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殲15在艦載機的世界裡究竟屬於什麼水平?

殲15在艦載機的世界裡究竟屬於什麼水平?

目前世界上的主流艦載機也不外乎:超級大黃蜂,陣風,米格29K,蘇33和殲15。

米格29K說實話我真的沒興趣談太多,只要知道它是俄羅斯為印度量身定做的產品,大家就都懂了吧。米格29K是在米格29的基礎上改進來的,米格29屬於輕型戰鬥機,作戰半徑600公里,而米格29K進行了升級改造,載油量有所增加,但考慮到它是滑躍起飛,幾乎不可能做到滿油滿彈,它的這個作戰半徑也就是在600公里。在改進的時候,俄羅斯為米格29K換上了蘇30的雷達,但由於機體小,被切掉一圈是免不了的,這也將導致性能上的縮水。這個就不詳談了,米格29K在主流艦載機中肯定是排在最後的。

不過,這最後一名在俄羅斯的蘇33和印度的米格29K之間還是很難取捨的。蘇33也不用談太多,這是1988年服役的產品。

大家看看座艙照片也就明白了,太落後。考慮到它是重型戰鬥機,考慮到它1100公里的作戰半徑,還是排在米格29K的前面吧。

談到殲15,很多人說是山寨的蘇33,這樣說是沒意義的。殲15也就是借鑒了蘇33的氣動外形,至於機身材料,製造工藝以及內部的雷達,航電都是最新的,甩了蘇33幾條街。

蘇33的機體是焊出來的,殲15的機體是3D列印出來的,在強度和壽命上,蘇33比不了。

實際上當前情況看,世界上的艦載機能比較的也就是殲15,F/A-18E/F和陣風。而這三種飛機屬於同代產品,在細節上只能說各有所長。雷達,座艙,信息,飛控,材料......這些基本上比較不出來高低,差不多。但殲15屬於重型戰鬥機,作戰半徑在1200公里以上,而F/A-18/F和陣風都屬於中型戰鬥機,作戰半徑都在800公里左右。殲15的控制範圍明顯要比這兩種飛機大,滯空時間也更長。

F/E-18E/F最大的優勢在於對地攻擊,它的主要工作就是欺負小國。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它實際上屬於戰鬥/攻擊機。而殲15是比較純戰鬥機,主要的用途是奪取制空權,對海攻擊還是屬於副業。所以如果這兩種戰鬥機在空中對打,我認為還是殲15會佔優勢。

而陣風戰機的情況也與F/A-18E/F近似。

個人認為殲15是微弱優勢的目前世界第一的艦載戰鬥機,比超級大黃蜂和陣風稍強一丟丟。當然,是在不考慮F-35的情況下。

但是考慮綜合戰力,遼寧艦採用的是滑躍起飛,美國的尼米茲和法國的戴高樂都是彈射起飛,在效率上,遼寧艦要落後。而尼米茲上載有4架E-2預警機,戴高樂號上有3架。有預警機的空中編隊和沒有預警機的空中編隊,在戰力上是不在一個層面的。預警機可以在400多公里之外就探測到對方,並指揮己方戰機佔據有利位置,做好戰鬥部署。而沒有預警機的編隊,只能靠自身的雷達,探測距離也就100多公里,屬於蒙著眼睛往人家槍口上撞。而且尼米茲級航母上還編有一個電子戰中隊,裝備6架咆哮者電子戰機,在電磁壓制上也佔有絕對優勢。

所以,理論上遼寧艦的戰力還是得排在尼米茲和戴高樂的後面。為什麼說理論上呢,因為戴高樂總掉鏈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銳視覺何老師 的精彩文章:

草根劉備的崛起-從來不拿失敗當回事,也從來不拿成功當個問題

TAG:銳視覺何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