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閱讀究竟能帶來什麼

閱讀究竟能帶來什麼

世界閱讀日前後,網上購書優惠,省下不少銀子,這算是閱讀日帶來的好處之一,其它有何用處不得而知。對於愛讀書的人來說,每天都是閱讀日,反之,有沒有這日子也意義不大。

很多著名作家、主持人、學者都探討閱讀能給人帶來什麼,也都給出了不少答案。本意是好的,希望更多人能多讀書。但這個問題的提出就帶著功利性——閱讀能帶給你什麼不重要,它不是一樁生意,能給人帶來直接利益,喜歡就是喜歡,不需要什麼好處。

不過,正如題目所言,還是要功利性的探討一下,閱讀究竟能帶來什麼?

第一、不會上惡當

這是最直接的能帶來效益的。閱讀多了,就不會上廣告的當,也不會上各種挖空心思的騙局的當,更不會相信各種網路謠言。無論今天還是老去的那天,有閱讀打下的底子,對事物就會有冷靜的思考和判斷。無論紅毛妖九如何吹噓,找誰來代言,你會發現那67味中藥如果是真的,你會被毒死,如果是假的,更沒必要喝。無論微商們怎麼秀買高鐵買遊艇的照片,你仍然會安心的看自己的書過自己的生活。至於年年丟失的准考證、瞬間穿越各地的人販、某某病毒傳播什麼的,一眼識破絕不困難。

二、閱讀能讓你沉靜

閱讀是一個安靜的過程,不管看什麼書都需要靜下來,用心來看,手邊可以有茶有煙,卻容不得其它。這份安靜從容是屬於自己的,別人無法參與。

說到這裡,順便聊聊現在各種聽書。所謂聽書只是各路大神緊抓商機為懶得閱讀卻又跟風想看書的專門定製,比如這個讀書會那個思維的,大神念念目錄、摘幾句話講兩句就把錢掙到手,聽者覺得自己也算是閱讀成功,皆大歡喜。可是,真的想看書,買本來看不就行了,何必還抓著手機不放?聽著書,看著朋友圈,吃著零食,再出去走兩步看看風景……好自在的閱讀啊。

三、閱讀可以保持思維活躍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大師對話,或是聽大師授課。聆聽大師就需要思維保持運動才跟得上大師的腳步。所以,為了避免可能的老年痴呆,還是多讀書吧。

當然,這裡說的閱讀絕對不是看看網頁、翻翻朋友圈的那種,文化快餐、毒雞湯更是不看也罷。古往今來,大師、名著不勝枚舉,按自己的興趣,總會找得到喜歡的閱讀方向。

每次去書店,都會感慨這世上居然有這麼多書,是好事亦是壞事。好的方面,說明文化在發展,壞的方面,選擇困難,而且這海量的書里難免會有誤人子弟的。看了這麼多年的書,總結下來,還是喜歡文字簡樸不做作的作者。比如方方、汪曾褀、錢鍾書、沈從文、余秋雨、馬未都、蔣勛,他(她)們不玩弄文字技巧,只用最樸實的語言來表達思想。讀他(她)們的書,就好像與作者相對而坐,聽他們用平實的語言闡釋深邃的思想,或是平凡的感悟,只要認真去聽,沒有聽不懂的。而一些只會用華麗文字來掩蓋空洞思想的所謂美女作家的書,還是不看也罷。她們搞不懂「濫觴」的本意,卻喜歡這詞的古雅,就按著猜出來的意思當成了泛濫來用。滿紙儘是捧一指流沙看雲捲雲舒,看到最後也不知道到底是要說點啥。余秋雨先生也說過,有次與一位所謂的美女作家交談,言語必故作高深,且杜甫不叫杜甫,偏偏稱之子美,李白不叫李白,偏稱為太白,彷彿與這些古人有多麼的熟……

閱讀的好處很多,可是別人再怎麼說,包括我的這篇小文,都無法表述清楚,只有投入進去,才會發現真正的閱讀之美。閱讀究竟能帶來什麼,讀了才知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吉它木影 的精彩文章:

TAG:吉它木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