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手媽媽最容易掉的五大坑

新手媽媽最容易掉的五大坑

婦產科醫生馬蕾,專註於女性健康、孕期保健等;是一名國際認證哺乳顧問(IBCLC),生育教育者,支持母乳餵養、自然分娩;同時是一位媽媽,孕育兩位小公主,希望和大家一起在科學育兒的道路上攜手共進。

馬蕾醫生寫在前面的話:

冬穎是一位文學碩士,學習能力很強,很有主見。在學習母乳餵養指導師課程時,她的作業經常被我拿出來當範本。

但就是這樣一位學霸級人物,在當媽媽的道路上依然不可避免地掉進了很多坑,而這些坑每一個都是新手媽媽很容易就會掉進去的。我們一起來學習,避免自己掉坑裡。

在還沒當媽媽之前,我對這個角色特別陌生。

意外有了小清新,孕期也是難得糊塗,最多研究一下怎麼坐月子會容易瘦下來,買來的育兒書只是大概翻了翻,對照顧小寶寶有種盲目自信。

而我對母乳餵養的認識,當時也僅限於「每個媽媽都有足夠的母乳喂寶寶,只要孩子多吸」。隨著小清新的出生,現實狠狠地打臉了。想母乳餵養的我掉進了一個又一個坑裡。

第一大坑 餵奶竟然很痛

從破水到生下他,我花了25個小時,中間經歷打催產素、藉助無痛分娩、分娩之前嘔吐不止,他到來之際,我沒有精神理會。

在產房裡清理完畢,助產士對著我的乳房熟練地一擠,告訴我已經有初乳可以喂寶寶了,這時候我才發現我不會喂我的孩子,哪怕護士剛剛教過我。

凌晨生下他,因為疲憊,我們一家三口過了平靜的第一夜。

真正的麻煩從天亮以後開始。

我不知道怎樣讓他正確含乳,而他好像也不會自己找乳房喝奶。第一天他沒喝多少次奶,我的乳頭已經疼得不行,每一次餵奶都是含淚咬牙硬撐。

我跟先生說最痛的原來不是生孩子,而是餵奶。每一次餵奶就如同一次赴刑場。在這種情況下,小清新的餵養次數並不多,一天大約七八次。

(產後這樣餵奶才不痛後躺式哺乳 | 產後必備哺乳姿勢)

第二大坑 第二晚的哭鬧

第二晚,小清新突然毫無預兆地大哭不止,餵了奶也哭,先生抱著也哭,完全沒辦法安撫。我和他只能眼睜睜看著這個火星來的小傢伙大鬧,最後在飢餓和疲憊中入睡。

我又急又惱,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其實這是出生第二晚的哭鬧。寶寶哭鬧系列一 ▏生理性哭鬧)

第三大坑 猝不及防的黃疸

過了三天,我們準備回家,突然被告知小清新黃疸皮測值19.2,醫院建議我們把他留在新生兒科光療。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想到有好幾天不能看到他,我一下子就哭了。打了幾個電話給親人和朋友,只希望別人告訴我現在應該怎麼辦。

可事實上,孩子是我自己的,沒有人能幫我做任何決定,那一刻我無助極了,第一次感受到為人父母的責任。猶豫再三,我和先生還是把他留在醫院。

還好我們在的醫院比較支持母乳餵養,沒有讓我們停母乳。

第四大坑 乳汁供大於求

為了讓小清新吃到母乳,我開始每天用吸奶器吸奶,讓先生送到醫院去。

出於補償心理,我陷入了瘋狂吸奶的狀態,無論白天、夜裡,間隔不到兩小時,我就吸一次。因為頻繁吸奶,小清新出院以後,我的母乳產量已經供過於求。

但有朋友告訴我每次喂完奶要用吸奶器把奶排空,不然會堵,還有朋友告訴我得把奶存多點,斷奶後可以省下很多奶粉錢。因為聽信這些說法,我擠出來的奶囤滿了整個冰箱。

這種愚蠢的行為也讓我乳汁供大於求,頻繁發生哺乳期乳腺炎。

(科學孕育你問我答 I 餵奶後要擠奶排空乳房嗎?)

第五大坑 堵奶找通乳師

我解決頻繁堵奶的方法就是找通乳師。

在小清新回家不久,我接到電話聲稱是與我生產的醫院有合作的母乳餵養支持中心,仔細詢問我和寶寶的情況,並說可以免費上門指導我母乳餵養。

我爽快地把地址告訴對方,當天下午就來了兩位通乳師,沒問我母乳餵養的情況,沒問寶寶的狀態,只讓我躺下,開始上手排奶,一邊排一邊告訴我,你寶寶大便稀是因為你乳腺不通,你的奶很涼,你需要多辦套餐疏通幾次......

