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萬人坑」、「煉人爐」:日本侵略者將勞工生命視如草芥

「萬人坑」、「煉人爐」:日本侵略者將勞工生命視如草芥

日本對東北勞工的掠奪,經歷了初期由用工部門自行招募,到通過各級偽政權「強制招募」、「行政供出」、「勤勞奉公」、「緊急募集」等攤派和抓捕勞工等逐步強化的過程。此外,日偽還大肆抓捕「浮浪者」和開設「矯正輔導院」。所謂「浮浪者」,是日偽所指沒有戶口或勞動票等身份證明者,主要是城鄉的流動人口。日偽嚴控社會流動人口,一旦發現無正當職業者立即抓捕充當勞工,日偽士兵、警察經常在街道巡查,一旦發現證件不全或沒有職業者就進行抓捕,關入勞工營。為了強化對全東北民眾的「保安矯正」和「思想矯正」,偽政府在司法部下設立了「司法矯正總局」,並在各大廠礦附近增設「矯正輔導院」,常以「莫須有」的罪名抓捕民眾並投入輔導院,強迫在廠礦服苦役。實際上這也是日偽為解決勞動力不足,所採用的辦法。

在日軍監視下工作的勞工

勞工們一旦被募集使用,就進入了人間地獄。每年募集的二三百萬勞工一部分由關東軍直接管理,用於修建日軍遍布偽滿洲國各地的軍事工程。其中最大的軍事工程在中蘇、中蒙邊界接壤地區。勞工的另一部分則直接運往偽滿洲國各工礦企業、土建工地、水電站等處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被驅入煤礦挖煤。

採煤的礦工

勞工的生活悲慘,住的是不蔽風雨的席棚或是骯髒擁擠不堪的陋屋,吃的是填不飽肚子的豬狗食,從事的是超負荷、高危險的勞役,還要遭受日偽敲骨吸髓的壓榨、殘酷的迫害與虐殺。勞工的累累白骨堆成一個個「萬人坑」。

萬人坑

在大型工礦企業、電站就勞的勞工,生活艱苦,勞役繁重,死亡率不斷攀升。死亡勞工的屍體被扔進礦山電站附近的「萬人坑」。最早被埋入「萬人坑」的死難勞工,尚有一具薄板棺材裝殮,後來則用席子卷出或直接拋屍山溝。整個勞工營如同魔窟,日本資本家視勞工生命如草芥,對於患病者,根本不加醫治,只靠患者意志堅持,如果幾天內不能出工,就會被拉走,從此不知所蹤。除此之外,日軍還修築了「煉人爐」,燒毀勞工屍體。為日軍修築秘密工事的勞工,每天都在日本兵的監督之下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在工程完工之後,為了保守秘密,日軍往往將工人們全部殺死!

日本侵略者對中國勞工的掠奪和虐殺,比起明火執仗的大屠殺更具隱蔽性,也更為陰險、毒辣,它是侵華戰爭期間日軍暴行日軍暴行的重要組成部分。

張憲文、張玉法主編:《中華民國專題史·第十卷》,2015年版。

編輯: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浙江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 蕭宸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清朝總兵官職有多大?與明代相比有什麼區別?
日佔時期的上海:日僑女學生收集廢舊鐵罐為哪般?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