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尋覓綦河邊上燕窩寺,見證和諧與歷史

尋覓綦河邊上燕窩寺,見證和諧與歷史

在夏壩鎮餘糧村依山傍水、九曲迴環處,一方古寺恬然隱與山林之間。

寺內叢林繁蔭,掩映石壁山崖,廟檐古窗,石橋花木,一派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

今日,記者帶你走進綦河旁的燕窩寺,領略這一段悠遠的春秋史話。

悠悠傳說 引人入勝

燕窩寺的前身是綦工河邊的一座楊師廟,始建於明朝綦宗年間,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相傳約在壬子年間,7月的一天,突然天色驟變,狂風亂作、暴雨傾盆,彼時山洪爆發,河水猛漲,淹沒了村莊和楊師廟。

眼看大水沖毀了一切,百姓叫苦不迭。

這時,兩尊觀音菩薩像突然露出水面。令人震驚的是,頓時河水奇蹟般褪去,當地人才得享平安。

當地老百姓為了感謝觀音菩薩,決定從新修建寺廟供奉神像。

為了防止洪水再次禍及神像,眾人決定將寺廟建於高地,最後選址於現在的夏壩鎮餘糧村。

當觀音菩薩像請進寺廟後,兩隻燕子早晚都飛入寺廟,繞廟數周,久久不願意離去,令眾人不解。

一個夜晚,寺廟住持竟夢見兩隻飛燕化為人形,稱燕子群先前在此處築巢,寺廟佔領了它們巢穴。

而後,住持與當地百姓商議,為了與燕群和諧共處,寺里為燕群留足地方,方便它們築巢,並將寺廟改名為燕窩寺。

此後,不斷有燕子飛入燕窩寺築巢,燕子與百姓和諧共處、相安無事,而燕窩寺的香火也更加鼎盛。

興起於後 傳為佳話

清澈的綦河沿山而過,燕窩寺豎立在山頭,與綦河相望。湛藍如洗的天空下祥雲朵朵,鎏金的牌匾在陽光下閃著的金色光芒,折射出恢宏的氣勢。

燕窩寺始恢復修建於1982年,現寺內塑有佛像44尊。每年有來自重慶、四川、貴州等地的數萬人紛至沓來,參加該寺的民俗祭祀廟會活動。

廟會活動主要有:上九會(農曆正月初九)、朝北斗(農曆正月)、釋迦牟尼佛生日(4月8日)、觀音會(農曆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臘八會等,每次活動均有豐富多樣的內容。

廟會承傳著地方古老的文明和祭祀文化,已成為江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帶動夏壩鎮旅遊和經濟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

名剎古寺,可間接讓你通過建築物的各種形式、雕塑和文字與祖先對話,認知厚重的歷史文化沉積;通過感受古代佛國的氛圍,接受靈魂的洗滌——

這就是寺廟文化的魅力所在,與迷信無關。也是無論中外,旅遊線路中總少不了寺廟的原因。

意興起,隨走寺院小道,柏林松竹掩映,偶遇僧人不急不緩而過。亦或坐在亭台樓榭處,觀水戲春光泛起漣漪。

去年,寺廟住持釋本信還在寺內種上了格桑、虞美人、菊花等各類植物,如若時節好,撞見繁花盛開,便是另一番情趣。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燕窩寺還是一片滿含人文氣息的清幽之地,歷史的滄桑、文化的積澱賦予了這一座古寺律動的旋律和深邃的靈魂,歲月的光華將永遠在這裡閃爍和傳承。

(來源:@江津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津發布 的精彩文章:

家門口填「土」也犯法?油溪鎮一村民上了節普法課
音樂、電影、非遺…白沙鎮將建博物館聚落

TAG:江津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