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IBM DB2 11.1與Oracle Database 12c對比

IBM DB2 11.1與Oracle Database 12c對比

【IT168 評論】市場形勢 對於希望根據 IT 基礎架構需求做出關鍵選擇的企業來說,面臨的選擇從未如此 豐富。通過運用內部、雲端和混合備選方案交付 IT 資源,企業能夠根據自身需 求和現有資產量身定製解決方案。無論 IT 領域多樣化程度如何,作為企業級規 劃、運營和報告的關鍵驅動力,企業資料庫平台仍然是主要的考慮因素。選定 的資料庫平台將影響企業範圍內的業務流程,選擇一個安全可靠的平台,能夠 輕鬆兼容不同以往的創新技術,將有助於最大限度降低擁有成本。

聯機事務處理 (OLTP) 解決方案仍在不斷演變,力求滿足日益增長的企業需求。企業資源規劃 (ERP)、電子商務以及一系列其他系統的全新部署工作和舊系統更換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開展。為支 持網路和移動事務,同時還將部署大量應用,並且保持高性能和高可用性。儘管技術創新步伐飛快, 但全球多家企業報告稱,這充其量不過是 IT 預算的漸進式增長,企業仍在嚴格實施成本控制。著力 提高基礎系統效率和性能的公司應當採用經濟有效、靈活多變且可擴展的資料庫平台,進而更高效地 滿足未來日益增長的工作負載需求。

本文從交付有效的安全功能、高性能的 OLTP 容量和吞吐量、高效的系統配置和管理自動化角度, 介紹 IBM DB2 11.1 for Linux, UNIX, and Windows (DB2 11.1 LUW) 和 Oracle Database 12 c 這 兩款領先的企業資料庫競爭產品的成本/效益情況。

主要著眼於電信、醫療保健和個人銀行業務領域比較資料庫安裝情況。對於這些環境中的 OLTP 工 作負載,使用 DB2 11.1 的三年成本平均要比 Oracle 12 c 低 33%。(圖 1)

對於 Oracle 12 c 來說,相當於全職 (FTE) 的資料庫管理員 (DBA) 數量龐大,相應的人力成本也非常 之高。在相同的安裝情況下,使用 DB2 Advanced Enterprise Server Edition (AESE) 的三年人力 成本平均要比使用 Oracle Database 12 c 的三年人力成本低 49%。

形成複合型公司概況時做出的一些假設,都立足於採用了 DB2 和/或 Oracle 資料庫,或者已完成兩 者間遷移的全球企業所提供的信息。另外,本文還對 DB2 11.1 LUW 和 Oracle Database 12 c 的 詳細功能進行了比較,著重強調了技術與成本的關係。

企業應密切關注資料庫投資的理由有很多,且不少理由都令人心服口服。不管是挖掘和培養新興和/ 或現有客戶銷售機會,核實客戶滿意度,還是查明運營低效問題,資料庫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 業充分利用信息贏得業務優勢的有效程度。資料庫平台對企業同比 IT 成本軌跡產生的影響,遠比人 們普遍所認為的要大得多。高度可用的資料庫在確保業務連續性方面仍一如既往地重要,資料庫的 普及也使得有效配置和高效管理成為提升企業生產力的關鍵所在。

OLTP 技術區分因素 IBM DB2 11.1 LUW 和 Oracle Database 12 c 相互競爭,是兩大最知名的企業資料庫平台。2017 年 3 月,Oracle Database 12c 用於雲端和內部部署的最新版本 R12.2 正式發布,更新並擴充了 2013 年 7 月發布的功能集。IBM DB2 11.1 LUW 2016 年 6 月的發行版則包含發布前三年內開發 和/或獲取的增強功能和新增功能。

對比 DB2 11.1 LUW 和 Oracle Database 12 c 時,分清特定功能的設計初衷以及這項功能的實際效 果如何非常重要。事務型工作負載的特徵與分析型工作負載的特徵截然不同。前者需要一次頻繁讀 寫多行數據,而不是順序掃描大量數據。此類資料庫通常也比用於分析系統的資料庫要小,I/O 涉及 更小的數據塊。

關鍵業務型應用需要高水平的可用性和災難恢復能力。性能主要取決於核心數據結構的效率。低效 的代碼結構可能會增加處理器、內存和磁碟開銷,降低吞吐量,增加瓶頸和宕機風險,並造成其他 不希望出現的影響。

