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奶農舉報伊利勒索錢財遭報復 被羈押當地第一看守所

奶農舉報伊利勒索錢財遭報復 被羈押當地第一看守所

歡迎關注本公眾號點擊右上方藍色?「記者家園?」關注

三月初網上出現郭玉珍名義的舉報信

知情人發來4月17日郭玉珍被羈押於呼和浩特市第一看守所得照片

伊利牛奶作為國內第一家上市奶製品企業,第一任董事長被抓進監獄服刑幾年,如今董事長潘剛滯留國外不歸,有說法稱滯留國外已經半年了,理由實在國外看病,究竟是哪個國家,比較確切的說法是在美國。

今年初,伊利稱董事長潘剛會出席海南博鰲論壇,幾天後又稱由於董事長潘剛身體正在恢復中不能出席博鰲論壇。

伊利至今不能告訴公眾,作為國內第一家奶製品上市公司的董事長究竟什麼時候出國的?究竟什麼時候回國?什麼病國內沒有一家醫院可以治療?什麼病要在國外看半年之久?只要潘剛回國,一切的謠言不攻自破。廣大的網名和股民沒有等來伊利董事長潘剛回國,倒是等來了內蒙古警察抓捕多位發布不利伊利言論的網名,這些網民中有以前的媒體記者,也有伊利的奶農。不可思議的是伊利報警抓捕給伊利供奶的奶農,這是今天要寫的重點。

伊利的張劍秋接受採訪對外稱,截止4月4日,已有6名涉案嫌疑人蘇某某、陳某某和郭某某(全面應該是郭玉珍,如果沒有錯的話她是伊利的奶農)、皺某某、劉某某、侯某某、分別在3月19日、3月26日、3月28日、4月2日、4月4日被警方控制,並稱在嫌疑人家中發現大量作案證據。感覺這句話當地公安來說比較合適,伊利畢竟不能把當地公安的工作也做了。

筆者收到伊利奶農郭玉珍被刑拘的通知書照片,以及郭玉珍在網上公開發帖舉報伊利索取奶農錢財不成進行報復的文章。知情人告訴筆者,郭玉珍被抓後,她們奶農非常害怕,不敢再隨便說話。

今年3月出網上出現一篇舉報伊利的文章,自稱奶農郭玉珍並有郭玉珍身份證照片的舉報信,舉報伊利索取奶農錢財不成報復的帖子。隨後4月17日郭玉珍被羈押於呼和浩特市第一看守所,罪名是損害商業信譽罪。目前,網上已經很難看到該帖子。

筆者在網路搜索,發現幾篇沒有被刪除的帖子。標題及全文如下:

內蒙伊利公司如此欺壓奶農誰來保護弱勢奶農利益訴求

舉報人郭玉珍的身份證和營業執照

2016年2月1日上午,伊利公司分管應縣片區奶源經理魏利一個人來到我牛場說:「嫂子,過年呀,都把牛場管理好」,我明白魏利是來取錢(好處費,每年的中秋節、春節,每個牛場收1-2萬不等,已成慣例)的,可當時正好我老公出車禍住院,就我一人也不知咋辦,於是給我老公打電話說明情況,可我老公說,現在形勢緊,你一個女人家,我聯繫魏總吧,所以我就沒當回事。

2月4日晚大約8點左右,魏總給我打電話說門口有公司核量的,我打開大門,領上工作人員進了奶站,工作人員對我說,有人舉報奶站有外調奶,我說:「有沒有你們明天在我這裡住上一天,現場核實奶量,就清楚奶量有沒有造假」。沒等擠完奶,這名工作人員就走了。第二天早上6點左右,來了一名伊利公司工作人員,8點又來了一人,可我的牛場早上5點就開始擠奶了,整個擠奶過程有伊利公司安裝在奶站的監控視頻作證,就不可能出現竄奶情況。工作人員走的時候說:「嫂子沒事,有什麼事情和魏總溝通一下。

