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腫瘤內科醫生:癌友想延長生命,「四駕馬車」缺一不可!

腫瘤內科醫生:癌友想延長生命,「四駕馬車」缺一不可!

「如果你只剩下100天的生命,你將要怎麼過?」與其悲觀哭泣,更多人會選擇在剩下的100天中過的更愉快精彩,而這樣的道理同樣適用於癌症患者,再被確診癌症後的剩餘時間裡,或許再也無法估量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把握住生活的質量。

在腫瘤防治周期間,小九認識了一群來自《廣東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復協會藝術團》的癌症患者,其中年齡最長的成員已有22年的抗癌史,最短的目前仍在進行術後化療,可在他們身上你能看到對生命更濃烈的熱愛。「我們也不是沒有哭過、鬧過、逃避過,可靜下心來,在治療外與其愁眉不展,不如開開心心的過好每一天。」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內科王峰副主任醫師表示,癌症的治療,除了治癒外,更重要的是延長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要做到這些,癌痛管理、心理健康、飲食配合、運動鍛煉缺一不可。

腫瘤內科醫生:癌友想延長生命,「四駕馬車」缺一不可!

癌症患者應該在「無痛」中享受生活

去到醫院的腫瘤科,你能最直接感受到的是病人痛苦的呻吟,有數據顯示,在被新診斷的癌症患者中有1/4會伴有疼痛,在接受抗腫瘤治療後,出現疼痛的患者比例上升到1/3,而一旦處於晚期癌症,3/4的患者會長期伴隨疼痛。

「癌痛往往是身體全方位的,在此階段,長期處於嚴重痛苦之中,身體各項機能下降明顯,加上因疼痛導致的失眠、疲乏、抑鬱、焦慮等,讓病人身體垮的更快。」王峰表示,相當多的患者不是直接死於癌症,而是死於嚴重疼痛。

肺癌晚期的張伯伯就是其中一員,住院期間,每天在病床上疼到打滾,尤其是晚上,疼痛折磨的他一宿一宿的睡不著覺,醫生囑他口服嗎啡,他居然和值班醫生吵起架來,說醫生「害他」,服用會上癮的藥物。

「目前對於癌痛管理,還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存在認識誤區和治療顧慮,有的認為癌痛本身就有疼痛,這是無法避免的,他們擔心醫生把過多精力放在止痛上,而忽略了疾病本身的治療;再者,他們還懷疑藥物是否能真正止痛,因為很多時候吃了葯還是痛,又擔心止痛藥有成癮性。」

王峰介紹,患者一旦出現癌痛,不需要忍受,及時與醫生溝通,中度疼痛應早上強阿片類藥物,按照需求即使調整劑量。「阿片類藥物治療癌痛最常見的副作用有:便秘、噁心、嘔吐。」對此,她指出,預防便秘的方法有多種,例如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遵醫囑按時服用緩瀉劑、適當運動。當出現噁心、嘔吐時,只要堅持服用4至7天,這些副作用就會減輕或消失。她表示,只要患者遵循以上鎮痛方法,是可以達到良好的止痛效果,而且副作用少。

腫瘤內科醫生:癌友想延長生命,「四駕馬車」缺一不可!

癌症患者不怕吃的好就怕吃的少

患上癌症後,應該吃什麼?吃些什麼才最合適?幾乎是所有癌症患者最想知道的問題,王峰說,經常有病人來詢問,這個食物能不能吃,那個食物會不會導致腫瘤細胞的發展。「其實,保證充足的能量是治療癌症過程中必需的,癌症患者不同於普通人,每天所需要的能量更大,尤其是治療期間,一定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和脂肪。」

王峰建議,高蛋白質(肉、蛋、奶、大豆類)、高脂肪(魚油、橄欖油、堅果)、低碳水化合物,需減少精緻糖類,高升糖指數食品(精加工穀類,薯類)可適量增加,功能性寡糖,活性多肽,膳食纖維。當然每個人具體吃什麼要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

還有不少癌症患者相信「餓死腫瘤」的理論,認為少吃甚至不吃能夠阻斷腫瘤細胞的營養來源,但是卻忽視了自身也需要營養,一旦造成營養不良,導致免疫力下降,術後感染率增高等一系列嚴重後果,王峰提醒,對於癌症患者日常飲食,不怕多吃就怕少吃,一旦體重下降嚴重,2-3個月下降幅度大於5%,極有可能是癌症惡化的危險信號。

腫瘤內科醫生:癌友想延長生命,「四駕馬車」缺一不可!

癌症患者切勿忽視體育鍛煉

大病一場,面對身體虛弱的癌症患者,患者自己或親朋好友都不免認為靜養、活動時小心翼翼是最好的恢復方式,但其實,癌症患者的運動鍛煉非常重要,王峰舉例說,癌症患者哪怕經過化療等手段去除了身體99.9%的癌細胞,還可能殘存1000萬個癌細胞,那麼接下來就要依靠自身的免疫機體來消滅殘存的癌細胞。

如何提高自身的免疫機體,運動鍛煉無疑是最快、最佳的選擇方式,而且鍛煉時間,越早開始越好。那選擇什麼樣的運動最好呢?「最好是選擇一些提高心率的有氧運動,例如慢跑、游泳、騎行,也可選擇瑜伽或者太極,增強自己的關節韌帶柔韌性的拉伸。」王峰表示。

對於癌症患者而言,選擇運動方式可因人而異,運動時間慢慢延長,最終的目標是保持一周至少5天,每天有氧運動超過30分鐘。

腫瘤內科醫生:癌友想延長生命,「四駕馬車」缺一不可!

癌症患者一定要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

面對癌症,醫生總會規勸患者不要驚慌失措,可顯然癌症患者會認為說這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可它畢竟是癌啊,換位思考,如果是你拿到診斷書,還能鎮定自若嗎?

「癌症病人或多或少會有不同程度的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從得知癌症時的恐懼,繼而產生的憤怒、懊悔、懷疑、焦慮以及抑鬱等,這些我們醫生都能夠理解,但是『壞』情緒最好是一時,而不是長期。」王峰指出,這些不良的心理狀態不但使病人不快樂,還會對治療效果產生影響。

「被宣判生存期不超過3個月的人卻奇蹟地活過了5年、10年……臨床上,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也越來越多,創造奇蹟的這些病人有一個共性:總是有積極的心態。」王峰提醒,癌症患者要勇於表達你的感受,和其他人述說,尋找正能量,不要因為患癌而責備你自己,如果不開心不需要假裝,可以讓自己的感覺釋放出來,你可以選擇何時聊癌症,愛你的人可能不知道如何啟齒,找到讓你放鬆的方式,運動,冥想,旅行,找到你熱愛的事情,讓自己感覺事情在控制之中。(通訊員:歐曉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的精彩文章:

每天吃燒烤,久而久之,身體有什麼變化嗎?
想擺脫高血脂,6種食物能多一口是一口!很有好處

TAG: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