在所有這些方面,IBM DB2 11.1 LUW 和 Oracle Database 12 c 都有著顯著的不同。資料庫經常變 更大小、模式、基礎數據結構以及工作負載時,DB2 的自動資料庫調優和管理功能顯然更勝一籌。 在這種環境下,使用 Oracle Database 方法和功能通常需要手動解決方案,利用繁複的管理流程進 行配置,往往也需要額外投入大量費用。

IBM 一直大力投資 SQL 兼容性,不斷簡化採用 DB2 和向 DB2 過渡的流程。從 Oracle Database 應用遷移至 DB2 11.1 LUW 的企業往往會發現,98%-99% 的代碼仍保持不變,只需稍微改變一下 開發技能。針對 Oracle 過程語言/結構化查詢語言 (PL/SQL) 和開源 PostgreSQL 的本機支持,以 及管理員和開發人員常用的各種代碼、工具和功能,全都構建在核心資料庫引擎中,而不是以軟體 覆蓋形式來實現。因此,企業將會體驗到與 DB2 11.1 LUW 本機用戶相同級別的性能。

部署基礎

對於內部部署,DB2 通過與 pureScale 集群解決方案集成,提供卓越的可擴展性和靈活性。DB2 pureScale 旨在為企業環境中的事務處理提供極致的可擴展性和持續可用性。IBM Spectrum Scale 軟體定義存儲與 pureScale 集群相集成,支持企業定製和優化自己的存儲基礎架構。Oracle 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 (RAC) 是資料庫集群技術,旨在支持向外擴展伺服器部署和高可用性集群(盡 管該技術主要部署用於後者)。

多節點並行資料庫部署(俗稱「 集群 」)是分散式資料庫配置,其中涉及的大量獨立計算節點作為 一個整體協同工作。資料庫集群根據其基本部署設計,一般可以分為 共享磁碟 或 無共 享 集群。共享 磁碟架構支持在多個聯網計算節點上運行實例,每個計算節點對集群中的所有數據存儲都具有同等 訪問權。無共享設計包括在多個節點上運行資料庫實例,每個節點對集群中不同的內存和存儲資源 具有獨佔訪問權。

為了避免關鍵業務型系統宕機,相比於 Oracle RAC 多分區資料庫環境,IBM DB2 pureScale 可為 處理大量工作負載提供更高的效率、靈活性和吞吐量,以及更快速的故障轉移和恢復能力。

因為共享磁碟設計利用基於節點的緩存和鎖定機制,所以複雜的鎖定管理可能會成為限制可擴展性 和吞吐量的一個重大瓶頸。緩存也可能因為每個節點都要訪問大量共享數據而變得效率低下。如果 不能在處理節點間有效分配工作負載,開銷可能會出現問題。

DB2 pureScale 架構旨在優化事務工作負載的處理,它由利用自身資源獨立處理請求但訪問共享數 據的成員組成。DB2 pureScale 通過集群緩存設施 (CF) 支持集中式鎖定和緩存功能。儘管起初基於 大型機 DB2 數據共享的 Parallel Sysplex 實施,但 DB2 pureScale 的設計是共享磁碟和無共享架 構的混合,有效地結合了二者之所長。

DB2 11.1 LUW 中包含的 DB2 pureScale 設計增強功能顯著地提升了性能和擴展能力,同時簡化了 安裝和部署。

DB2 11.1 LUW pureScale 系統可以擴展到 128 個資料庫伺服器,同時提供持續可用性和自動負載 均衡。儘管 pureScale 允許在單個實例中使用多個資料庫,針對 pureScale 集群的每個連接仍可以 訪問單個共享資料庫映像。自動工作負載均衡支持將處理工作重新路由至擁有更多可用資源的成 員。藉助強大的存儲複製命令、久經考驗的 Spectrum Scale 文件系統功能、集群 CF 優勢以及 PowerHA 技術,檢測和自動執行 pureScale 故障恢復既簡單又有效。

DB2 Configuration Advisor 可自動設置資料庫配置參數,優化資料庫創建性能,減少後期通常所 需的資料庫調優工作量。 運行狀況監視器 工具通過截屏提供資料庫運行狀況信息,而不會降低性 能。 實用程序調速 可進一步監管實用程序和工具,確保不會對性能產生不利影響。

