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啊,都立夏了!「立夏」「入夏」一回事嗎?

天啊,都立夏了!「立夏」「入夏」一回事嗎?

5月5日我們迎來了立夏節氣。

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立夏

標誌著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此時,太陽到達黃經45度。

在天文學上,

立夏代表著春天的結束,

夏天的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

「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這裡的「假」,

即「大」的意思,

是說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長高了。

立夏三候

螻蟈鳴:立夏之日「螻蟈鳴」。按東漢鄭玄的解釋,「螻蟈」為蛙類,非螻蛄(lóu gū)。立夏鳴的據說是一種色褐黑的蛙。

蚯蚓生:立夏後五日,「蚯蚓生」。蚯蚓又名曲蟮,蟮長吟於地下,感陰氣而曲,乘陽氣而伸見。

王瓜生:再五日,「王瓜生」。此王瓜又名「土瓜」,「瓜似雹子,熟則色赤,鴉喜食之,故稱『老鴉瓜』」,非黃瓜。

立夏習俗

1、迎夏

在古代,立夏這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硃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祈求和美好的願望。

2、嘗新

蘇州有「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為櫻桃、青梅、麥子。在常熟,嘗新的食物更為豐盛,有「九葷十三素」之說。九葷為鯽、鹹蛋、腌鮮、鹵蝦等;十三素包括櫻桃、梅子、筍、蠶豆、豌豆、黃瓜等。

3、斗蛋

家家戶戶煮好囫圇蛋(雞蛋帶殼清煮,不能破損),用冷水浸上數分鐘後再套上編織好的絲網袋,掛於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斗蛋遊戲,蛋頭斗蛋頭,蛋尾擊蛋尾,破者認輸。

4、秤人

古時立夏日有「秤人」之俗,到立秋再秤,看經過苦夏,瘦了多少。酷暑之下,大汗淋漓,正是最好的減肥季節。

此時天氣逐漸炎熱,萬物繁茂,人們的生理狀態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心對應夏,夏季與心氣相通,夏季有利於心臟的生理活動。心為陽臟,主陽氣,養生的首要原則要順應節氣的變化,因此,此時應重視立夏養生,平和過渡到夏季。

立夏天氣

立夏以後,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連綿的陰雨不僅導致作物的濕害,還會引起多種病害的流行。

華北、西北等地氣溫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風,蒸發強烈,大氣乾燥和土壤乾旱常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農諺說:「立夏不下,犁耙高掛。」「立夏無雨,碓頭無米。

季風氣候的夏,雨熱同季,滋養萬物的效率高,發生災害的幾率也大。「莫不為利,莫不為害」。所以季風氣候中的「靠天吃飯」,主要還是靠夏天吃飯。

在古人看來,氣象更迭需要依照規律,循規、守常,要講求「信」。春之德風,風不信,其華不盛;夏之德暑,暑不信,其土不肥;秋之德雨,雨不信,其谷不堅;冬之德寒,寒不信,其地不剛。也就是該熱的時候要熱,該冷的時候就冷。

在這個時節里,氣溫逐漸炎熱起來,

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夏天的開始~

或許有些朋友要疑惑:

我們這裡天氣還涼快著呢!

怎麼就夏天了?

GIF

立夏不等於入夏哦!

其實,全國很多地方還沒真正入夏呢!

想過夏天也這麼難!

難道遇到了一個假夏天?

到底怎麼才能才算夏天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立夏」屬於節氣,而「入夏」這個概念屬於氣象學範疇;從字面意思來看,立夏的「立」是建立、開始的意思,表示夏天開始了。

時間上的區別

立夏

LI XIA

立夏是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這裡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說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

入夏

RU XIA

在氣象上,入夏的標準定義為:連續五天日平均氣溫在22℃以上,即為進入真正氣象意義上的夏天。

氣候上的區別

「立夏」前後,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立夏以後,江南地區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多插立夏秧,穀子收滿倉」,此時是作物生長的關鍵時節。

入夏的標準對於人們的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它告訴人們即將迎來炎炎夏日,在這個季節中,高溫、颱風等災害性天氣或許會頻頻光臨,它指引人們開始關注氣溫的變化和雷雨的發生,引導人們開始進行防暑降溫的工作。

從以上看出,立夏是從天文學角度來劃定的,而在氣候學中,夏季是指春季過後氣溫上升到候(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22℃以上的時段。

"立"是"開始"的意思,中國農曆把立夏作為夏季的開始。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開始,其農業意義為"春種、夏長、秋收、冬藏",概括了農業生產與氣候關係的全過程。中國幅員遼闊,地理條件複雜,各地氣候相差懸殊,四季長短不一,因此,"四立"不能適用全國各地。

來源|綜合網路

『 中國氣象科普 』

不談時政,不聊財經,專註氣象宣傳與科普工作。

| 有趣,有料,有生活 |

關注訂閱號:qxkpw2014

關注服務號:qxkp201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氣象科普 的精彩文章:

胖子不是你說了算!到底多胖算肥胖?

TAG:中國氣象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