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圖說 | 1000多年前的順義,竟如此繁華!

圖說 | 1000多年前的順義,竟如此繁華!

原標題:圖說 | 1000多年前的順義,竟如此繁華!


本報訊(記者 黃英)「由社區居民繪製的《順義古縣衙形勝圖》正式移交給勝利街道龍府花園!」昨日,北青社區報記者獲悉,老縣衙遺址位於勝利街道龍府花園社區,建於唐朝,距今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4月27日,在古縣衙地基遺址廣場舉辦的順義古縣衙復原圖交接儀式上,《順義古縣衙形勝圖》被正式移交至勝利街道龍府花園社區存留、展示,自此,1000多年前的順義古縣衙揭開了神秘面紗。


順義古縣衙復原圖交接儀式



斑駁地磚


見證千年變遷

昨日下午5時許,記者來到勝利街道龍府花園社區古縣衙地基遺址廣場,看到古縣衙地基遺址位於社區5號樓後的高台上,高台比社區地面高出約2米,高台的四周貼滿了青色牆磚,檯面加裝了護欄予以保護。記者剛走上高台,便看到一塊不一樣的長方形空地,地磚斑駁滄桑,上面還殘留著柱坑,這便是距今有1000多年歷史的老縣衙遺址。高台上東西兩側各有一棵200多年樹齡的大槐樹,鬱鬱蔥蔥,引人注目,在兩樹中間的石頭地基能清晰地看到三間房格局。


據居民介紹,縣衙起源於唐朝,明清時期縣衙東北隅建一佛閣名大士閣,又稱「高台仙閣」,為順義八景之一,影片《火龍》,電視劇《大鱷無形》、《老媽的桃花運》等都曾來過這裡取景。



古縣衙遺址


矗立的古樹


五易其稿


歷時半年還原歷史景象


據了解,2017年7月,勝利街道龍府花園居委會開始籌劃繪製《順義老縣衙圖》,再現、傳承順義歷史文化,通過順義區著名攝影家董佔東的推薦,最終請到了住在龍府花園裡的能人萬寶江(中國詩詞楹聯協會會員、北京市書協會員、順義區美協副主席),他一聽這事,就立馬答應了下來。「從7月初至12月末,我和居民們一起查閱順義縣誌、歷史古籍、文獻等資料,經過創意、打稿、定稿三個階段,歷時近半年,終於完成了《順義古縣衙形勝圖》的繪製。」萬寶江介紹說,這期間我們反覆的比對不同的資料記載,走訪年長居民,五次改稿,力爭讓繪製的古縣衙圖與歷史記載的更加接近。


展出的《順義古縣衙形勝圖》,長2.93米,寬1.05米。縣衙位於減河南岸、潮白河的西岸,減河南北有一座草橋,縣衙門是三進三院三間房,坐北朝南,東西各有一棵大槐樹,衙門東北角是大士閣,大士閣南面有一座小廟,衙門西側是縣政府,沿著台階下來,衙門的正南面是商賈街市,街上行人密集,一片繁榮。


《順義古縣衙形勝圖》



萬寶江的部分繪製手稿




作品局部


人傑地靈


歷史文化祖輩相傳


「這裡一直就是順義縣衙門所在地,祖祖輩輩都這麼說,我們小時候經常來這裡玩,有衙門、拘留所、法醫院、賣東西的小街市。」76歲的居民王女士回憶起小時候看到過的縣衙門模樣,彷彿歷歷在目,「後來一次地震給震塌了,解放後就慢慢變成了公安局所在地,北面還蓋起了公安局的家屬樓,再後來這裡拆遷建了小區,就只留下這處縣衙門遺址了。」「這可是個好地勢啊,自然形成的龜地,是一個烏龜的形狀,南邊石幢環島位於的位置是至高點,是龜背,由至高點自然向四周伸下的四條大街,順義古代稱它為龜底,它的頭向北,在龍府花園,稱為龜頭。而東邊有潮白河,傳說河裡有龍,龍頭正好跟龜頭相聚,形成一個天然的地勢,皇家觀天象,順義是個人才輩出的地方啊!「社區里的老人們特別自豪地說。


「在縣衙復原圖即將完工之際,居委會請來了社區居民林馨(北京作家協會會員、順義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作賦《清明河圖》,加上張冬峰老師的書法介紹一起構成了《順義古縣衙形勝圖》。」龍府社區主任張紅梅這樣告訴記者,「後續,勝利街道會協助我們,把《順義古縣衙形勝圖》做成浮雕圖,展示在高台的周圍,讓歷史文化代代相傳。」




居民在了解這段歷史文化



張冬峰解讀他創作的《順義古縣衙形勝圖賦》



林馨解讀他創作的《清明河圖賦》


圖片提供/龍府社區 萬寶江


編輯/文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青社區報 的精彩文章:

TAG:北青社區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