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好老師都是「熬」出來的

好老師都是「熬」出來的

質量 品牌 服務

品質二七 多彩教育

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我

好老師都是「熬」出來的

——教師職業素養培訓反思

文/二七區汝河路小學 張朝珠

博客名:快樂的風

4月12日下午,在74中報告大廳,懷著無比敬仰之情聆聽來自河南師範大學德育教研室主任王茝教授進行的「丹心育桃李,書香沁人生——談教師的職業素養」為主題的講座報告。王茝教授語言風趣幽默,所舉事例雖然平實樸素,但是讓人感悟深刻,從中學習到很多教師職業素養相關的知識和理論。但是我深為敬佩的則是王教授本人的學識才華和人品。

三個多小時的報告演講王教授一直站著講台上,而且是脫稿演講,旁徵博引,深入淺出,講到興奮之處,出口成章,對名言警句倒背如流,滔滔不絕。他說喜歡毛澤東主席的文章,順口就能夠熟練背誦出來,語驚四座。據他講自己把《毛澤東選集》讀了至少三遍,不僅如此,他還寫了三四本讀書筆記。中國的四大名著每一本他都讀了不少於七遍,每讀一遍都會用讀書筆記寫下自己的讀書感悟和體會。王教授說讀書最好的方法有兩個,一個是真下功夫,另一個是下真功夫。說這話的時候,我彷彿看見王教授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捧著書本孜孜不倦埋頭讀書的樣子,看見他讀到精彩之處拍案叫絕,然後奮筆疾書寫下一篇篇感悟深刻觀點不同的讀書筆記來。我也彷彿看到自己拿著書本看到精彩之處手舞足蹈,就是不肯動筆記下當時心中所感所觸,到如今,空悲切白了少年頭。

王教授明確告訴我們:「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條河」。王教授之所以能夠在講台上旁徵博引,引人入勝、滔滔不絕地演講,他的這條河是經過自己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習換來的。王教授強調教育教學要嚴格認真,一絲不苟。不唯書、不唯上、不唯眾、不唯權威、只唯實;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人為真;研究學問要刻苦勤奮,持之以恆。首先他自己先做到了,接下來該我們行動起來了。

王教授不僅胸懷萬種書的博學教授,而且還是一個負責任的好父親。一開場王教授就向我們展示了自己在女兒高三家長會上的作為家長代表的致辭,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慈父嚴師對孩子的拳拳關愛和殷殷期待。在演講過程中還不時說幾句小學生造句的句式或者中學生寫作文常用的語篇,就這些足以看出王教授一直陪伴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對孩子學習的一言一行了如指掌,如話家常。一個男人能夠做到這些很不容易,但是王教授絲毫沒有感到厭倦,甚至沒有覺得陪伴孩子是一種負擔,而是當作人生的幸福一路快樂地走了過來。

不僅如此,王教授還是一位熱心腸的同學,談及同學聚會談及同學相見,他妙語如珠,出口成詩。他把每一個同學都編成一首詩發到同學群里,讓人感受到教授滿腹錦繡才華的同時,也感受到教授為人師表的真性情和真才學。

最後王教授告訴我們:為了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當一個好老師;為了孩子們的前途和命運,當一個好老師;為了中華民族的明天更美好,當一個好老師。什麼樣的老師是好老師呢?王教授說:教師職業的幸福感來源於育人的幸福,讀書的幸福,創作的幸福。也就是說,好老師就要愛崗敬業辛勤工作,教好書育好人;好老師就要不斷讀書學習,不斷豐富自我,不斷更新自我,讓自己成為一條奔流不息的大河;好老師就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和學習,勤耕不綴,創作出有思想有價值的好文章。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從王教授身上,我們明白了一個真真切切的道理:好老師都是「熬」出來,用好米好水好料經過時間的熬煮醞釀,經過歲月的打磨錘鍊,加上不斷的痛苦的攪拌,結果就熬成了一鍋清香誘人滋味醇厚的好粥,熬過千迴百轉,對你依舊深情款款。 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拿起筆和書本開始邁向讀好書,做好老師的征程。

編輯多彩教師名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彩教師名苑 的精彩文章:

非不想是不願

TAG:多彩教師名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