我沒聽懂那一套理論,只是在想乳腺不通和我奶涼究竟有什麼關係。儘管沒搞明白,套餐還是辦了。

因為大魚大肉加上不斷喝各種濃湯,在通乳師上門後,我第一次乳腺炎,十幾個小時發熱昏睡,體溫升高到39.9℃,迷糊中我堅持不去醫院,而是再次叫來了那位通乳師。這次操作和上次沒多大區別,只不過最後叮囑我不要喝濃湯,多喝水,要泡腳。

儘管我仍舊沒明白泡腳和乳腺炎高燒的關係,但腳還是泡了。

這種反覆堵奶、反覆乳腺炎的情況持續了兩個多月,期間我不僅把套餐次數用完,而且叫她單獨上門了兩次。

那時候,我雖然有疑問,但絲毫沒有懷疑過什麼,因為每一次都幫我處理得很好,也確實是無痛通乳,作為新手媽媽,我對她的一切建議和說法都信以為真。

成功逆襲

直到小清新兩個多月時,有幾天連續腹瀉,我不斷上醫院、頻繁換醫生卻找不到答案,求助於通乳師,她的回復依然是奶涼,可我已經按照她的建議,忌口很多食物。

我靜下心來想想,不知道為什麼想到她的頭銜,自稱是母乳餵養指導師,為什麼不懂母乳餵養呢?

於是我去一個媽媽群詢問是否有人知道真正的母乳餵養指導師,我需要指導。有人向我推薦了馬蕾醫生的學員,現在也是我的師姐。

這一次,我謹慎了很多,我只是和她偶爾聊聊,觀察她的微信朋友圈,發現她和我之前的通乳師很不一樣,轉發的文章都會提到「循證」、「科學育兒」、「不用排殘奶」等等。

在又一次堵奶的時候,我聯繫她上門。她一進門就自備工作服、鞋套,洗了手,看了我的乳房以後,讓我給小清新餵奶,指導我的哺乳姿勢,慢慢地聽我說小清新的餵養情況,大便情況,還有我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等,教我堵奶自救的辦法。

這一次的淤積很順利解決,師姐沒有像之前的通乳師那樣把我的兩邊乳房都排空,只是把淤積的部分處理了。

用知識提升自己

那之後,我一直留意師姐的朋友圈,越看越覺得受益很多,因此萌生了想去學習的念頭。剛好馬蕾醫生在這時候發布招募學員的宣傳,我順利報名,開啟了自虐的學習模式。

課程分為線上課和線下課,16節線上課限一個月完成自學,老師每天會帶學,課前向老師提問,課後要完成作業。

白天我自己照顧寶寶,只有晚上9點後才有時間學習,真的特別辛苦。有幾次都想放棄交作業,但想起之前的無知,想到一起學習的學霸同學和負責任的老師 ,我堅持每天認真完成高強度的學習和課後作業。

辛苦的學習自然沒有白費,在線下課開課前,我又一次堵奶,這一次我靠著所學的知識自救成功。

線下課程更是燒腦,到了最後的上門,我為了實習案例,甚至連夜做出一個思維導圖。那種為知識、為喜歡的事情努力的感覺真的很棒!

成為更好的自己

一個多月線上、線下的集中學習,不僅刷新了我對母乳餵養、科學育兒的認識,也掃清了我育兒至今的困惑。

我才知道肌膚接觸對剛剛來到世界的小寶貝有多重要,才知道因為無痛分娩,小清新自行覓乳的能力很差。

我才知道小清新的黃疸是母乳攝入不足導致的,很可能只要我產後及時頻繁地餵養,就可以避免。

我才知道乳頭疼痛,是由於寶寶銜乳不當造成的。

我才知道第二晚的生理性哭鬧只要用後躺式哺乳,讓他貼著我的胸口,和他做肌膚接觸,就能慢慢安撫到他。

我才知道喂完奶之後並不需要刻意排空乳房,因為產後10天左右,乳房就進入自分泌調控期,乳汁移出越多,產量就越高。

我才知道增加奶量,也沒有必要喝各種濃湯,除了煙酒等嚴格的禁忌,母乳媽媽更沒有必要為了寶寶各種忌口。

最最重要的是,我終於明白母乳指導和催乳師、通乳師的真正區別。

母乳指導關注母嬰關係,而不僅僅是媽媽的乳房。

她們的服務內容涵蓋了第一口奶指導、奶量不足、奶量過多、哺乳疼痛、乳頭皸裂、背奶指導、離乳指導、厭奶罷奶、乳汁淤積、生理性漲奶、乳腺堵塞、小白點、小白膜、乳房疼痛等。

母乳指導是用科學循證的知識指導媽媽母乳餵養的人,是媽媽哺乳期的可靠陪伴者。

直到現在,我還常常看到媽媽群有媽媽在詢問母乳餵養的各種問題,再回想自己育兒和哺乳期之初的經歷,我越來越深刻感受到母乳餵養在國內,哪怕是在深圳這樣開放的大城市,還是有很多人對它的認識僅僅停留在「母乳餵養好」。

這樣的認識背後,有多少寶寶被灌進了過量的配方奶,有多少新手媽媽因為種種困難而放棄母乳餵養,答案不得而知。

我唯一知道的是我找到了一件值得努力的事情,就是成為更多新手媽媽的陪伴者,幫助她們做一個快樂的母乳媽媽!

感恩學習,讓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作者介紹:黃冬穎

專業哺乳指導

服務地區:深圳

母乳宣言:母乳餵養的過程是媽媽和寶寶共有的第一段美好回憶。

馬蕾醫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蕾醫生 的精彩文章:

母乳餵養遇到了困難怎麼辦?

TAG:馬蕾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