假保證書、工作人員核量現場監控視頻

上午10點左右,運奶車裝上鮮奶準備去公司交奶時,接到魏利給我打來的電話說:「嫂子,你今天的奶按抗生素奶處理吧」。我說魏總,我也知道今年奶市不行,你說倒就倒吧。可第2天魏利給我老公打電話,讓帶上公章去伊利山陰辦事處,9點我接到老公電話說,魏總讓給伊利公司寫保證書,編造我奶站發生竄奶事故。我什麼也沒做我不能寫,魏利接過電話對我說,我讓胡總寫20萬保證書是給你解決開站了,是給上面公司看了,走個過程,你只要交給公司20萬的罰款,就算處理這事情了。

因為平時伊利公司向奶農開刀,巧立名目對奶站罰款已成習慣做法,動輒成千上萬元,不交罰款就停收、卡扣奶農已成為公開的秘密。

儘管奶農強烈不滿,但我們沒有「討價還價」的權利,只能任人擺布。所以我和老公說,快過年呀,你要不寫這20萬的保證書,奶站開不了,咱養殖場的損失會更大,因為奶站每天都要擠奶,擠出來的奶又必須當天賣給企業,奶農處於弱勢地位,只能被動接受。他覺得也只能這樣了,就在辦事處把魏利(片區經理)口述、謝二(山西總調度)寫好的保證書,重新抄了一遍,反正是裝樣子的「假保證書」,也就沒有按保證書的內容交20萬罰款。

可到了晚上,我給魏利打電話讓來奶站核量,魏利卻說你的奶站開不了,就這樣一句話,在沒有伊利公司的任何書面通知、文件就把我奶站停了。我一聽知道中了他們圈套,當時就和魏利要保證書,魏利說,在我兜里,我去你奶站時給你帶上,到了3月5日左右,我再次找魏利要保證書,一進門魏利說,我明天不上班,就是翻遍辦事處也給你找到保證書還你,可到了第3天上午,我見到魏利,他卻說,我把保證書撕了(我有當時要保證書的現場錄音),為這事情,我和魏利吵鬧了3天,後來伊利公司派下督查經理雲總解決問題,罰了我10萬元後把奶站開了,罰款也沒有伊利公司正式的書面通知和收據,僅憑部門管理人員口頭決定,然後從每月的奶款中分批扣除。

當時為了開站降低損失,我也就認了。伊利公司在沒有任何證據,沒有工作人員現場準確核量的情況下,讓我寫下不知情的「假保證書」,威逼利誘不寫就得關站,可後來還是以此為由停了我55天奶站,造成奶站巨大損失,致使養殖場負債纍纍,寸步難行,幾近破產。可開了站伊利公司山西站老總安海豹不給我報量,還強迫我寫終止合同,不填終止合同,就不給結算奶款,這些談話都有錄音為證。我給內蒙伊利奶源老總田傑發信息反應此問題,最後才給我把量報上去。期間也是斷斷續續送鮮奶。

伊利公司從奶款中扣除10萬罰款

合作關係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互惠互利的原則下進行公平交易。伊利公司以龍頭企業自居,無視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捏造理由隨意中止公司與奶站所簽訂的《生鮮乳購銷合同》。找出各種理由剋扣奶站與養殖戶的奶款,讓養殖戶和奶站遭受巨大經濟損失,卻敢怒不敢言,否則銷戶關閉奶站拒收牛奶,致使優質奶牛變成肉牛,屠宰遍地。並且每月都有幾千元不等的罰款攤派到奶農、奶站的奶款上。

伊利公司常以日常考核、過程管控等借口剋扣奶款,還高價出售日常易耗品,如不購買就要做出高倍罰款,比如強迫養殖場購買價值96萬的克拉斯青儲飼料收穫機,由其從奶款中扣除。因當地地質條件不適應此類機械操作,而淪為廢鐵一堆。伊利公司與各奶站簽訂的《生鮮乳購銷合同》是單方形成的霸王合同,而不是按照國家農業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的《生鮮乳購銷合同》文本規定製定合同。自行制定了帶有霸王條款性質的合同,沒有協商的餘地,其內容非常苛刻,強加於奶站許多不合理的規定,完全違反了國家制定的合同要求。伊利公司可以不履行合同,奶站如不履行就要進行高額賠償,這是壟斷行為造成的結果。合同的簽定,購銷雙方理應各執一份,這是常規。