Data Server Manager (DSM) 是集 DB2 資料庫的監控、調優、配置和管理功能於一體的工具,管 理員由此能夠通過一個集中式工具,使用基於瀏覽器的圖形用戶界面 (GUI) 來管理 DB2 實例。 基於 文本的低開銷 dsmtop 工具支持用戶監視關鍵性能指標。用戶可以為 dsmtop 設置高刷新率,進而 實現近乎實時的監視。這兩種工具均可用於簡化資料庫管理和監管,同時提高運營效率。

優化和自動化

在 IBM DB2 發展歷史中,大多強調簡化和自動化一直是其設計的主旋律。與 Oracle 對應功能相 比,利用核心 DB2 功能,DBA 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以更少更簡單的操作來執行任務。高度自動化 水平增強了這些特性。

多項功能中都採用了自主技術,例如用於資料庫調優和性能優化的各種工具。DB2 pureScale 數據 庫的查詢可以自動卸載到資源具有高可用性的成員。利用 DB2 pureScale 向外擴展十分簡單,無需 重新分區、應用更改或性能調優,便可添加成員,這是因為此資料庫拓撲對應用透明可見。相比之 下,Oracle RAC 的共享一切架構對應用並不透明,需要 DBA 廣泛測試應用來實現可擴展性。

Spectrum Scale 是通過 DB2 pureScale 安裝的高性能分散式文件系統,可處理 DB2 pureScale 系 統內的例行文件和存儲管理。 自動化的表和索引維護與重組 功能通過減少數據碎片簡化了存儲管理和 維護操作。

Oracle Automated Storage Management (ASM) 和 Oracle ASM Cluster File System (ACFS) 為 Oracle Database 12 c 提供類似的功能。但是,Oracle ACFS 的集成程度不如 Spectrum Scale,僅 在特定條件下支持最新發行版中的資料庫文件。Oracle 的動態重新平衡策略無法優化工作負載處理 性能,因為它只關注磁碟空間均衡,而不考慮工作負載特性和 I/O 統計數據。

特別引人注意的是,DB2 的 自調優內存 是業界領先的自調優技術。該技術可用於 DB2 pureScale 環 境中的每個成員,並且可以自動迭代調整配置參數,優化資源分配,進而提高內存性能。DB2 可自 動執行內存管理、資料庫維護、安裝以及其他流程,比 Oracle 對等產品的自動化範圍更廣。這種自 動化不但有助於提高 DBA 的工作效率,還有助於提高性能(相比手動方法,可更迅速、更高效地調 整系統參數)和可用性(可以降低性能瓶頸和人為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與 Oracle RAC 相比,DB2 pureScale 產生的集群開銷更低。在完成初始配置、擴展、添加新應 用、工作負載均衡、性能優化和測試等任務時,也只需 DBA 的少量干預。

壓縮

DB2 11.1 LUW 中的存儲壓縮技術比 Oracle Database 12 c 中的技術更有效。因而大幅減少了對存 儲硬體和軟體工具、備份系統和介質的使用,節約了大量數據中心能源和租用成本。

對於 OLTP 應用, 自適應壓縮 在利用經典的表級壓縮實現的壓縮率上進一步提升。DB2 10.1 中引進 的這種功能整合了一系列的壓縮演算法,利用頁面級壓縮方法為表壓縮提供補充。

在 AIX 上壓縮 DB2 備份和歸檔日誌時,POWER7+ 和 POWER8 伺服器上的全新內核嵌套加速器 NX842 硬體提高了性能。這種創新避免了從 CPU 資源執行此類操作,實現了比軟體壓縮常式更大的 硬體壓縮率。

由於這些先進的壓縮和自主功能,遷移至 DB2 的用戶報告稱,備份時間平均縮短 43%。

Oracle 的對等功能 Advanced Compression 基本上與 2007 年在 Oracle Database 11g R1 中實 施的一樣。它利用熱圖來確定數據塊的活動級別,並相應地壓縮分層數據。當資料庫結構嚴密,並且 沒有隨時間的推移發生太大變化時,Oracle Advanced Compression 往往最為有效。而對於涉及頻 繁數據變更的大量事務型工作負載,Advanced Compression 則可能效果不佳。據 Oracle 自身文 檔所述,「對於極高的流量或非常小的表,用戶應當考慮關閉壓縮……」。由於可能會產生很高的開 銷,Advanced Compression 往往建議用於 CPU 可用性很高的系統。

