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治痔瘡,這招比動刀還管用!別瞧不起中醫

治痔瘡,這招比動刀還管用!別瞧不起中醫

(本文為原創文字,請抄襲者自重!)

本文理論依據:《外科正宗》、《外科大成》、《實用中醫外科學》、《中藥學》

列位看官,今天為您說上一病,這就是痔瘡。

痔瘡,如果只是輕微的,倒不礙事。可一旦發展成劇烈疼痛、瘙癢、便血,那可就要好好對待了。這時候,現代醫學的外科手術,往往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不過,手術畢竟動刀。菊部地區挨上一刀,放在誰身上,誰都會仔細掂量一番,看自己有沒有這個勇氣和必要。

今天在這裡,我們要為您說上一張當代名家的驗方。它作為口服方葯,縱不比外科手術來得快,也有其獨特的優勢。閑言少敘,先把組方奉上——

準備槐花15克,黃柏15克,苦參15克,蒲公英30克,生地榆20克,大黃10克,甘草10克。將這些藥物水煎2次混合,分2次溫服即可。

是名方必有出處。此方的擬制者,乃是我國當代著名中醫學家劉啟廷先生。此方作為治療痔瘡的臨床驗方,被多部中醫方劑著作所收錄。作為劉師的臨床經驗,後學也多有借鑒和研究。

在說此方精義之前,我們先來說一說,痔瘡這個病的來歷。

首先說,痔瘡作為人類作為直立行走的動物的「專利」,幾乎人人免不了。輕微的痔瘡,不影響正常生活,我們基本可以不理它。它也真談不上什麼疾病。只有在痔瘡導致劇烈疼痛、瘙癢、便血的時候,才有必要把它看做一種疾病的來對待。此病,《外科正宗》、《外科大成》這些經典中醫學著作裡面,有明確的表述:「夫痔者,乃素積濕熱過食炙煿,或因久坐而血脈不行,又因七情而過傷生冷,以及擔輕負重,竭力遠行,氣血縱橫,經絡交錯;又或酒色過度,腸胃受傷,以致濁氣淤血,流注肛門,俱能發痔」。從中可以看出,濕熱之邪下注肛門,導致氣滯血瘀,熱迫血行,是形成痔瘡、痔瘡出血的重要因素。

那麼,濕熱下注所致的痔瘡,有什麼特點?說起來,患者往往是青壯年,抑或中老年,平時肥甘厚味、燒烤煎炸、煙酒應酬比較多,舌苔薄而黃膩,舌發紅,肛門灼熱疼痛。更重要的是,患者往往便血,而且顏色鮮紅,血量較多。很多時候,這濕熱下注,又和風傷腸絡、氣滯血瘀、等其他病因病機相互混雜。總而言之,患者的主要表現,就是肛門灼熱疼痛、便鮮血、舌苔黃膩,平時煙酒或者飲食不太節制。

這個時候,調治起來,就需要清利濕熱、涼血消腫了。前面所述的方劑,就是不錯的方案。再把好方贅述一下:準備槐花15克,黃柏15克,苦參15克,蒲公英30克,生地榆20克,大黃10克,甘草10克。將這些藥物水煎2次混合,分2次溫服即可。

簡單說說藥性和方義吧。

這裡面,槐花性味苦,微寒,歸肝、大腸經,善於涼血止血,清肝瀉火。黃柏,善於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苦參,性味苦,寒,善於清熱燥濕,殺蟲,利尿。這三味配合起來,主要目的是清熱燥濕、止癢。

再看蒲公英、生地榆和大黃。蒲公英,性味苦、甘,寒,歸肝、胃經,善於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地榆,性味苦、酸、澀,微寒,善於涼血止血,解毒斂瘡。還有那大黃,可以瀉熱、涼血、解毒、逐瘀、通經。這三味葯配合在一起,主要目的在於清熱涼血、清散臟腑之淤熱。最後,用甘草調和藥性,兼施清熱解毒之能。濕熱下注、瘀血阻絡、熱迫血行等諸多問題,可以化解了。

可以說,這張簡方,如果辯證準確,對於一般的痔瘡是有不錯的調治效果的。由於它改善的是人體內環境,所以治療效果更為徹底。患者的主要表現,如前文所述,主要就是平時肥甘厚味、燒烤煎炸、煙酒應酬比較多,舌苔薄而黃膩,舌發紅,肛門灼熱疼痛,以及大便出血,血色鮮紅。當然,這也就意味著,中氣下陷等因素所致的痔瘡,不適合用這一類的辦法。

好了。文說到這裡即將告一段落。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一穴「揉開」乳腺增生!就在肩膀上,針灸醫生心照不宣
男子「舉陽不堅」,脾虛或是根源!饒了你的腎吧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