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連一件冰種翡翠都沒有!這是為何?
慈禧是晚清影響中國近50年的人物,作為一個女人,她在追逐權力的同時也熱衷於珠寶首飾。
其中,翡翠是她最為偏愛的珠寶,從翡翠白菜到翡翠朝珠,她的每一件藏品都是拍賣會上的明星。
然而,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覺:作為萬人之上的慈禧,流傳下來的翡翠居然沒有一件達到冰種。
1.12億翡翠朝珠
這就奇怪了啊,這慈禧太后權勢滔天,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居然沒有一件冰種翡翠,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清代滿綠翡翠翎管
文 化 影 響
咱們都知道,翡翠在清朝傳入中國,而在古代,好東西自然是統治者先享用。
慈禧太后能砸重金建頤和園辦壽宴,自然在享受上不會吝嗇,所以錢不是問題,只要她喜歡,什麼樣的好料子都能整到手。
翡翠龍鉤
但她不喜歡晶瑩剔透的冰種翡翠,卻偏偏喜歡在咱們看來並不優質的白底青翡翠,這是為什麼呢?
這與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玉文化有關。和田玉文化根深蒂固地植入人心,即使在清朝時期出現了翡翠這種的替代品,但古人在對於玉石的喜好上,還是遵循著和田玉的審美標準。
翡翠把件
古人還是更喜歡和田玉的醇厚內斂的感覺,甚至依然尚白。
而白底或青白色底子的翡翠,剛好能滿足這樣的需求,所以清代就湧現出大量的白底青翡翠。
重 視 顏 色
還有一點就是:晚清慈禧掌權時期,所制翡翠器物多為扁方、簪、環、鐲等花素首飾,這樣的首飾是以顏色為基準的,讓人一眼就能看見色。
翠玉透雕盤龍頭簪
清代對翡翠的審美,是從和田玉審美脫胎而來,所以會注重顏色,看輕種水。
工 藝 落 後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清代的翡翠拋光工藝落後,那時候的工藝只能做到粗拋光,沒有現代的這種精細的拋光。
咱們都知道,就算種水再好的翡翠,拋光不好的話,呈現出來的就不是亮眼的玻璃光澤,自然也沒有冰種的種水表現。
被拋光技藝影響的清代翡翠
技 術 落 後
極品的翡翠原石深埋在地下,咱們現代開採,靠的是器械,而在幾百年前的古代,就只能靠人工開採了。
咱們想想啊,沒有大型的機械,單憑人力開採的話,由於種種條件的限制,不僅效率低下,而且也探測不出埋藏在深處的更好的原石。
所以,開採技術水平有限,再加上傳統玉文化的影響,對色的要求大於種水,所以導致玩友們現在看到的清宮的翡翠,並沒有種水比較好的翡翠。


※當60歲楊麗萍摘下帽子那一刻,塵封多年的秘密終於曝光了!
※明日春分,小心7種病!全家這麼做,陽氣十足!
TAG:珠寶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