:當然,品牌系列化是持續的過程,要對得起用戶對這個品牌的信任,這個過程中要嚴格管理。比如迪士尼的米老鼠,它在授權開發時對每一個產品都有嚴格的管理, 產品品質不行或者體現不了它的價值觀,迪士尼都不會給你授權。
大家可能不理解,懷疑我為什麼要做四部《小時代》?為什麼要每年出一部《熊出沒》? 為什麼不去做更能賺錢的電影?我們放棄了很多賺錢的電影,在品牌化基礎上堅持系列化。過去這些年的做法也為我們今天的升級轉型做好了準備。
時間財經:但也有觀點認為工業化意味著電影投拍門檻的提升,這將導致小片廠無法生存。你是否贊同?
張昭:我沒有說那些低成本電影不能做,比如網路大電影。市場需要各種各樣的產品,我提倡的是迪士尼化的商業模式,整個產業應該以此為主。美國也有一大批獨立製片人。
時間財經:電影工業化不會消滅小眾電影?
張昭:絕對不會。我以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商業模式是皮,小眾電影是毛。我是學獨立電影出身的,美國的獨立電影生生不息,是因為整個工業化體系存在,院線、從業人員都在。像張藝謀導演,他以商業片、大製作為主,但是偶爾也會拍一部《歸來》。總之,Mainstream(主流)存在,Alternative(另類)才會來,否則的話後者無從談起。
時間財經:根據你在好萊塢獲得的經驗,國內的影視項目,單片的融資渠道還有哪些可以拓寬?
張昭:好萊塢的融資以IP擁有者即我們常說的六大片場自有資金為主,其次主流電影配有銀行的信貸資金支持。一般從資本的角度講,不是靠湊錢,而是由大的片場去主控。
時間財經:現在國內一些電影的出品方和發行方往往是公司扎堆。
張昭:沒錯,目前中國電影所處的階段包括它的金融體系,還遠遠沒有成熟。東方影都未來的軟體也是非常重要的,融資租賃、保險這些是金融配套,需要慢慢來。真正的工業和產業,軟體是起主導作用的,現在看到的是一萬平米影棚這些硬體,再過幾十年,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軟實力上還要下功夫。
時間財經:國內的片方手中有大量版權,但去銀行申請文創貸款,雙方對這些版權的估值分歧很大。這個問題在好萊塢是否有解決方案?
張昭:問題原因在於市場上缺少成熟的、可評估的商業模式。如果沒有足夠多的案例,銀行當然不會貸款給你。我們還在積累的過程中,談銀行的金融解決方案還言之尚早。所以我強調整個產業要知識產權化,知識產權有可持續變現的案例,銀行才會有參考,配比資本上的估值。
時間財經:這意味著產業成熟,銀行會主動找上來?
張昭:當然,中國電影市場的營收還是太小,又不穩定。當務之急,產業模式要升級,這也是樂創文娛在努力的方向,可積累、可循環、可持續、可放大地打造IP。
時間財經:當前好萊塢有一些對中國電影市場的憂慮,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他們擔心中國對美國的進口片配額和合拍片分賬比例會進一步收縮。作為國內的電影公司,如果這種憂慮成真,是好事還是壞事?
張昭:他們的擔心有點多餘了,我是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電影行業也需要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講到底,中國電影也不怕好萊塢電影。
時間財經:樂創文娛有哪些國際上的合作夥伴?哪些項目正在推進?
張昭:國際化的路我們一直在走,我們做了《敢死隊》系列,也有《長城》中同環球影業的合作,正在推進的《狼圖騰》是和獅子王的導演合作。這些都值得一試,我們看好全球化的前景。這中間會有波折,不管是我們行業要解決的問題,還是國家之間的貿易關係問題,各種各樣的困難都會發生,但這條路還是要堅持走下去。
《長城》在一帶一路國家的票房要超過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票房。這說明中國電影在一帶一路市場多花一些功夫,我們的全球化成績會更好一些。不能總盯著發達國家市場,它在文化上未必與你契合,一帶一路國家的文化雖然不一定與我們相似,但對我們更友好。
時間財經:不去佔領北美的票房市場?
