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槍杆子為何沒保住蘇聯?

槍杆子為何沒保住蘇聯?

因為槍杆子就沒有站在蘇聯的這邊,並不存在保衛不保衛的問題。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那張著名的照片,葉利欽站在坦克上,你猜坦克是不是葉利欽的私家車?)

高票說的很好,蘇聯紅軍和解放軍的最大的不同,就是蘇聯軍隊搞了軍隊國家化,這也是現在解放軍所堅決反對的。前幾年的軍報上曾經旗幟鮮明的堅決反對軍隊國家化,還給了一個很奇妙的邏輯,這聽起來似乎不合情理,但就是蘇聯紅軍給中國上了這一課。

反映在制度上就是,蘇聯軍隊由國防部領導,而中國軍隊由軍委領導,國防部只是個空架子。中國的政委指導員設到了連隊,而蘇聯在和平時期幾乎不怎麼設置政委。

但這些並不是軍隊拋棄蘇聯的理由,與其說是蘇軍拋棄了蘇聯,倒不如說是蘇共先拋棄了蘇軍。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當年蘇軍從阿富汗撤兵的時候,駐阿蘇軍的司令官格羅莫夫中將向蘇阿邊境的阿姆河大橋上對記者宣布:「我是最後一個撤離阿富汗的蘇聯軍人,現在阿富汗已經沒有蘇聯士兵了」。而蘇軍在付出了重大犧牲,打了好幾年仗歸國後的待遇是什麼呢——整個蘇共中央政治局,沒有一個政治局委員在莫斯科迎接撤下來的蘇軍,軍隊就這麼悄悄的回來了。當年二戰敦刻爾克包圍戰,撤下來一群英國的殘兵敗將,在家鄉還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駐阿蘇軍雖不能說打勝,至少不能算戰敗吧?換來的就是蘇共中央的冷漠對待。可以說在這件事兒後,蘇軍有相當多的人對蘇共寒心了。

之所以這麼做,源於戈爾巴喬夫的政策,戈爾巴喬夫有意的和蘇軍保持距離,自毀長城。蘇共,蘇軍,克格勃,哪怕抓住一個,蘇聯都不會死的這麼悄無聲息。

在「灰衣主教」蘇斯洛夫死了以後,蘇聯文宣界,思想屆,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尤其在戈爾巴喬夫搞了他的政治改革以後,更是出現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現象。蘇聯的重量級黨報的頭版頭條上寫著「同志們,我們走的路對嗎?」。軍隊也受社會的思想亂相衝擊,尤其葉利欽在軍隊中廣泛施加影響力,利用民族主義鼓動軍隊。

至於蘇聯在解體前夕,蘇軍的狀態是什麼樣的呢?

替換高清大圖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八一九事變」是蘇共最後一次挽救蘇聯的努力,當時的「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有如下人等:

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戈爾巴喬夫受西方蠱惑,在蘇聯搞了總統制)

蘇聯總理帕夫洛夫

國防會議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諾夫

國防部長亞佐夫(最後一個蘇聯元帥)

內務部長普戈(相當於公安部長)

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

……等等等等,還有蘇聯的農工商文教衛負責人。

按常理說,這麼一個政變陣容,這政變應該沒有懸念才對,蘇聯的軍隊警察特務機關全部掐在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手裡,葉利欽應該束手就擒。

可是事實完全相反,這麼多國家強力部門的領導,居然組織不了一支部隊來逮捕葉利欽。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派蘇聯最精銳的阿爾法小隊去逮捕葉利欽,然而阿爾法小隊拒絕執行命令。國防部派過去包圍葉利欽所在地「白宮」(俄羅斯議會大廈)的部隊全部戰場倒戈,其中甚至包括蘇聯的空降兵司令。而葉利欽的命令一發出,不僅莫斯科周圍的裝甲兵開始按兵不動,連遠東的蘇軍都通電支持葉利欽。

當一個政權失去了軍隊的支持,它的滅亡也就沒什麼懸念了。蘇軍冷眼觀察了蘇聯的解體,支持葉利欽的高級軍官全部加官進爵,而發動政變的蘇共強硬派們死的死抓的抓,有數個蘇聯元帥選擇了自殺,內務部長普戈也與妻子吞槍自殺。所謂二十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變動,不過是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的叛徒的勝利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歷史匯 的精彩文章:

如果秦國沒有一統天下,關中之地還會成為中國古代的政治中心嗎?

TAG:古今歷史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