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孟憲實:讀史何以明智

孟憲實:讀史何以明智

讀史明智是句常見的格言,那麼讀史明智何以可能?

歷史與歷史觀

首先應該明確的一個問題:歷史是什麼?

先看看一般很流行的說法。歷史是一筆陳年舊賬,是一筆難以算清的糊塗帳。歷史是一張生硬的年表,是一堆雜亂無章的人名、地名。歷史是故紙堆,是一團誰也理不清的亂麻。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歷史是人人可以指點的大傻瓜……

這是歷史嗎?當然不是。這是無知無畏者的精神錯亂,是憤世嫉俗者的指桑罵槐,是刻舟求劍者的盲人摸象。這是混亂的、片面的歷史觀,與歷史本身毫無關係。

任何歷史觀,都無損於歷史。

你可以鄙視歷史,漠視歷史,甚至可以拒絕承認歷史,但是,歷史會因此而發生絲毫改變嗎?不。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歷史是天空、是大地、是陽光、是空氣、是營養,是我們生活的源泉。我們這個世界現有的一切,都來自歷史。歷史是我們的文化的母體,是人類文明的母體。歷史提供了我之所以為我的證明,我們的一切,社會組織、國家形態、家庭結構,生活習慣,所有的一切都是歷史提供的。我們的價值觀念,我們的道德規範、法律系統、知識結構,沒有一樣不是歷史積累的結果。

大到人類整體,具體到生命個體,都是歷史的結晶。世界沒有兩片樹葉是相同的,也沒有兩個人是完全相同的。是什麼決定了你如此獨特?是什麼讓你如此美麗?除了生物進化的鐵律以外,是你獨一無二的歷史,是你妙不可言的歷史。

歷史可以認識

歷史是巨人,但是這個巨人並不拒人千里之外。歷史是可以感知的,歷史是可以認識的。了解一個人要從她的歷史開始,了解一個社會、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種文化,也要從歷史開始。為什麼?一方面,是因為過程決定結構,經歷造就現狀。另一方面,我們每個人都是特定歷史的親歷者,我們擁有這方面的人生經驗。

人需要歷史

人是靈長類高級動物。只有人發明了文字,只有人擁有自己的歷史。只有人能夠總結經驗教訓,從歷史中學習。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正是因為人能思想,所以人才能夠認識歷史,才能夠在歷史豐富的資源中,獲取知識、靈感和經驗。

沒有歷史記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沒有歷史意識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民族。失去記憶的人是病態,那種病症叫做失憶。孤兒會終生痛苦,為什麼?因為他們失去了自己的歷史記憶。不知道父母,不知道自己的早年經歷,不知道自己的所有社會關係,他們失去了與自己歷史的聯繫,如同斷了線的風箏,他們只能永遠孤獨而痛苦。

個人如此,民族、國家何嘗不是如此。在我們的記憶庫存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歷史。

人的閱歷是有限的,閱讀卻是無限的。我們不能經歷的事情,可以通過閱讀間接了解。閱讀是經驗積累的重要方式,這就是學習。人如果沒有學習能力,人將不成為人。讀三國落眼淚替古人擔心。不要以為這是杞人憂天,這正是人特有情感和獨特能力。思維空間因為閱讀歷史而豁然開朗,心靈獲得滋潤,心胸得以開闊,人生閱歷悄然增長。這是什麼?這就是智慧的增長。

唐太宗說過: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你是否會說:因為唐太宗是皇帝,朝代興替他當然關心。我們是平民百姓,朝代興亡的事情,我們沒有興趣。所以我不要閱讀歷史。

你有權不關心任何事情。我們也不必說什麼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但是,成功的人生總是與所有人有關的。三百萬年的人類歷史,被歷史記錄下來的才有幾個人?成功的人生畢竟屬於少數。即使最終沒有成功,但是成功的努力也是成功的一種。不以成敗論英雄,就是對努力的承認。那麼,向哪個方向努力呢?設置怎樣的人生目標呢?

你可以說,我去追隨成功的政治人物,成功的大老闆,不可以嗎?當然可以,但是你若不了解他們的成功過程,你如何追隨呢?於是,在你尋找他們的成功過程的時候,你已經進入歷史閱讀中。因為我們誰也找不到時光隧道,誰也沒辦法回到成功者的早年狀態中。除了閱讀,別無選擇。帝王也好,常人也好,都有他們的成敗。成功的人物總是那麼相似,而失敗者各有各的失敗。歷史不會重演,但人生卻總是從頭開始。

如果,你擁有人類歷史眾多的成敗案例,你就擁有了一種歷史深度。你在處事的時候,就會比較、鑒別,選出最佳方案。你在分析問題的時候,你就不會就事論事,就不會盲目跟從。你的智慧,因而顯現。

歷史不僅會教給我們經驗,還會讓我們獲取激情,讓我們精神得到提升。北宋滅亡了,逃避戰亂的人們紛紛南下。在這個動亂的歷史時刻,弱女子李清照,唱出了時代最高音:「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一刻,烏江自刎的項羽,忽然再生,他成了寧死不屈的象徵,他給了李清照以力量,讓李清照獲得了一種英雄氣概,頂天立地。

古羅馬時代的西塞羅說過:如果你不了解在你出生以前發生的事情,你始終只能是一個孩子。如果人類的生活不與祖先的生活結合起來,就沒有任何價值。李清照一句「不肯過江東」,瞬息之間,歷史與現實對接成功,現實從歷史中獲取了能量。頂天立地大丈夫氣概,貫徹古今。

有一句話叫做我們來自塵土,必將歸於塵土。我們可以修改為:我們來自歷史,也必將歸於歷史。總有一天,我們會歸於歷史。那麼今天,就讓我們在歷史面前當一回小學生吧。屏住呼吸,保持敬畏。希望到了最後關節,我們可以平靜地說:這一生,我對得起歷史了。

本文來源於「孟憲實的博客」,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春遊詩10首: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植樹節丨栽種盎然春意,古人的植樹佳話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