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米數據公開:10億賭約,雷軍大概率輸給董明珠

小米數據公開:10億賭約,雷軍大概率輸給董明珠

文/崔浩 蘭琳

編/李愨

5月3日,小米在港交所披露了招股書,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小米營收突破千億,達到1146.25億元,同比增長67.5%。

而在2013年,創立小米僅3年的雷軍在央視「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曾與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打賭稱, 5年內如果小米的營業收入擊敗格力,董明珠就輸給自己1塊錢。

但董明珠在現場強硬地懟回去說,1塊錢不要提了,「要賭就賭10個億」。

2018年是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與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10億賭局」的最後一年。如今,小米在香港提交IPO申請文件,營收破千億;格力也於不久前發布了年報,2017年營收1482.86億元,同比增長36.92%。

以2017年營收數據比較,格力營收仍高出小米336.61億元。雷軍與董明珠的賭注,到底誰的勝算幾率更大?

「公司深讀」注意到,在2014年至2016年期間,格力電器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77.45億元、1083.03億元、1377.50億元,除2015年略低於千億營收外,其他均保持在千億以上,2017年更是接近1500億元。

(券商給出的格力2018年營收預測)

多家券商對格力電器2018年的營業收入做出了預測。在諸多預測中,申萬宏源證券給出了2000.09億元最高的預測收入,德意志銀行給出了最低的預測收入,但也達到了1568.27億元。十餘家券商機構給出的格力2018年平均預測營收則為1781.8億元,同比增長率為20.16%。

根據小米最新發布的招股書顯示,2015年到2017年,小米集團營業收入分別為668.11億元、684.34億元與1146.25億元,增長率分別為2.88%和67.5%,平均增長率粗略計算為35.19%。

(小米招股書披露近三年財務數據)

按近三年最高增長率67.5%計算,預計小米2018年實現營收1919.97億元;按照最低值2.88%計算,預計小米2018年營收1179.26億元,以平均增長率計算,小米2018年年營收約為1549.62億元。

以此比較,2018年最流行的就是【手機創業】,一部手機就能做遍全球市場,在這裡很多夥伴,做了一兩個月就實現了,月收入過萬,如果你不甘平庸,那就請加【八九三九五三八五零】去聽關於【未來發展趨勢】的分析。

若格力在今年實現券商普遍預測的1781.8億元的營收,小米繼續保持67.5%的增速,則將以1919.97億元的營收超過格力。

但小米能否繼續保持如此高速增長,目前是個不確定數。小米招股書顯示,其營收來自4個業務板塊,分別是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及其他。其中,2017年來自智能手機業務的收入為805.63億元,佔總收入的比例為70.3%。

5月2日晚間,市場研究公司IDC發布報告稱,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361億部,與上年同期的3.444億部相比下滑2.4%。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為2013年第三季度以來的首次,而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跌破1億部。

顯然,智能手機領域競爭激烈,國內市場趨於飽和,成為目前擺在各大手機廠商業務發展的頭號問題。

雷軍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在招股書的公開信中,雷軍強調,小米不是單純的硬體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儘管硬體是我們重要的用戶入口,但我們並不期望它成為我們利潤的主要來源。」硬體+新零售+互聯網服務的商業模式,將成為小米今後發展的方向,而招股書中披露的毛利率高達60%的互聯網服務業務更是成為小米的未來發展基石。

而格力一季度報顯示,2018年一季報,格力實現營收395.6 億元,同比增長33.3%,高於券商給出的全年營收同比增長20.16%的數據,發展勢頭良好。

不過格力也面臨主業單一問題。格力電器財報顯示,空調業務2017年營收超過1234億元,在總營收中佔比高達83.22%。不過格力仍保持了空調業務營收同比40.1%的高速增長。

格力也在謀求多元化。在2017年年報發布後,一向大比例現金分紅的格力宣布今年不進行分紅,原因是「留存資金將用於生產基地建設,智慧工廠升級,以及智能裝備、智能家電、集成電路等新產業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雨過後的彩虹呢 的精彩文章:

TAG:風雨過後的彩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