從 Oracle 遷移至 DB2 的用戶報告稱,存儲需求平均降低 47%。平均來看,DB2 用戶也已將壓縮率 額外提高了 39%。

加密和安全

DB2 加密功能集成在核心處理中,適用於存儲中的數據和傳輸中的數據。對於在客戶端和資料庫服 務器之間傳輸的數據,支持安全套接字層 (SSL) 技術,有時也稱為傳輸層安全性 (TLS) 技術。對於靜 態數據, DB2 本機加密 提供安全加密和密鑰管理功能,這些功能對應用和模式透明可見,不僅可以 保護資料庫,還可以保護創建的任何備份映像。這種對稱加密模式還會自動檢測和利用針對加密操作 的硬體加速,比如 Intel AES-NI。DB2 on AIX 可以進一步利用 AIX 加密文件系統來保護系統中的所 有文件。

DB2 10.5 通過每個實例的本地文件密鑰庫機制,初次為本機加密提供了支持。自 10.5 發行版起, DB2 開始使用 FIPS(聯邦信息處理標準)140-2 認證的加密庫和加密演算法,符合 NIST(美國國家 標準與技術研究院)SP 800-131A 的要求。

DB2 11.1 LUW 支持集中式密鑰庫,能夠遠程集中管理所有加密密鑰。例如,DB2 11.1 LUW 能夠 利用 IBM Security Key Lifecycle Manager (ISKLM) 密鑰庫,確保主密鑰管理行業標準符合密鑰管 理互操作性協議 (KMIP) 1.1。此外,DB2 11.1.1.1 還可以直接支持 Gemalto(原名為 Safenet) Luna SA HSM 和 Thales nShield Connect+ 等硬體安全模塊 (HSM)。

DBA 還可以利用行和列訪問控制 (RCAC) 在行和列級別上管理用戶對錶的訪問,支持更高級別的安 全和定製功能。通過基於標籤的訪問控制 (LBAC),管理員可基於特定條件(例如,用戶能夠查看被 列為 最高機密 的信息)啟用讀和/或寫訪問權,進而能夠進一步調整訪問權來滿足企業需求。

DB2 內的用戶身份認證可以通過操作系統、輕量級目錄訪問協議 (LDAP) 伺服器或者使用 Kerberos 協議來管理。DB2 還可以管理授權用戶對特定數據或資源執行哪些操作。這可以直接通過與特定用 戶 ID 相關的資料庫級別授權和特權來控制,也可以通過創建和使用資料庫角色來控制,這些角色可 用於將多個資料庫級別許可權和對象特權結合在一起。

Oracle Advanced Security 提供類似的功能,但是僅作為 Oracle Database Enterprise Edition 的 額外付費選項提供。Advanced Security 使用透明數據加密 (TDE),對資料庫層中的靜態數據進行加 密。Oracle Key Vault 支持主密鑰管理,但是對於每個伺服器安裝都需要獨立的許可。Oracle Database 也可以支持 SSL/TLS。

隨著混合服務和雲外包服務領域繼續擴張,漏洞和風險隱患也在不斷增加。在挑選最佳資料庫平台 時,安全性無疑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考慮因素。Oracle Database 和 IBM DB2 都支持一系列同樣令人 印象深刻的加密和認證合規標準;但據 NIST 指出,2016 年 Oracle Database 出現了 11 個漏洞警 報,而 IBM DB2 只出現兩個。

此類結果得益於 DB2 11.1 LUW 安全策略的不斷改進。

高可用性

DB2 pureScale 的增強功能包括內置故障檢測、恢復自動化以及數據共享架構。DB2 pureScale 也 可以與高可用性災難恢復 (HADR) 相集成,這是一個廣泛使用的災難恢復解決方案,可與 Oracle 的 Data Guard 和 Active Data Guard 相提並論。兩家供應商的解決方案都支持用戶將中央高可用性集 群與遠程站點故障轉移和恢復功能結合起來。

