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剁手之前必看,輕鬆省出一個「億」的護膚品錢

剁手之前必看,輕鬆省出一個「億」的護膚品錢

less is more

我們需要的是【精簡護膚】

好久沒給仙女們扒過成分了,之前的可以回顧一下:

最近一直有仙女會在後台問我:

這家乳霜怎麼樣?

那個精華好不好?

美T統一回復:對不起,這個真的做不了。

沒有告訴我成分的護膚品,

美T默認你在逗我~~~

第一,我不太了解你,即便是你告訴了我你在各種APP的測試結果,那仍然是冰山一角。就算再附上圖片,我也還是霧裡看花。

第二,產品浩如煙海,我了解的只是非常少的一部分——給大家造成的困擾在這裡一併道歉。

那怎麼辦?

天助自助者,help yourself。本來其實我是更加建議仙女們用cosdna的。但是對於不少仙女或者一些小白,還是會更青睞「美麗修行」。

那好吧,以它為例,跟你嘮嘮:

建議你先到「美麗修行APP」上自行查到你的護膚品所對應的成分表。

好了,我知道你們都會這些,

接下來才是重點。

小小成分表,我該怎麼看

比如說「安耐曬防晒霜」,

看一下它的全成分表。

這個列表是按濃度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的——我知道你們也懂。

言歸正傳,怎麼讀配方表。

你看一下在最後一列的「使用目的」——溶劑、保濕劑、柔軟劑、乳化劑(注意)、防腐劑(注意)、pH調節劑和香精(注意)。

還有大量帶紅心的,這一般都是指活性物,其實就是有效成分,往往都是「美白祛斑」,或者「抗老化」之類。

溶劑,基本上是水,再有就是乙醇(酒精),往往是整個配方中最大量的。沒什麼好說——就是有了這些水,護膚品廠商才賺錢嘛——畢竟一個產品往往百分之八十(甚至九十)以上都是水。

保濕劑和柔軟劑,可以看看——往往是甘油啊,丙二醇啊,丁二醇啊,油脂啊

活性物的含量,我怎麼get?

最大的點在這一節,你一定要仔細看。

前面標識出來幾個「注意」,這些就是區分點。

(以下算的上是經驗規則,不能生搬硬套,多讀配方會越來越熟悉)。

在整個配方的第一個「乳化劑」,含量往往在0.5-1%之間。

在配方中的第一個「防腐劑」,這就要看情況了,有的防腐劑,比如苯氧乙醇,含量能到1%左右,而對於「甲基異噻唑啉酮」,含量則可能低至0.1%,所以這裡就要看你讀配方的經驗了,總之低於第一個「防腐劑」的料,基本上含量都不會太高了。

PS:注意,含量不高也不見得就無效,比如「視黃醇」或者「視黃醛」,可能0.025%到0.05%起效,所以不能全部說濃度低就一定沒有效果。但是你知道,低於第一個「防腐劑」的原材料含量,往往不高。

如果有多個「防腐劑」配合,那麼每個「防腐劑」的含量都很低。(我拿自己曾經用過的一款潔面為例)

最後,當你看到「香精」的時候,基本上這個濃度低於0.2%,甚至0.1%。

這一節美T告訴了你三個節點,讀配方的時候卡在這幾個位置上去找你的帶紅心的「活性物」到底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到底靠譜不靠譜。

有一個注意事項,低於1%的原材料排序,按照法規可以打亂的。但是廠商現在往往都不會費事兒去調整順序,所以基本上你還是可以按照排序來讀——尤其是國內的大廠,她們都很老實的。

好了,大概是這樣,基本上看了成分會大概get到這款產品到底值不值那麼多錢?到底有沒有什麼實際效果。

之後再去看看大家評論,打聽一下口碑,估計就差不多了,剁還是不剁,基本上心裡就有小九九了。

反正多積累,多看多比較,基本上去櫃檯,櫃姐不敢輕易忽悠你。

和仙女們探討一下

【關於看成分,你有自己的小心得嗎】

歡迎留言來分享

GIF

我設置了魔法

只有長得好看的才能分享出去

不信你試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護膚 的精彩文章:

40+女神憑氣質碾壓90後?明明是靠素顏!
性價比爆棚護膚品,買了不虧不上當!

TAG:護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