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對養育孩子沒頭緒?這本書或許能成為你的育兒寶典

對養育孩子沒頭緒?這本書或許能成為你的育兒寶典

「『熊』孩子被過肩摔」的新聞餘熱未了,對父母界的菜鳥——我們這些新手爸媽來說,怎麼教好自己的孩子,依舊是一個看似有明確答案,實踐中狀況百出的問題——令人頭疼。

育兒書有千千萬,我曾在書店見過這麼兩本:《勇於管教》,和《不管教的勇氣》。不禁莞爾。看來,不管是什麼「派別」的專家,都視自己為小眾。什麼時候開始,當爹媽是這麼如履薄冰?

如果說,今天要談的這本《無條件養育》認定父母的問題在於「害怕縱容」孩子,那生活在2018年的我們面臨的育兒難題很可能是「無所適從」,多少書籍和微信公眾號,每天產出海量的育兒知識,該選哪一款呢?沒有人會在口頭上認同「縱容」或「專制」的老派做法了,那取而代之的又該是什麼呢?

文 | 蘇敏 圖 | Pinterest

《無條件養育》的作者艾爾菲·科恩(Alfie Kohn)生於1957年,是一位美國的作家和講師,主要活躍在教育、育兒和人類行為等領域。

他在書中對一些傳統的育兒理念提出了批評,並從諸多的社會學研究中獲取案例和證據。查閱時下在中國也頗流行的P.E.T.(父母效能訓練)課程時,巧合地發現不少講師聲稱自己是「無條件養育者」。其對育兒繞不開的幾個話題,也影響了後來多本暢銷書。雖然國內最新的版本還是2012年的,但書籍本身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無條件養育Unconditional Parenting》

副標題:挑戰訓導孩子的傳統

作者:艾爾菲·科恩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12-6

>>01很抱歉,本書沒有具體的育兒tips提供

但凡對為人父母這一身份有點自覺的人,都不會樂意看到自己的寶貝成為他人口中的「熊孩子」,溫馨融洽、長幼有序的親子關係,看似理所當然,對許多家庭來說卻是奢侈品。

相信大部分父母都會認可,孩子值得我們給予「無條件的愛」。然而,「無條件養育」到底指什麼?略抽象。可以從它對抗的對象——「有條件」的養育——來看。具體而言,胡蘿蔔加大棒式的「愛的撤回」和「正面強化」,過度管制,懲罰,專制,控制……

這些概念不難理解,後文也會有所展開。如果從「指導性」這一指標來品味這本書,思路可以歸結為:如何規避「有條件養育」?如何讓孩子體會到「無條件養育」?

正如「親密育兒」被誤讀為疲勞戰術、不眠不休的哺育和陪伴,我擔心「無條件養育」也會被解讀為放任自流、不加管教。我雖對這類絕對化的育兒界名詞頗不以為意,但稍加了解,便知作者自有其立場和立意,不是毫無道理。釐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是閱讀的基本素養。

事實上,傳統訓育方式與放任自流相互對照,我要麼對孩子施以懲罰,要麼對他「聽之任之」;要麼嚴陣以待,要麼毫無疆界。當孩子有不當行為出現時,我們大多數人都感覺需要採取某些行動,而非什麼都不做。因此,如果我們僅有懲罰可選的話,那麼我們就只能採取懲罰。

自相矛盾的是,忽視與懲罰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對立面:這兩種手段共同的特徵是,二者絕對無法提供孩子所需要的那種積極的、充滿尊重的成年人的指導。難怪有些家長「懲罰、忽視」交替並用;一旦其中一種選擇碰壁,他們就會投靠另一種。正如一位母親所說:「我對孩子很放任,直到我受不了他們,然後我變得極度專制,直到我受不了我自己。」在其他一些家庭里,每個家長會各自扮演兩種角色之一,一個嚴厲苛刻,另一個寬容放任,好像這兩種謬誤方式加在一起就可以變成有效的養育方法一樣。

我的女兒小一才剛過一歲半,我甚至不確定可否將她近來發脾氣的行為與「Terrible two」的概念對號入座。告別了屎尿屁的簡單時光,在教養上,開始體會到和先生的摩擦和分歧了。

