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國之所以出辣么多奇葩郵差,原因竟然是……

英國之所以出辣么多奇葩郵差,原因竟然是……

之前碼過一篇八卦文,講的是英國郵差那些事兒。

最奇葩的莫過於,一個郵差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一個只有類似三線城市名加一個姓名的一封信交到了收信人手上。

對這種掘地三尺也要把你找到的奇葩郵差的敬業精神,除了ORZ,我也是徹底醉了。

呆得時間長了,我不免也遭遇了一些奇葩事件,我覺得類似事件在我們的偉大祖國,壓根兒就不!會!發!生!

比如我去逛周末集市,看到價格不菲的老物件兒,一時拿不定主意下不下手,我就琢磨著,是不是可以先晒圖,假如有人喜歡的話再聯繫購買,這樣不是可以降低一些占資囤貨的風險嘛。可轉念又一想,如果我不下手,分分鐘就會被人買走,唉,這就是生意經,永遠處於兩難境地。你不承擔資金風險,那麼你可能就要承擔丟客戶的風險,所以才說魚和熊掌不可得兼,才說世間沒有雙全法。

然後我就想賭一把,到時候碰運氣吧,如果有人看上,這邊已出手,那就只好作罷,反正對於客戶來說也沒損失什麼,前提是,我得聯繫這個貨主去核實。

但是後來我發現,好像他們並不是特別樂意給我提供電話號碼,頂多就是讓你記一個伊妹兒地址。一般都是很客氣地說,如果你真喜歡的話,那就下周末來碰碰運氣吧,如果沒有出手我就會把它帶到這裡等你。

第一次被生意人這麼冷冰冰地婉拒,真心不是很適應呀。

靠!我心說,犯得著這麼費勁跑來跑去嗎?你如果賣了,電話里告知一聲不就行了?多簡單的事兒,這要在中國,幾乎所有生意人都巴不得找到任何潛在的合作者和商業機會呢,我可是代表了中國巨大的市場和堅實的購買力噢——儘管,是潛在的,但是,你有點兒投資潛力股的眼光不好嗎?這些人,真是有病!一點兒都不講效率!

但後來,我慢慢理解了他們的做派,以及這種做派背後深厚的文化基因。首先在古董這一特殊行當里,本來就是觀望得多真下手得少,這些東西既不可複製,也不存在什麼薄利多銷,只取決於眼力,財力,投資眼光和熱愛程度,因此,適度高冷一點兒,反而容易將真正的客戶發掘出來,至於那些隨意詢價的,也就是詢個價而已。

這是行業原因,其次,除了英國人的生性孤僻高冷,以及強調保護隱私的考慮之外,還有更重要的,其實是來自於強大的傳統。

Long long ago,當然是在那個沒有手機和互聯網的時代,他們就熱衷於互寫書信,紳士淑女一幫人閑著沒事兒就搞搞沙龍,扯扯閑淡,裝裝B格,以此來打發打發時間。當然,待字閨中的還有另外的目的,那就是物色金龜婿,類似於中國的比武招親。

所以沙龍這個洋玩意兒,真的是上流社會發明的一種多功能社交神器,比現在的什麼陌陌呀,Wechat呀,非死不可呀,不知道強了多少倍。沒別的,因為人家是面對面玩兒真的,有吃有喝有聊,還有吹拉彈唱各種才藝秀,而且是知根知底兒,絕對的門當戶對,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安全和級別係數。誰誰在被邀之列,誰誰必須拒之門外,誰誰主客同飲,誰誰和下人一起用餐,絕對含糊不得。

最作的莫過於,剛在聚會中發表了一篇長篇大論的演說,回去立馬又重寫一遍,再用上很多肉麻的形容詞,萬分尊敬的夫人抑或仰慕已久的小姐之類,寄給人家以顯示自己的博學多識。

那時候也沒有郵差,全靠私人馬車夫運送,這作派也是沒誰了,所以,私人馬車夫,以及大門外,花園裡,卧室里,到處懸掛,擺放的郵箱,便成了貴族的基本標配。

所以現在隨便去逛哪個古董店,到處可見各種材質的室外郵箱和室內信託。對,還有紳士雨傘,呢帽和文明棍,淑女手套,蛋糕大沿帽和扇子,古董衣服店裡甚至還有束腰大擺長裙等各種舊式裝備,常用於出租,偶有售賣。

最有趣的是,幾乎每個古董店裡都設有雨傘架,文明棍存放架和衣帽架,不僅節省空間,也最大限度地還原了當時的場景,讓人們在淘寶的同時還可以懷舊。

直到現在,英國人都是習慣用伊妹兒作為主要的業務交流工具,而手機號,在他們看來是個很私人的東西,大概只有特別熟悉的人才配知道。

唉,這麼保守又不講效率的做派,不丟生意才怪,所以在我看來,日不落帝國的衰落,真的跟這種文化基因有關。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畢竟是前朝風光過,積累了一些老錢,如果衣食無憂的話,這種慢節奏的生活倒是很愜意。

對了,還有個新發現就是,這裡的郵編編排之細緻精確也是讓我驚訝,順著郵編就絕對能找到某個人的家,怪不得那麼多的外國司機,英語都不會說,單靠一個導航儀就可以準確無誤地載人。

而在國內,同一郵編範圍內住著多少人,如果不寫具體哪條街哪條道門牌號碼誰能找見你呀。

有一次會話課,安娜老師讓我們談談對倫敦的感受,有好幾個童靴都說節奏緩慢,在國內可比這快多了。

好幾個裡面當然也包括我。

安娜老師驚得張大了嘴巴,不停地問,瑞蕾?瑞蕾?

她說,上帝呀!我覺得我每天像個陀螺,氣兒都喘不過來,你們竟然說它太慢了,真是這樣嗎?

當然了,難道我們集體串通好了說謊不成?

前些日子,我在一個美國網站上網購了一些墨西哥首飾,我只填寫了地址,它就自動匹配給我一個郵編,結果這個美國網站對自己的衛星定位系統大概是過於自信了,我當時也沒注意它其實是匹配錯了,稀里糊塗地提交了訂單,因為不需要填寫電話,郵編簡直就是你收貨的救命稻草。

結果等呀等,到現在也沒收到貨,我也不知道如何聯繫和到底哪家公司負責派送,我的東西究竟周遊到哪裡了等等,就只能祈禱某個奇葩快遞小哥一定要有掘地三尺把我找到的精神。

我和老帕抱怨這裡的快遞業落後,奇慢無比,周末別人不上班正好在家收快遞,結果快遞也不上班,理由是大家都要去教堂。

然後老帕不慍不火地說,當然去教堂比送快遞重要呀。至於你的東西,他們找不見你就會給你退回原處,到時候你再申請退款就行。

吼吼,他倒是挺淡定。可我要的是東西,東西,東西,不是退款你明白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溯洄之魚 的精彩文章:

TAG:溯洄之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