顯而易見,DB2 11.1 pureScale 的可用性和可管理性有了重大改進。由於 DB2 pureScale 現在可以 利用地理上分散的 DB2 pureScale 集群 (GDPC) 技術在不同地理位置分發成員,因而提高了災難恢 復保護水平。DB2 pureScale 通過支持在線滾動式維護(例如,補丁、硬體和固件更新以及操作系 統修訂),減少了關鍵業務型工作負載的計劃內宕機時間。

對於需要最高可用性的關鍵業務型工作負載,DB2 pureScale 的雙活複製可最大限度減少宕機時 間。如果其中一個成員出現故障,其餘所有成員仍將保持活動狀態,大部分數據都不會受到影響。

萬一某個 DB2 成員出現故障,恢復過程僅要求 DB2 鎖定使用中的數據,而在 Oracle 恢復期間,則 需要鎖定所有數據。DB2 集群服務將自動重啟 DB2 pureScale 實例中任何出現故障的資源或成員。 這些成員可以在初始主機也可以在不同的主機上重啟,而不會影響實例的其餘部分。在恢復期間,優 先回滾正在進行的事務,以解鎖並保持一致性。而 Oracle Database 則不是這樣,它必須在被動備 用節點中重新實例化。

DB2 集群服務還提供自動心跳故障檢測和恢復功能。出現故障的成員會自動與集群系統隔離。在故 障成員恢復期間,資料庫實例對於其他所有集群成員仍然可用,並且可供訪問。一旦應用和客戶端 與故障成員的連接暫時中斷,就會自動重新路由至集群中的另一個成員。

CF 通過提供在集群成員間協調緩存的共享緩衝池,還有助於快速執行故障轉移和恢復。CF 包含來 自本地緩衝池的數據,可作為共享通信區域,伺服器成員可以將其用作為集群範圍的共享內存。除 了緩衝池管理之外,CF 還提供全局鎖定功能,確保數據並發性並防止數據損壞。由於無需通過本 地緩存和鎖定機制進行導航,這些集中式特性最終加快了故障轉移和恢復的速度。(圖 2)

此外,Tivoli System Automation for Multiplatforms 還通過檢測運行不當的系統、事務和流 程,提供自我修復功能,無需中斷應用用戶的操作,即可啟動糾正措施。

這項功能可在集群中自動透明地移動應用,進而提高持續可用性,無需手動監控。

相比之下,Oracle RAC 集群中有節點發生故障後,必須執行鎖定重新分配流程,可能需要幾分鐘時 間才能完成。系統確定需要恢復的內容後,方才能解鎖資料庫流程。對於大型關鍵業務型系統,許 多事務和記錄都可能會受到影響。DB2 pureScale 因其集中式鎖定和緩存管理功能不受單個成員故 障的影響,緩解了這個複雜冗長的流程帶來的種種壓力。CF也具有冗餘性,以防出現CF故障。

打包和定價

IBM 提供了DB2 11.1的各種產品版本,可供客戶靈活選擇。對於高端產品,DB2 Advanced Workgroup Server Edition (AWSE) 和AESE包含加密、pureScale以及BLU Acceleration技術等多種高價值功能。DB2 BLU Acceleration是許多集成功能的集合,包括內存中列式處理、可操作的壓縮以及數據跳過等功能,支持高性能分析。

對於Oracle Database,要想獲得類似功能,就必須購買附加產品。舉例來說,Oracle Data Guard需要獲得所有資料庫備用核心的許可,而DB2 HADR只需要獲得一個備用核心的許可。

表 1對DB2 11.1 AESE組件和類似的Oracle堆棧進行了匯總。除非另有說明,否則將按處理器顯示Oracle美國定價。

遷移至DB2的客戶通常報告稱,軟體和中間件許可成本可節約高達40%。對於大型部署,節約的這些成本加起來可達數百萬美元。

成本明細

本文從電信、醫療保健和個人銀行業務領域出發,對這些領域企業安裝的三個DB2 11.1 LUW AESE和同等 Oracle Database 12 c Enterprise Edition 軟體集的成本進行了比較。這些安裝信息 匯總在表2中。

這些配置反映了用戶調研結果,以及從其他企業概況、應用組合及資料庫特性類似的場景中獲得的 信息。性能、壓縮、FTE 人員配備和採用的其他變數以用戶提供的信息為基礎,這些用戶已為類似 應用部署了 DB2 和/或 Oracle 資料庫,或者已從 Oracle 遷移至 DB2 最新版本。