不過,和更多強調「how」的育兒書相比,本書實在沒有給出什麼彈眼落睛的具體建議——它更像一本提綱挈領的手冊,能幫助讀者抓到育兒的主幹。它強調的是,對比父母認為給予孩子怎樣的愛,更重要的顯然是孩子怎麼看待父母施與他們的做法,他們的感受和解讀才是關鍵:

相比我們對孩子有何感受,孩子如何經歷這些感受以及如何看待我們對待他們的方式才更重要。兒童教育家提醒我們:教室的要素並不在於老師教授了什麼,而在於學生學到了什麼;家庭也是如此,重要的是孩子接收到了什麼信息,而非我們認為我們在傳遞什麼信息。

子非魚……這就是養育的難處所在。作者提出了13條養育大原則,有助於我們踐行所謂的「無條件養育」。但我印象最深的,只有一條——「深思熟慮」:

根據我的經驗來看,真正偉大的家長,其過人之處就在於他們願意麵對令人不安的問題,願意質疑自己現在的所作所為,質疑自己童年的經歷。

無論你從其他育兒專家那裡了解了什麼,因為閱讀一本書而發生重大轉變的可能性不大。我唯願弗洛伊德的想法是正確的,即洞察力是做出改變的第一步。動用全部身心真正理解,或許還不足以令人完全改變育兒行為,但它也許是必需的一步。

這些頭頭是道的教誨或許並不讓你感冒。我反倒認為,有時找不到「how」是件好事,我們剛好可以多琢磨一下「why」。

>>02不專制、不放任、不中庸,如何培育孩子的道德感?

我有個媽媽朋友,看到小一用陶瓷碗喝湯的照片,表示羨慕並為自己的女兒覺得心酸,因為孩子爸不準這、不準那的。她建議我專門寫一寫為什麼要給孩子更大的自由度。看到本書的論述,我覺得找到了答案。

在公園我也常聽見不要碰痛妹妹、滑板車不要騎太快、不許小氣各樣的叮嚀,說不絕於耳也不算誇張。

好消息是,為了讓孩子長成真正具備道德感的人——這是家長忍不住叨叨叨的主要目的(當然跟用瓷碗喝湯沒關係,尤其對學齡後的孩子來說),並不用家長刻意地訓導什麼。

一項有關養育行為的早期研究證明,當孩子被給予很多做決定的機會時,他們會變得更加「活躍、外向和率真」。不過在更近觀察之後發現,僅有自由還不夠,「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高度互動」也是必需的。

總的來說,家長不依賴強勢、與家長關係溫暖且牢固的孩子會更加聽話,他們的家長尊重他們,盡量不控制他們,對他們的質疑也會給予明確的解釋和說明。

斯泰頓等人認為,「順從性格會顯現於一個支持、通融的社會環境中,無需大量培訓或訓導」。霍尼格經研究還發現,順從通常更與積極響應的育兒手段有關,而非訓導或控制。雅克布維茨與斯拉烏菲兩位研究人員發現,當母親傾向於採用斯泰頓研究中所描述的方法(即母親更容易「在中途打擾孩子正在進行的活動」,而非調整自己的時間和干預意願,完全不顧孩子的處境、情緒和當前興趣之所在)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嬰兒時,孩子在五六歲時就會更容易亢奮多動。

遺憾的是,這個有趣的發現一直沒有後續研究,原因在於有關兒童行為異常的科研經費全部用於神經學研究,而非與養育學相關的調查中。

雖然養育學的調查並不多,作者還是找出了以上這些研究和結論。簡而言之,給予孩子選擇的自由,但並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交流中給予這樣的自由,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

這與我的主觀感受也相符。很簡單,如果孩子只是「被迫聽話」,他不太有可能反省道德問題,即,不明白一些行為會對他人造成什麼不良影響,只是屈從於大人的權威。作者還將孩子與大人的工作類比:工作場所里的成年人往往不是因為工作量太大,而是因為他們不能充分自主選擇自己所做的事,而最容易感到疲勞。

