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殷旵:如何定位人生?

殷旵:如何定位人生?

定位很關鍵,如何去定位?為什麼要「利建侯」?「建侯」,好像是講諸侯建立一個諸侯國,但對這裡的「建侯」,我的理解是,今天不是要我們每個人都去做諸侯,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有定位。當年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以後,他首先想到的是建立革命的根據地,上了井岡山。同時,南昌起義後,也要上井岡山會師,原因是什麼?原因是要建立根據地,沒有根據地不行。二萬五千里長征,北上到延安也是為了建立根據地。假如當初的抗日沒有延安這個根據地,我們會被打得到處跑,那還有今天嗎?所以根據地很關鍵。

畢業以後,如何建立我們自己的根據地呢?一個人不能沒有根據地,但是,以什麼為根據地呢?是不是大家都要上井岡山呢?都要北上到延安呢?形勢不一樣,今天有今天的井岡山,今天也有今天的延安。井岡山的精神、長征的精神、延安的精神,乃至西柏坡的精神,都是今天要發揚的,都是今天的根據地,都是今天的立命安身之處,所以這裡我講立志和安身。

為什麼要立志?「志」與「臬」連起來看。上次講過, 「臬」字,上面的。自」是鼻子,是靶子。有句話叫「以道德為圭臬,以法律為準繩」,那麼,「圭臬」是什麼意思?「臬」,是射箭的靶子,這個靶子的中心、十環的核心是鼻尖,鼻尖叫準頭,這個是十環,鼻尖為十環。

「自」與「向」連起來了,向哪個地方?千萬不要離開這個「自」,「自」前面豎有一個靶子。現在人立志,往往是「我要有什麼什麼的理想」。一旦真想樹立自己理想的時候,忘記了「自己」,原因是什麼?為什麼會忘記「自己」呢?為什麼會找不到「自己」呢?為什麼老是以人家的標準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呢?為什麼老是以人家的標準來量化我們自己呢?這就是忘掉了自己,找不到準頭,找不到靶心。

現在,向上看,我們看到了「自」;向前看,一切向前看,有個「主」,「主」的甲骨文上面的一點是火苗,我們前方有希望的火光。如何找到一個主?找到「自己」就找到了「主」。這個「主」像一盞燈,是智慧之燈,能照亮我們前進之路;假如我們向下看,是什麼呢?為什麼有的人,他的前途是那麼渺茫,他的情緒是那麼沮喪?特別在關鍵時候,是那麼貪生怕死,原因是什麼?眼睛向下看,他只看到腳跟,只看到土地,因為土地是埋人的,他就最怕,因為他想到的是,一旦搞不好,一刀下來就趴在地上,一捧黃土就掩埋了。他想的是這個,所以挺不起胸膛,挺不起脊樑。

摘自殷旵《在北大講易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陽讀書 的精彩文章:

你有多久沒有去書店了?
如何提高道德修養?王陽明認為要做到四點

TAG:首陽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