張昭:要有選擇。我們在娛樂化上比不過好萊塢,但實際上文化積澱遠遠超過他們。技術上我們和好萊塢合作,消費市場上我們要側重服務於一帶一路國家。這是我給中國電影的提議,也和國家的政策是契合的。
Q3
談新樂視
樂視網作為平台仍有價值
時間財經:您之前倡導的分眾分屏運營概念,是否還會堅持?
張昭:當然還會堅持,這是電影產品的核心運營架構。現在觀眾的時間太少,不能只讓他們在電影院消費電影產品。分屏概念很重要,樂視此前一直在做家庭客廳大屏,1000多萬客廳大屏背後意味著3000多萬的用戶,數量還在增加,家庭影院將成為重要的放映渠道。
分眾概念也很重要,家庭影院和院線(的觀眾)就是兩個不同的消費群體;家裡不同的房間也需要不同的產品,兒童房、老人房、書房和客廳,都要進行內容分眾。另外,你沒辦法讓喜歡《小時代》的人去喜歡《歸來》,這是兩代人的差別,文化價值需要分眾。
過去一年中國有798部電影,都是電影,但是對準誰的電影呢?互聯網電影將把觀眾變成用戶,任何電影都需要有特定用戶,從泛眾到精眾。
時間財經:樂創文娛是否會建設自己的視頻平台?樂視網作為視頻平台,還有哪些價值?
張昭:樂視網還在,它將不再是一個流量平台,而是一個精眾平台。未來是以智能電視為入口主攻家庭觀影市場,這其中有年輕一代的市場、親子市場和敬老市場等等。
時間財經:所以樂視網不會被捨棄?
張昭:作為平台,它依然有價值。
時間財經:公司目前還有多少互聯網技術人員?
張昭:技術的主要作用發揮於用戶運營上。樂視過去是技術導向型的公司,目前的新樂視還有很多的技術團隊正在工作。互聯網是內容娛樂化的工具,但內容的核心還是品牌。假設《熊出沒》去到其他平台,它的受眾就會跟著過去。平台的價值要讓位於品牌的價值。
時間財經:前不久NETFLIX的創始人說短期不會進入中國市場,是因為騰訊、愛奇藝和優酷太強大?
張昭:流媒體講的是廣告,視頻平台講的是會員收費模式。這兩個還是有所不同的。
時間財經:之前你也提出過公司要降低對票房收入的依賴,把票房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降到一半以下,公司還會有哪些其他穩定的收入渠道?
張昭:未來五年,我們將有四大方面的收入開源:視頻會員、文旅、品牌聯營和衍生品。前三項是最後一項的基礎,電影的IP品牌化運營則是基礎的基礎。
時間財經:樂視網和優酷、愛奇藝等平台從競爭走向了合作,未來會怎樣?
張昭:會保持合作的關係,區別於他們的流量入口導向,文化價值將成為我們的入口,讓用戶跟著內容走。
時間財經:公司更名為樂創文娛之後,孫宏斌有沒有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或期待?
張昭:談不上要求,我們和融創是合作關係,融創中國是我們的第一大股東,文化行業和地產行業結合就形成了文旅行業。
時間財經:融創中國將成立自己的文旅集團,樂創文娛也在其中?
張昭:我們是雙軌互動、互相融合的過程,希望能碰撞出火花。
轉載本公號文章請留言,轉載時請在文首註明來源和ID,同時請勿刪除文中北京時間財經(ID:caijingbtime)字樣,否則本公號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Uber無人駕駛再出事故 走向市場任重道遠
※首富許家印大撒幣20億,老賴賈躍亭要滿血歸來?
TAG:時間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