而原告卻以總公司蓋章為借口,不給我一份(所有與伊利簽定購銷合同的奶站都不給合同文本),與我簽訂的合同多次索要,從未給過我本人,也無法履行合同。因為合同只有伊利公司持有,所以他們想做什麼做什麼,想說什麼說什麼,想改什麼改什麼,自然也給原告留下了作弊機會。伊利公司與客戶簽定購銷合同時,內容預留了多處空格,並強迫與其合作的奶站在合同的空格上提前按手印,說拿回公司蓋章(合同上的空格他們可以任意填寫)。

合同基本沒有約束伊利公司的條款,只對奶站進行約束。這種霸王合同違反了國家制定的合同法,合同法明確規定:「違法、違規的強制性規定是無效合同」。在沒有第三者檢測和質檢報告情況下,隨意說奶站鮮奶摻雜制假,對奶站進行幾萬元不等的處罰,在和諧法制的社會中,難道就讓大企業橫行霸道嗎?此後,我多次(2017.9.26、2018.2.6)去內蒙伊利公司討要說法,賠付我損失,進行維權。直至現在伊利公司都沒有答覆和解決。養殖場還得繼續運營。只好先拖欠工人工資和欠青儲(牛飼料)200萬元,四處向朋友親戚先借錢維持,可是這不是長久之計,這樣大的巨額負債,養殖場實在拿不出來。

總的說,我牛場以前紅紅火火,外債一點沒有,自從停站55天,造成經濟損失外債達400萬,工人工資也十幾個月沒發,我牛場是被冤枉的,損失慘重。

在我們孤立無援、四處無助的時候,希望各級領導、相關職能部門調查真實情況,保證書是假的,與事實不符,伊利公司應當賠償我無辜停站造成的損失,還我清白。

寡頭乳企獨霸天下,可憐奶農無處發言

亞洲第一、全球8強的內蒙伊利公司建立了呼包、京津唐、東北為主的三大奶源基地,並且開闢了內蒙古錫盟、赤峰和山東、山西、西安、瀋陽等新的奶源基地,形成了「以農戶養殖為起點,專業化經營為基礎,標準化奶站為聯繫紐帶,企業聯農戶」的乳業產業化生產模式,帶動了數百萬農戶從事奶牛養殖。

但同時在有些區域我們也看到伊利公司濫用其市場支配地位,實施行業龔斷行為,其霸道行為令人髮指,致使廣大奶農,奶站苦不堪言。作為奶農在整個奶業產業鏈中,處的地位是最低微的,也是最弱勢的。他們根本就沒有話語權,主動權在乳品企業身上,他們的地位決定了奶農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行業形勢看漲時,他們獲利也不多;行業形勢嚴峻時,他們舉步維艱。公眾可以懷疑、指責和等待,但是奶牛每天還要餵養,還會產奶。如果鮮奶賣不出去,奶農無錢買飼料,又怎麼飼養奶牛?如果一旦市場缺少奶源,再回頭找奶農的時候,奶牛奶源已不復存在。中國奶業發展的基礎又如何維繫?如何協調、保護處於弱勢地位的奶農的利益,顯得至關重要。此時,有關部門應該千方百計幫助守法奶農、奶製品企業的利益。

同時也希望伊利公司有做大做強的遠視和決心,應當向自己承諾的那樣:努力帶動奶農致富增收,保護其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全面擴大對奶農的服務範圍,不斷完善奶農利益保障機制,提升服務水平。

以上是通過網路搜索來的文章全部,該文章以郭玉珍名義在今年三月初發佈於一些網路平台上,知情人發來一張圖片顯示,4月17日郭玉珍被羈押於呼和浩特市第一看守所,罪名是損害商業信譽罪。

伊利股份作為國內第一家奶製品上市公司,報警陸續抓捕了6位網民,不僅有前媒體記者,也有知情人發來的奶農郭玉珍。尤其在奶農郭玉珍的問題上,如果郭玉珍真的是故意編造,那編造的技術可以說是中國第一,裡面寫的這麼長,寫的這麼多細節。對於這樣編造的人真的應該嚴懲,但是,常理上我們很難去理解一個人實名公開舉報,並把自己的省份證和企業營業執照等等都放在網站上進行舉報,最後的一些博客打開不,網站上搜索起來稀稀拉拉。

歡迎打賞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記者的眼睛 的精彩文章:

TAG:記者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