最終配置和FTE人員編製如表3和4所示。

安裝成本明細顯示在表5和表6中。成本計算如下:

資料庫軟體成本根據表 1 中顯示的 DB2 11.1 LUW AESE 和 Oracle Database 12 c Enterprise Edition 的使用情況計算得出,後者包含額外收費選項,提供與 DB2 同等的功能。這兩種資料庫均使 用 AIX 操作系統。

DB2 pureScale 和 Oracle RAC 用作為集群解決方案。計算結果包含三年軟體許可和支持費用。DB2 許可基於處理器價值單元,Oracle Database 許可則基於每個處理器的價格。

存儲和備份成本分別根據 FlashSystem 900 和 Storwize V7000 的使用情況計算得出。FlashSystem 900 陣列與 IBM MicroLatency 模塊一起用於 RAID 5 配置。使用帶有 600 GB 小型磁碟的 Storwize V7000 機櫃進行備份。根據預估的安裝需求調整存儲和備份空間大小。

資料庫伺服器計算結果基於 IBM Power Systems E880 伺服器的使用情況。所有安裝都採用了 AIX 7.2 操作系統和 PowerVM 虛擬化。電信、醫療保健和個人銀行業務領域企業的計算結果包含了 IBM PowerHA SystemMirror 故障轉移集群軟體。

人員成本根據 Oracle Database(帶 RAC)DBA 的預估年薪(112,097 美元)和獲得 pureScale 認 證的 DB2 DBA 的預估年薪(106,476 美元)計算得出。這些估計以網上提供的各種資料庫管理員的 行業標準工資為基礎。考慮到獎金、福利和其他人均成本,工資上浮了 43.7%,同時針對三年期限相應翻三倍。

組織內 DBA 的僱傭情況受所支持應用的變化、執行的管理任務類型以及不同工作描述的影響。對於 本文而言,各公司概況所需的 FTE 都基於用戶調查結果。從 Oracle 遷移至 DB2 的企業報告稱, FTE 人員編製減少了兩到三倍。

數據中心成本計算包括數據中心房屋租賃成本和電費,同時考慮到了數據中心基礎架構設備的購 買、維護和運營成本,比如,不間斷電源 (UPS)、配電系統 (PDS) 以及散熱系統。用電成本是根據 每千瓦時 (kWh) 全國平均值計算得出的。對於現有設施,以保守的方式假設每平方英尺的年度平均 成本,由此計算得出相關成本(也就是說,不包含新設施建設成本)。

所有成本均以美元為單位顯示。

結論

企業關鍵業務型應用對 OLTP 資料庫平台的依賴程度遠超以往,這種平台應能夠實現創記錄的高水 平運行時間,為高可用性集群提供實時響應能力,同時展示十分穩定的災難恢復能力。DB2 11.1 LUW 和 DB2 pureScale 已通過各種功能和工具不斷加以完善,支持自動調優和性能優化。Oracle RAC 架構不對應用透明可見,需要 DBA 進行大量應用配置、測試和調優操作,以便有效優化集群 資源的手動分配情況。

從電信、醫療保健和個人銀行業務領域來看,這些領域公司在事務處理環境中使用 DB2 11.1 的三年 成本平均要比使用 Oracle 12 c 低 32%。這種成本上的差異主要在於不同的數據壓縮方法、工作負 載管理機制、管理複雜程度以及供應商打包和定價造成了不同的資源要求。

DB2 11.1 中用於執行 OLTP 的核心資料庫結構通常更為輕巧和簡單,產生的系統開銷也比 Oracle Database 12 c 產生的開銷要低。DB2 11.1 LUW 中的存儲壓縮技術比 Oracle 的技術更高效。配置 越少越簡單,意味著在存儲硬體和軟體工具、備份系統和介質、人力成本以及數據中心能源和租用 成本上也就能夠節約更多資金。

DB2 11.1 LUW 中的 SQL 兼容性增強功能,在大多數情況下支持在 DB2 環境中執行為其他關係數 據庫編寫的應用,而無需修改代碼。這也減少了遷移至 DB2 耗費的時間和複雜程度。已遷移至 DB2 的企業通常都已降低了存儲需求和許可成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168科技 的精彩文章:

金融在前線數字時代金融服務架構如何締造?
IFC 開展在即,看台達演繹「智慧城市」

TAG:IT168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