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愛國民眾人心澎湃,段祺瑞為何力排眾議,非要在巴黎和約上簽字?

愛國民眾人心澎湃,段祺瑞為何力排眾議,非要在巴黎和約上簽字?

作者:金滿樓

今天是偉大的「五四」運動99周年紀念日。

當年6月,在學生情緒日漸平息之時,中國代表團是否應該在巴黎和會的對德和約上簽字又再次成為焦點。

而在此時,各地學生和社會團體紛紛派出代表到北京向總統府請願,要求政府保證不在和約上簽字。

由此,五四運動的第三個階段,也就是「拒簽和約運動」再次如火如荼地開展了起來。

這時,一直對學生運動保持沉默的原總理、北洋政府的核心人物段祺瑞突然發表看法,其表示:

「學生們有愛國心,這時可喜可賀的。但有一言相勸,盡心求學,成為人才,將來鼎新政治和工商實業,這樣才可以強國」。

說到這裡,段祺瑞話鋒一轉:「如果受人愚弄,只能組長某些人的囂張之氣,誤己誤國則是錯誤的!」

愛國民眾人心澎湃,段祺瑞為何力排眾議,非要在巴黎和約上簽字?

段祺瑞,油畫像

段祺瑞的大概意思是同意簽字,因為不在和約上簽字的話,中國將不能加入國聯,到時一些有利條件都不能得到保證,兩害相權,學生不應在簽字問題上繼續向政府施加壓力。

老段的話,不但遭到學生的反駁,就連他的政敵們也紛紛向他發難,比如直系大將吳佩孚公開通電支持學生說:「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誰無義憤?」

事實上,在巴黎的中國代表們也不甘心就此簽字,他們先是提出一個「保留簽字」的方案,即中國在和約上簽字,但對山東問題的解決辦法有所保留,不能承認。

但是,這個方案也遭到了和會的拒絕,當時中國代表面臨的選擇只有無條件簽字或者拒絕簽字,別無他途。

北京政府最初是傾向於簽字的,但在社會各界的反對下,只好把這個皮球踢給了專使團,說「國內局勢緊張,人民要求拒簽,政府壓力極大,簽字一事請陸總長自行決定。」

愛國民眾人心澎湃,段祺瑞為何力排眾議,非要在巴黎和約上簽字?

6月28日下午三時,巴黎和會在凡爾賽宮舉行對德和約的簽字儀式。這一天,中國代表團函告和會主席,表示中國將不派代表出席,也就是拒簽和約。

這一天,從上午開始,中國代表團住所的外面便圍滿了中國留學生和華工,他們公然宣稱:如果代表團去簽字的話,就要發起「致命行動」。

在不明確北京政府指示的情況下,中國外交專使團斷然決定拒簽。

作為專使之一的顧維鈞,其在回憶錄中記下了當天的事件:

「我想,這一天必將被視為一個悲慘的日子留存於中國歷史上。

同時,我暗自想像這和會閉幕典禮的盛況,想像著當出席和會的代表們看到為中國全權代表留著的兩把座椅上一直空蕩無人時,將會怎樣的驚異、激動。

這對我、對代表團全體、對中國都是一個難忘的日子。中國的缺席必將使和會、使法國外交界、甚至使整個世界為之愕然,即便不是為之震動的話。」

話說回來,事已如此,倒也不必苛責外交人員。畢竟,在一個「力大為王」的強權社會中,但凡國力比不過別人,難免不低聲下氣。

如此,弱國的外交家,豈不更是難當!

愛國民眾人心澎湃,段祺瑞為何力排眾議,非要在巴黎和約上簽字?

不管怎麼說,「拒簽和約」算是完成了「外爭國權」的目標,而「罷免三賊」則完成了「內懲國賊」的任務。

但是,山東問題直到1921年底華盛頓會議上,日軍才最終撤出山東並歸還青島,但中國須花錢贖回膠濟鐵路,並且中日共同經營,這又為後來北伐時的「濟南慘案」埋下了伏筆。

值得一提的是,1919年是躁動的一年,其中的表現之一是民眾特別是年輕的知識分子們開始覺醒,他們迅速成為新生的政治力量崛起於中國的舞台之上。

其中,在「五四」運動中的一些學生領袖,如張國燾等人,還有新文化運動中的知識分子如陳獨秀、李大釗等人;

甚至,新崛起的北洋第二代人物如吳佩孚等,他們即將在未來的政治進程中大放光芒,而學生作為一個新生的團體,也將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中國的歷史進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