這是否代表著完全不能打斷孩子的探索呢?當然不是。原則性的問題,更應當清楚明白地讓孩子知道界限在哪裡,而不是全權交給孩子處理。尤其是小寶寶,需要家長代勞做決定的事情還有許多。只是,究竟如何把握這個度?作者也很明確表示,並不是要選擇「一種介於『過度管制』和『放任自流』之間的中庸之道。」可惜他沒有更多的論述了。

艾爾菲·科恩本身反感太具體的育兒建議。我留意到全書唯一一處,是他建議每個月至少兩次向孩子道歉,同時他承認這一建議非常主觀。

某種程度上,專制和放任是簡單的,因為唯一要做的就是壓迫,或什麼都不做,揣摩一種完全不同於這兩者的新做法,內涵要豐富得多,我們可以在環境上做許多準備工作,針對具體情境想辦法引導孩子(哪怕會失敗)。這樣看來,沒有具體的建議太正常了,因為不可能有一勞永逸的育兒法。正如書中所論述的:

作為家長……我們的任務是「掌管」,即為孩子創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提供指導、設定界限,但並非「掌控」,即苛求絕對服從、依賴於壓迫或無休止的規範。……我們的目標是授權,不是歸順;我們的方法是尊重,不是強迫。

>>03誇不得、罰不得?做好一個關鍵點就行

「不懲罰」已經是育兒界的政治正確了,不過現實中濫用懲罰的情況依舊常見,理論和現實完全脫軌。具體到不同的情境,我並不認為絕不能使用懲罰,但有非常關鍵的幾個點:孩子的年齡、家長的情緒、規則事先規定、重歸於好、就事論事不牽扯其他「福利」。(這個大坑本文先不展開論述。)不過,艾爾菲·科恩很可能並不認可我的說法。

還是回到本書。為什麼不懲罰?甚至連表揚也要一併謹慎對待?作者在他的敘述中是完全可以自圓其說的,也幫助我更警惕懲戒和表揚的一些「坑」。

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內在動機」。不論是懲罰或表揚,大人對孩子如何表現、作為都有一個明顯的偏好,當然,大部分時候這樣的偏好本身沒有問題,只是要謹慎孩子的動機是否被帶偏。

在小一還不滿一歲時,當她第一次玩疊高堆塔把木圈套進木棍,全家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她顯然對自己的成就非常得意,同時對大人的反應感到有趣。慢慢地,當她再度成功,而我們不再鼓掌時,她會主動「領掌」——起初她的這種表現讓我覺得可愛極了,而當情況多次出現,我驚覺她套圈可能完全是為了聽到掌聲。

這是我第一次對「表揚」產生警戒心。我當然希望她能夠專註在事情本身的成功帶來的喜悅,而不是外在的肯定。然而表揚——有時我們用「鼓勵」一詞——太像蜜糖,輕易就把孩子的內在動機偷換為外在動機。

內在動機是指出於喜好喜歡自己所做的事,而外在動機是指做某事以達到某種目的——為獲得獎勵或逃避懲罰。

我要強調的是:外在動機很可能會侵蝕內在動機。……人做某事時受到的獎勵越多,就越容易對事件本身失去興趣,為得到獎勵,他會無所謂做任何事。

懲罰也是類似的,它很容易讓孩子專註在自己的利益損失上,而不是反思為何做錯了。作者引述一個對一組7年級學生展開的調查,發現有「撤回愛」經歷的學生,道德感一般較差。他解釋,對於一個5歲的孩子來說,「害怕被抓」與「正在形成的對錯誤行為的認知感」(形成、還沒有達到穩定的成形),這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幼年如何被引導、管教,會影響到孩子將來道德內化的程度。

我現在的難題是,孩子雖能聽懂大部分指令,但我並不確定對抽象和複雜的道德難題她能理解幾成?更實際的是,這個年齡的孩子自控力很小,需要不斷地重複跌倒,這讓大人也很挫敗——究竟我的做法是否還需要改進?不然為什麼看不到明顯的效果?(不止一個朋友告訴我,兩到三歲這一年是艱苦卓絕的,而到了三歲,溝通會順暢許多。)

此外,在家和在外又是兩回事,大人會有社交的壓力,比如孩子打了人不肯說對不起的時候,真是臉紅心跳。陷阱就在眼前:是強迫孩子做出合理的反應,還是專註在指出錯誤、告知行為對他人的不良影響上?

