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面對乙肝患者,摘下我們的大口罩

面對乙肝患者,摘下我們的大口罩

小編前幾天在醫院探病時發現有家屬來探望生病的乙肝病人,他們戴著大口罩,不敢與病人觸摸甚至大聲說話,反覆詢問醫生回家後該採取什麼隔離措施。看的小編我很不好受,理應受到更多照顧和關愛的患者卻被一個個大口罩「另眼相看」,這毫米厚度的口罩卻猶如英吉利海峽一樣將患者拒於千里之外。由此小編要引用302醫院肝病科周霖主任主任的一段文章來再次科普下乙肝的傳播途徑了,並且在此呼籲去掉大口罩,從我做起。

周霖

副主任醫師

「以上的現象在醫院裡確實比較普遍。而且有不少人看到醫護人員非常放鬆地和乙肝病人接觸、談話、交流,並沒有採取多麼嚴格的防護措施後,也感到很驚訝:難道他們就不怕傳染嗎?」

乙肝確實是一種傳染性疾病,但是只要明白了乙肝的傳播途徑,就不會這麼擔心了。

在傳染病醫院工作的醫護人員,雖然長期接觸乙肝患者,也並沒有發現誰因此而得了乙肝。

我國將乙型肝炎列為血源傳播性疾病,主要經血(輸血和血製品、破損的皮膚或粘膜,比如共用牙刷剃鬚刀等,共用注射器)、性接觸及母嬰垂直傳播。

在我國,絕大多數乙肝患者在嬰幼兒期感染,母嬰垂直傳播是主要途徑,大部分在分娩過程中感染,少部分是宮腔內感染。

另外過去我國經濟不發達,常常共用沒有經過嚴格消毒的注射器進行注射治療,也是許多嬰幼兒時期乙肝感染的主要途徑。

對於乙肝患者的配偶,防護措施一定要到位。如果對方血液中沒有乙肝抗體,一定要進行正規乙肝疫苗免疫接種。一般來說,配偶一方如果體內尚未產生抗體或不確定是否有乙肝抗體,則必須使用避孕套等防護工具才可進行性生活。因為乙肝患者的精液、血液或陰道分泌物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可以借性生活相互傳染,感染率達10%-15%。

乙肝病毒不經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所以日常工作中的握手、擁抱、共餐不會傳染乙肝病毒。沒有文獻報道乙肝病毒經吸血昆蟲如蚊子傳播,可能與蚊子的叮咬與注入系統互不相同有關。

總體來說,慢性乙肝患者主要源於嬰幼兒期感染,成年後由於機體免疫功能健全,常常是急性乙肝病毒感染,能夠自我清除。

還有不少人,當家人發現患有慢性乙肝時,通常已經在一起生活了很多年,這也不用過分擔心,可以去醫院檢查一下乙肝五項,如果沒有抗體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讓生活少一分恐懼,多一份關愛;對家人少一步距離,多以一倍呵護。

去掉你的大口罩吧,不要讓它隔離了應有的親情和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乙肝 的精彩文章:

乙肝耐受期是怎一回事呢?
帶你了解乙肝的「前世今生」

TAG:乙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