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一寸時光,就是一寸命光

一寸時光,就是一寸命光

by 林清玄

有時候出去旅行,一兩個月的時間沒有看電視,沒有聽廣播,也沒有讀報紙,幾乎對天下大事一無所知,只是心境純明地過單純的生活。很奇怪的是,這樣的生活我不但不覺得有所欠缺,反而覺得像洗過—個乾淨的澡,觀照到自我心靈的豐富。

住在鄉間的時候也是如此,除了隨身帶的幾本書,與一般俗世的資訊都切斷了線,每天只是吃飯、睡覺、散步、沉思,也不覺得有所缺乏。偶爾到台北一趟,聽到朋友說起塵寰近事,總是聽得目瞪口呆,簡直難以相信,原來這個世界還有那麼多紛擾的人和事。

想起從前在新聞界服務的時候,腰帶上系著無線電呼叫器,不管是任何時地,它總會恣情縱意地呼叫,有時是在沐浴,有時是在睡覺,還有的時候是與朋友在喝下午茶,呼叫器就響了。那意味著在某地又發生了事故,有某些人受到傷害或死亡,有的是千里之外的國家發生暴亂,有的是幾條街外有了兇案,每次當我開車趕赴現場的時候,就會在心裡嘀咕:「這些人、這些事,究竟與我有什麼相干呢?」

由於工作的關係,我差不多整天都隨著世界旋轉,每天要看七八份報紙,每月要看十幾份雜誌,每晚要看電視新聞,即使開車的時候也總是把頻率調到新聞的播報,生怕錯過任何一條新聞,唯恐天下有一件我不知道的事。然後在生活里深深地受到影響,腦子裡想的是新聞,與人聊天也總愛引用新聞題材,甚至夜裡做的夢也與新聞有關係。

好像除了隨這世界轉動,我自己就沒有什麼好說、好想、好反省的東西了。

現在想起來,過去追隨世界轉動的生活真像一場噩夢,彷彿旋轉的陀螺,因為轉得很快,竟看不出那陀螺的顏色與形狀。

這個世界有多少暴亂,呈現在資訊上的暴亂就有多少,我們每天渴求著資訊,把許多生命投注在暴亂而泛濫的訊息上,就好像自己的意識親歷這樣的暴亂與染著,由於投在旋轉的濁流中,自我也就清明不起來了。

自從離開新聞工作以後,我就試著讓自己從那許多旋轉著,甚至被製造出來的事件里解脫出來。尤其是報紙改成六張以後,我更試著不訂閱報紙了,把從前每天早晨花在新聞上面的一兩個小時節省下來,用來靜思觀照自己的內在。電視新聞也盡量節制,一天只看一次,夜裡寧可讀一些有益身心的書籍。收音機的新聞也不聽了,聽一些輕鬆的音樂,以便可以專心地思考。雜誌呢,則放棄那些追逐新聞內幕的周刊,只讀少數經過嚴格製作的月刊。

經過長期的試驗,我發現自己竟然在生活中多出了許多時間,並且有機會做更多關於生命智慧的深思了。有很多時候,我甚至忘記了世界上有新聞這一回事,然後,在言談的時候、思想的時候,由於斷離了新聞那浮泛的知見,得到一種感性的平安,感覺到自己在說的話是由心田中自然地流露,而不再是某某事如何、某某人怎麼樣的是非論斷了。

這種能用單純之心來面對生命的態度,常使我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欣悅之情。

當然,這並不表示我是反對資訊的,對於許多把青春投注在資訊上的採集傳播的朋友,我依然心存敬佩,只是我感覺到現代人把太多寶貴的時光用在那多如牛毛的訊息上,確實是生命的浪費。在每天充耳盈目的資訊里,大部分都是「壞銅舊錫」,對一個人的生命或人格的成長是沒多大益處的,有時候還不如鄉間遙遠的雞犬的叫聲。

生活在現代世界是無可如何的事,我們不能把耳朵塞起來,眼睛蒙住,所以對世界也不能完全無知無感。每天花在資訊上的時間千萬不要超過一個小時,因為「一寸時光,就是一寸命光」。

以報紙為例,寧可選擇張數少的報紙,每天大略地讀讀也就夠了,若要細細閱讀,百寸命光也不夠用。這樣想時,我就覺得田園作家大衛?梭羅說的「你應該選擇對你有益的讀物,因為你沒有時間閱讀其他的」是真知灼見,值得細細思量。

如果我們花很多時間注視外面世界的轉動,哪裡有時間回觀內在的世界呢?

如果我們花很多精神分散在許多混亂零碎的資訊上,又哪裡有專註的精神來看待自我的歷練呢?

(原標題《不知最親切》

選自林清玄《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國平 的精彩文章:

在城市裡,你如何區分慾望和愛情?
出軌男:「沒有你,我也會離婚」

TAG:周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