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聯想或將出局:一場自主創新缺失引發的品牌中年危機

聯想或將出局:一場自主創新缺失引發的品牌中年危機

董小姐是銷售出身,跑了一輩子銷售,現在大喊:核心技術

雷軍學長是技術出身,做了一輩子技術,現在大談:銷售新模式

類似這樣奇妙的組合如今並不少見,有關中國製造該如何打開格局的爭論層出不窮。

技術和貿易看似可以並行的雙軌,實則是資源與關注度的競爭對手,兩者的對峙從未間斷。

1994年,時任聯想總工程師的倪光南與時任聯想總裁的柳傳志,因有關公司發展的決策意見不同,從「雙子星座」親密無間,變成了你死我活的激烈角逐。

倪光南認為,聯想應該對標英特爾「晶元」技術,希望全力開展「中國芯」工程,通過技術突圍讓聯想在「漢卡走向末端」的時刻重現輝煌。

而柳傳志則認為,聯想當年並沒有經濟實力保證研發,應該發揮製造成本優勢,晶元、操作系統造不如買

倪光南接受採訪

1995年,總工程師倪光南投書中國科學院,指控總經理柳傳志在公司的投資決策中獨斷專行,把「漢字系統事業部」擅自改為「軟體事業部」,意圖「取消漢卡」,挾私報復反對他的員工。

此外,他還多次檢舉柳傳志涉嫌重大經濟問題

用柳傳志的話來說,「不把我打入監獄,他絕不罷手。」

後來,在聯想歷史上,柳傳志被調查了很多次,想必如果柳傳志真有問題,八次監獄也進去了。

人民日報資深編輯凌志軍先生曾在受柳傳志邀約創作《聯想風雲》一書中記錄了,這場對決的最終結果。

「1995年6月30日上午,董事會把公司200個幹部召至六層會議室,周光召派李致潔來宣布中國科學院的調查結論,曾茂朝則以董事長的身份宣讀董事會的最新決定——

鑒於聯想集團公司總裁柳傳志向董事會提出不再提名倪光南同志擔任聯想集團公司總工程師職務的報告,經董事會研究,同意免去倪光南同志聯想集團公司總工程師職務。

對此,柳傳志先生在「獲勝感言」中談及他曾為倪光南同志寫過一封求和信,信中這樣寫著:

我想起當經過極其艱苦的努力,我們的漢卡被評為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時,公司上下近乎瘋狂的喜悅;

我想起1989年元旦,全公司的大會上我帶領北京聯想的全體員工遙望南天祝願倪總在香港開發286主板獲得成功,那近乎教徒一樣的虔誠

我不知道老倪是否還記得,當發現QDI的晶元在主板上不能使用,急得嗓子都啞了的樣子?

是否還記得1988年的春節聯歡會上總裁室全體在舞台上互相調侃引起的歡笑?

這一切在我都是刻骨銘心的。

柳傳志被抓拍到的愁容

當年的聯想,有關倪光南前輩的宣傳可以說是被神化的。他是聯想的技術名片,在當年沒有營銷這個概念的時候,是市場里最好的宣傳方式。

可這些刻骨銘心在倪光南前輩看來,卻只是表演。他說:「將我免職,他應該高興才是。」

倪光南的下台,促使和其關係密切的一大批科技人員,也因受到壓力紛紛離去。聯想ASIC晶元等項目紛紛中止。

「那之後像程式控制交換機、晶元等一些重要的科技項目終止了,『技工貿』的方向改變了,不要技術了。」倪光南說。

至此,倪光南徹底離開了商場,回歸清苦的科研路。

十年的風雨同舟,最終變成了無法釋懷的仇視。媒體和大眾將這樣的故事,喚做市場派和技術派的衝突

《知本家風暴》一書中寫道:「在這一衝突中,最初技術派總是處於下風。總工程師出走,成為當時中國知本市場一道獨特風景。

儘管很多人不同意這個結論,比如曾茂朝就認為北大方正就是「技術領袖不斷趕走總經理」的局面。

但北大方正日後的發展也確實沒能戰勝聯想。

並且包括戴爾、惠普等PC大戶,並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卻依舊在行業影響深遠。

關鍵不是市場派,也不是技術派,而是考慮時代特徵後,屈就暫蔽的鋒芒面,還能否再次及時在適當的時間重現如往日一般的活力

中科院的一位前領導,談及當年的「柳倪之爭」時也甚是惋惜:

「和倪光南同等水平的科學家,人數遠遠多於和柳傳志同等水平的企業家。在二選一時,只能選柳傳志。」

柳傳志給公眾授課

在他所提及的那個當年,也就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企業家是中國的稀缺資源。

可直到現在企業家遍地都是,卻幾乎封殺了堅持技術為先的話語權,越來越多簡單粗暴的「不勞而獲」直接致使聯想品牌逐步走入自己的中年危機。

三十年,親歷了企業改革、改革開放,在IT業與商業的飛速發展中,拼了命地詮釋業界楷模的聯想公司,技術走失後,就再也沒有回來。

並且,除了那場轟動一時的IBM PC事業部的收購,聯想在市場上的布局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出色。

14年收購摩托羅拉,同年買下IBM的X86伺服器業務;16年迅疾買下和NEC的合資公司的全部股份;17年第三季度末尾完成對富士通PC的收購。

撇開前幾個在PC市場份額的自然縮水情況下,莫名充業績的併購不談,去年辛辛苦苦湊錢買下的富士通。其作為日本第一大ICT企業,沒有給到聯想任何核心的技術。

事實上,聯想品牌拿到了ThinkPad的金字招牌後,就被蛇吞象的甜頭沖昏了頭,走上不斷作死的路。

在微觀產品層面對客戶意見置若罔聞,ThinkPad廣受好評的7行鍵盤,在2012年被生生去掉了,換成了聯想的6排鍵盤。

宏觀上戰略朝令夕改,幾年內先後合併回ThinkPad,剝離ThinkPad,成為全資子公司,又合併回來。

更令人詬病的是其銷售上的T+R模式,主打全國劃區銷售,分區定價。可現今的移動互聯時代該如何分區?如何定價?

顯然,購買力主要定位為「公辦電腦」的聯想,並沒有意識到初期個人市場水貨橫行的警示。

聯想各系列筆記本,國內價格普遍高於國外價格,其中差價最高的為X系列和W系列,國外售價會比國內低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

這樣的差價呈現不僅是在線下,也包括電商。

2011年10月,聯想ThinkPadTablet正式上市時,香港與內地間高達1700元的差價

自此,聯想直接與「地域歧視」這一概念綁在了一起。儘管CEO楊元慶就國內稅收問題對此「喊冤」,也終難以平復民怨。

2018年4月24日彭博社報道聯想集團淪為全球最差科技股,或被踢出恒生指數。

事實上,自從2013年3月被納入恒生指數成份股至今,聯想股價已經下跌了56%,市值抹去了58億美元,這樣的跌幅已經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家科技公司。

光大新鴻基在香港的策略師Kenny Wen表示。「從發布時尚的智能手機,到保持電腦業務的市場份額,聯想集團在所有關鍵領域都有麻煩。

現在這些麻煩,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觸碰下爆發了。

既廣受關注的中興、華為事件後,聯想也不能倖免。

早在2006年,聯想美國就曾遭遇安全門事件,即獲得美國國防部一筆1.6萬台電腦的採購合同,被指具有政府背景,威脅國家安全,最後也不了了之。

但由於技術缺失帶來的今日之尷尬,還是不由得讓人感嘆。

「柳倪之爭」有因必有果,「中國芯」亡羊當補牢

期待制約巨頭的中國製造、中國研發將重新被提上日程,倪光南前輩能夠感到些許欣慰。

這裡的故事都是自我實現的高級童話

在現實中跑累了的大人們

也許可以在此地當會兒孩子

好了,我去買橘子啦

GIF

聽說關注了的盆友們會更可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七小姐 的精彩文章:

從今後只提天津一汽,不提夏利

TAG:三七小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