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首寫於襄陽之戰的宋詞,尖銳至極,堪稱絕唱!

一首寫於襄陽之戰的宋詞,尖銳至極,堪稱絕唱!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南宋的滅亡可以說是漢民族史上第一次亡國之禍,乃至近代都有人說「崖山之後無中國」。南宋之所以被蒙古所攻滅,一方面蒙古的兵力之強確實毋庸置疑,而另一方面南宋朝廷的軟弱無能也要負很大的責任。

南宋末年,皇帝的大多無能,所信任的又大多是權宦佞臣,以至於前線蒙古兵臨城下,而朝廷笙歌燕舞。譬如著名的襄陽之戰,持續數年,雙方死傷無數,而當時的權臣卻欺瞞不援,以至於被圍困的襄陽城中出現「食子薪骸」的慘狀,軍民苦苦支撐六年之久,終至成破,最終導致了南宋滅亡。

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汪元量就曾作詩曰:「呂將軍在守襄陽,十載襄陽鐵脊樑。望斷援兵無信息,聲聲罵殺賈平章」!襄陽的鐵脊樑,所換來的卻是「賈平章」之流的粉飾太平,令人如何不悲憤而鳴!

而今天狗子向大家介紹便是一首寫於襄陽之戰的宋詞,不平之鳴,尖銳至極,堪稱千古絕唱:


襄樊四載弄乾戈,不見漁歌,不見樵歌。試問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惡也能多!朱門日日買朱娥。軍事如何?民事如何?

這首詞作者的署名為「楊僉判」,只知其姓楊,在當時任職州府僉判,名字生平卻是不詳。但我們所能得知的是這位楊僉判是位憂國憂民的地方官、是位敢說敢罵的快人、是位悲襄陽之慘憤臨安之糜的義士!他耳聞襄陽前線戰事的慘狀,目睹權宦佞臣的罪惡,將自己的滿腔悲憤寫在這首小詞內,諷刺之尖銳,實為罕見。

詞中上闋寫襄樊被困之緊急,一戰持續四載,百姓不得安居,自然不見什麼「漁歌」、「樵歌」,緊接著道出襄樊戰事民事狀況「金也消磨,谷也消磨」可謂兵盡糧絕!下闋轉而寫權臣之醜惡,以「丑也能多,惡也能多」抨擊諷刺如賈似道之流的醜惡行徑:前線吃緊,後方權貴卻是笙歌燕舞,「日日買朱娥」。末句以「軍事如何?民事如何?」既響應上闋「金也消磨,谷也消磨」之語,又暗諷當朝者不知民事、不知軍事,不管民事、不管軍事!

「軍事如何?民事如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如同一問一答,將南宋末年朝廷的腐朽揭露無餘,國家如此,焉能不亡?諷刺之尖銳,可謂大膽至極。尤其是當時權臣當道,而楊僉判一介小吏敢出此「刺語」,其勇氣著實令人欽佩。

可惜的是,即便再多如汪元量、楊僉判之屬的志士,也難挽襄樊之敗局,難以改變南宋滅亡的事實。可嘆的是,一朝亡國,千年典故文章湮毀過半,更不知多少妻離子散!可悲可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書狗子 的精彩文章:

TAG:讀書狗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