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已經開棺的帝王遺體是怎麼處置的,無非是這四種方法

已經開棺的帝王遺體是怎麼處置的,無非是這四種方法

中華文明幾千年以來,都相當注重身後事,帝王英豪們更是如此。與之相對的是幾千年來盜墓之風屢禁不止,大部分的陵墓都被歷朝歷代的盜墓賊光顧過。即使是當下,也有不少陵墓經過了搶救性的發掘。那麼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隨葬品好辦,這些墓主該如何處理呢?

一、存放於博物館保存和研究

因為墓葬深埋地下,經過幾百幾千年,絕大部分都已經只剩下了屍骨,甚至只有骨骼的殘骸。但是在現代,這些殘骸依舊還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通過現代化的技術手段,研究墓主人年齡、性別和去世原因等等,對於史料的佐證,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經過研究後的屍骨殘骸,往往會送到博物館或者研究機構進行妥善的保存保管。

二、就地回埋或者火化

如果是王公大墓,對於當時的文化風俗有很重要的研究意義,就會選取第一套方案,如果是普通百姓的墓,有時候會一連發掘成千上萬甚至更多。他們的墓葬陪葬品較少,也沒有多大的史學研究價值。在這種情況,往往可以進行回埋。

隨著現代建設發掘古墓的增多,這些古墓群都作為建設用地,不具備回埋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往往就選擇火化。

三、特殊的有可能進行展覽

中國的墓葬文化,很注重對於屍體的防腐處理,但由於自然條件和技術條件的限制,絕大部分都沒有成功防腐,只有極少數特別的遺體成為了特例。比如西漢馬王堆的辛追夫人、新疆小河遺址的樓蘭美女等,都是非常珍貴的國寶級文物。

對於這些文物,相關部門將專門開闢展覽,提供讓公眾了解古人生活風貌的機會。但是,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不是所有的遺體都適合展覽的。

四、一些特殊的墓主人被損毀和丟失

在古代,大墓一旦挖開,墓主人的遺體幾乎是無法保存下來,都會灰飛煙滅。比如南宋滅亡後,妖僧楊璉真迦大肆盜掘宋朝王陵,南宋帝王都被暴屍荒野,幾乎屍骨無存。

在現代,1956年郭沫若主持開挖明朝萬曆皇帝的陵墓。因為當時考古的技術條件有限,萬曆皇帝和皇后的棺槨,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被開啟,後期又及時移入博物館,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屍骨迅速腐爛。在特殊的歷史時期,萬曆的屍骨也被焚毀,沒有保存下來。

這就是開挖墓葬後,墓主人的四大歸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太平天國滅亡後,女兵為什麼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雍正發明一項制度,後世誇讚,其實並沒有什麼用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