身邊有一群好朋友都是新晉父母,大家也都注重孩子的教養,會找機會一起坐下來討論分享。當女兒當著他們的面打別的小孩或是發脾氣,我腎上腺素就飆高,彷彿自己難辭其咎,苦心經營的好媽媽形象轟然倒塌……

讓孩子表現得慷慨、禮貌也摻雜了大人的私心。為什麼要有禮貌?因為與人相處可以令對方如沐春風,我們應當在一次次的練習中幫助孩子理解這一點,不斷回歸,而不是以此作為自己是否成功的一個指標。

經常被家長誇獎「慷慨大方」的低齡兒童會比其他孩子在日常生活稍顯吝嗇……每次聽到「把東西分給別人,你真棒」或「你的幫助令我感到驕傲」這樣的話,他們就對分享或幫助別人減少一些興趣。在孩子看來,這些行為本身並沒有價值,只不過是再次得到大人的同類反應而不得不做出的行為。

要這麼說,似乎是罰不得、誇不得了,家長難免覺得束手束腳。走筆至此,感嘆育兒是一件很不純粹的事,難怪那麼多的著作也無法對人們的實際行為稍加改變。與其說是引導孩子,不如多放心思在改變自我。我欣賞作者一點,他雖有強烈的傾向(反對以愛之名對孩子實施控制,強調無條件),但他並不將包括表揚在內的「正面強化」一棍打死。

這裡我要再次強調:人類的行為沒有絕對性。「正面強化」是否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如果產生,有多嚴重)取決於諸多不同因素。如何實施:口頭表揚的用詞、表達方式、說話的語調、私下表揚或是當眾表揚。對誰實施:孩子的年齡、性格及其他變數。為何實施:孩子做哪些事情受到了表揚?表揚的目的是什麼?或者更確切地說,在孩子眼裡你的目的是什麼?祝賀孩子沒有給你找麻煩(例如,吃飯時整潔乾淨),和祝賀孩子做了一件真正讓人刮目相看的事,是不同的;對孩子的盲目順從(例如,甘願聽從你的指揮)表示欣喜,與對孩子一次有深度的提問表示欣喜,也是有區別的。

>>04 比起一招一式,更為重要的是親子關係如何

不止一次,艾爾菲·科恩規勸讀者多思考培育孩子的長遠目標,眼光不要只放在當下。我想要一個乖乖的小孩,還是一個願意考慮別人福祉的人?慶幸的是,大部分時候兩者並不矛盾。但總有那麼幾次,你得做出選擇。

知易行難。不存在完美的父母,甚至多的是懶惰和自私的家長。有時候我會想,我現在費心鑽研育兒知識,當女兒長大,我在她的心中會是一個怎樣的母親呢?不可避免是傷害與愛並存,甚至有一段時間她心裡會有很多埋怨(就像我自己對母親的態度)。那麼我現在折騰的一切有什麼意義?

至少有兩個年長的朋友建議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個階段只專註一個重點,其餘看淡,這樣更有的放矢,親子雙方不至於覺得對方與自己「處處為敵」。他們的話讓我隱隱覺察,我並不是要尋找並踐行完美的理論,我只是一直在建立、經營和孩子的關係。

歸根結底,育兒不是懲罰與否的爭論,不是如何表揚的細節,也不是哪些可行哪些禁止,育兒在於和孩子每一次的眼神交匯,每一句出口的話語,傳達了什麼樣的信息?這些,無法簡單歸納。而它們會鑄就實實在在的親子關係,也是未來我們和孩子回顧來路時,能夠回味和品鑒的點滴。

--END--

蘇敏

六年媒體從業經驗,新上任的全職媽媽。和女兒搭伴,探索小家庭的新模式,期待活出不一樣的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賢爸科學館 的精彩文章:

當孩子有這四種表現時,說明他已經被慣壞了
孩子情商高,只因媽媽常掛在嘴邊這10個字!家長必看

TAG:賢爸科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