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同股不同權」新規鋪路 小米赴港IPO

「同股不同權」新規鋪路 小米赴港IPO

定位互聯網公司,最快6月底成港交所上市規則修訂後「吃螃蟹」第一股

5月3日,小米集團正式以「同股不同權」公司身份向港交所提交IPO(首次公開募股)申請文件,中信里昂證券、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為聯席保薦人。小米董事長雷軍在IPO申請文件中表示,小米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體和物聯網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目前,小米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製造商,並且創造出眾多智能硬體產品。由於港交所修訂後的主板上市規則自今年4月30日起正式生效,小米將有很大機會最快在6月底成為港交所「同股不同權」第一股。

據接近小米IPO中介方人士透露,各大投行及潛在投資人普遍接受小米當前估值至少在700億美元,IPO後短期內市值破千億美元把握也很大。

新快報記者 鄭志輝

去年凈利潤率僅有4.7%

招股書顯示,小米2017年收入為1146.25億元,同比增長67.5%;2017年經營利潤為122億元,同比增長222.7%;營收分別來自智能手機、IOT(物聯網)與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及其他這4個業務板塊,其中來自智能手機的收入佔總收入比例超過七成。

互聯網服務成為小米盈利的重要來源,2015-2017年,小米的互聯網服務收入分別為32.4億元、65.4億元、98.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74.7%;互聯網服務毛利分別為20.8億元、42.1億元、59.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69.3%。目前,小米主要從廣告服務及互聯網增值服務(主要包括遊戲)賺取互聯網服務收入。

招股書還顯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投資或孵化超過210家公司,包括90多家專註於發展智能硬體及生活消費產品以加強其生態系統的公司。

通過這些投資,小米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費級IOT物聯網平台,連接了超過1億台智能設備。基於硬體整合內容,小米MIUI擁有1.9億月活用戶,其用戶每日在線時長高達4.5小時,小米互聯網服務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1.9美元。

雷軍曾承諾,從2018年起,小米每年整體硬體業務的綜合凈利率不會超過5%,如有超出部分,小米都將回饋給用戶。

其2017年整體凈利潤54億元,相比於1146億元的總收入,凈利潤率僅有4.7%。

短期估值可破千億美元?

2012年,雷軍首次對外透露上市計劃時,小米估值40億美元;2013年融資完成後,小米整體估值達100億美元;最新一次公開融資是2014年,總融資額11億美元,估值450億美元;在不久前發布的胡潤中國Q1獨角獸榜單中,小米和滴滴以300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估值並列第二。

日前,有接近小米IPO中介方人士向媒體透露,眼下保薦人、投行、潛在投資人普遍接受當前估值至少在700億美元,IPO之後會短期內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把握很大。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孫燕飈表示,撐起其估值的方式,一是按互聯網公司方式(有遊戲、廣告、會員等)估值,二是按從手機、電視、盒子到智能硬體的全產業鏈的方式估值,三是作為線上線下新零售企業的估值。

千億造富行動已開始

小米此番上市勢必造就一大批億萬富翁。

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小米高管團隊中(部分已離職),雷軍持有31.41%的股份、林斌持有13.33%、黎萬強持3.24%、黃江吉持3.24%、周光平持1.43%、王川持1.11%等。此外,晨興集團持股17.19%,其他投資者持有21.34%。

以700億美元估值算,雷軍持股價值達219.8億美元;林斌為93.3億美元;黎萬強為22.66億美元;較少的王川所持的股份也至少值7.8億美元。晨興資本亦是本次小米IPO的大贏家之一,所持股份價值約120億美元。

香港投行界消息指,小米此番赴港上市,必將掀起一股認購的高潮,也可能為目前已經比較疲軟的香港市場以及全球科技股市場帶來一些新的激情。預計約6月中旬招股,最快6月底至7月初掛牌。

對於此次IPO要募集多少資金,小米的招股書並沒有披露。但有消息稱,小米希望至少募資100億美元。

雷軍與林斌掌握主要投票權

港交所修訂後的主板上市規則自今年4月30日起正式生效,並開始接受「同股不同權」架構的公司以及生物製藥等新經濟公司的上市申請,香港資本市場以更加開放的懷抱來迎接創新型公司上市。

招股書顯示,小米將採取「同股不同權」架構。根據該架構,小米股本將分為A類股份及B類股份。對於提呈小米股東大會的任何決議案,A類股份持有人每股可投10票,而B類股份持有人則每股可投一票。

記者查閱招股書發現,只有小米董事長雷軍與總裁林斌擁有A類股,雷軍持有近42952萬股A類股和7266萬股的B類股,林斌持有24000萬股A類股和912萬B類股。小米總股本一共已發行約66952萬股A類股和142465萬股B類股。新規則下,雷軍與林斌持股為31.41%和13.33%,在董事會分別擁有42.1%與22.7%的投票權。

鏈接

虧損1290億?這筆賬怎麼算

招股書顯示,2015年小米凈虧損76.3億元,2016年凈利潤4.9億元,而在2017年凈虧損438.9億元。

截至2017年12月31日,由於就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產生大額公允價值虧損,小米集團有凈負債人民幣1272億元及累積虧損人民幣1290億元。

招股書稱,巨額虧損主要由於小米就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產生大額公允價值虧損(2017年該項價值變動額為540億元)。扣除這項變動和向員工發放股份等因素,小米2015年凈虧損3.0億元、2016年凈利潤19.0億元,2017年凈利潤53.6億元。

針對優先股公允減值變虧損的問題,在會計計量上,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要求將普通股價值與轉換價之間的差額計為虧損,這也是很多公司賬面出現由可轉換優先股造成巨額虧損的原因。

小米方面也稱,這種優先股會體現為「對股東的負債」,其公允價值的上升會記錄於公司賬面的虧損。但實際上,公司並未沒有這樣的虧損發生,對公司實際運營也沒有影響,這筆所謂的「負債」數字在上市那一刻就會消失。

延伸

小米概念股昨日大漲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至少有37家上市公司參與了小米相關業務的生產經營,以智能硬體領域參與上市公司最多。除此之外,互聯網服務、新零售等小米及其生態鏈業務,也有科達股份等諸多上市公司參與其中,未來成長空間不小。

實際上,受小米上市消息刺激,昨日小米概念股大幅上漲,奮達科技、宇環數控、安潔科技漲停,長盈精密、奧士康、普路通、精達股份直線拉漲,至收市時漲幅均超4%,勁勝智能、卓翼科技跟漲。

(新快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快報 的精彩文章:

收納做好後 感覺租來的房子大了一倍!

TAG:新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