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被華為寄予厚望的麒麟處理器,能超越高通和蘋果嗎?

被華為寄予厚望的麒麟處理器,能超越高通和蘋果嗎?

如今的智能晶元市場隨著中興被制裁再次火爆起來,近日ARM在國內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國產資本控股51%。除此之外,在國內的晶元市場中,華為旗下有海思,阿里有達摩院,還有紫光展銳、恆大以及小米澎湃等多個品牌,國內晶元業市場已經開始進入到新一輪的行業競爭中去。毫無疑問,華為的麒麟處理器則是其中的佼佼者。從上代的麒麟970到現在即將發布的麒麟980,他們與高通驍龍處理器的差距在逐漸縮小,這也意味著華為有實力在處理器方面趕超高通。

華為自研處理器是最明智的選擇?

早年華為也是使用高通、三星、聯發科的處理器,即便是現在華為的機型中也有超過一半的機型用的是非麒麟處理器,一個是因為海思的產能不足,一個是因為麒麟處理器產品線少,並不適合所有定位的華為機型,畢竟高通、三星以及聯發科發展多年,產品更加成熟。

其實早在1991年的時候華為就自建了集成電路設計中心,這是海思半導體的前身,直到2004年的時候才正式更名為海思半導體公司。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華為自研處理器才真正被提到議程上來。當時的任正非就認為,沒有自己掌握的核心技術,很被動,晶元一定要是自己研發的。直到5年後的2009年,海思處理器才真正開始走上崛起之路。

當時海思推出了K3處理器,兩年後又推出了K3V2,毫無意外,這兩款處理器因為技術不成熟均以失敗告終,但這並不是結局。2012年麒麟處理器開始走上歷史的舞台,麒麟910發布,之後2015年到2016年間,麒麟處理器迎來大發展階段,相繼推出了具有實力的麒麟950、955以及後來的960,華為開始將這幾款晶元搭載到華為的手機中,麒麟960已經可以滿足華為對於旗艦級別手機處理器的性能要求。

使用自研的處理器,一方面可以減少晶元成本,硬體和使用授權費用都能大大的縮減,特別是華為本就是有著國產品牌的優勢,在旗艦機型上使用自研的處理器本就是提振市場的最佳手段,符合華為的營銷體系,到後來的麒麟970,海思處理器已經可以和高通驍龍處理器一較高下了。

麒麟970對驍龍835:勝在AI創新

去年華為在旗艦機型Mate10上使用了麒麟970處理器,其使用的是台積電10nm級別的工藝製程,整片SOC上集成了55億晶體管,功耗較麒麟960降低20%。集成NPU移動計算架構,相比A73核心,處理同樣的AI任務,大約50倍能效和25倍性能優勢;升級自研雙ISP,圖形處理性能提升20%,此外還有人工智慧場景識別,人臉追蹤,智能運動場景監測,夜拍效果增強等功能性;這也是麒麟970處理器最大的優勢所在。通過AI這個概念,華為將智能手機終端、處理器晶元和雲端服務連接在一起,實現了從智能感知、安全系統到精準認知和動力系統的完美結合,這是驍龍處理器所不具備的。

相比較而言,驍龍835雖然沒有使用AI功能,但是在性能上,要強於同工藝製程的麒麟970。雖然麒麟970的硬體測試跑分要高於驍龍835,在運算能力上麒麟970更強,但是其在CPU性能上卻要弱一些,其主要體現用戶在大型遊戲的流暢度體驗上。再加上華為與騰訊對於應用安全問題存在分歧,華為手機對幾乎所有的騰訊應用都沒有進行優化,所以有些用戶在玩騰訊遊戲的時候會感到不流暢。而驍龍835雖然在發熱上處理的不好,但其在運行大型遊戲上基本沒問題,這就是兩款處理器在性能上體現出來的差距。

如果進行仔細對比就會發現,麒麟970的CPU內核是由4個2.4Ghz與4個1.8Ghz的八核心組成,而驍龍835是由4個2.5Ghz與4個1.9Ghz的八個內核組成,看上去差距並不大, 可是內核之間如何進行功耗分配和使用就看你的演算法是不是更好、軟硬體系統之間的兼容性是否更合理了,顯然在這點上高通要比海思做得更好。

但是,即便麒麟970在性能上不如驍龍835,對於海思來說,這也是一次成功的嘗試,麒麟970加入的AI功能可以很好的彌補其性能上的劣勢,從而為將來的麒麟980超越驍龍845打下很好的基礎。

麒麟980真的能超過驍龍845?

可以說如今的安卓市場最強的處理器就是來自於高通的驍龍處理器,海思也自然是以超越高通為主要目標。從當初k3的40nm製程到如今的7nm製程的麒麟980,海思已經在工藝製程上趕上了高通,同為7nm的製程,麒麟980除了加入了AI,還有可能加入5G技術,相比驍龍845這必然又是一張好牌。

麒麟980採用了ARM Cortex-A75核心的CPU設計,使用的是自主架構的GPU,主頻頻率從2.4Ghz提升到2.6Ghz,安兔兔跑分為34萬分,高於驍龍845的27萬分,業內普遍認為麒麟980的性能要比高通驍龍845和蘋果11處理器高出20%到30%,所以就算是明年的驍龍855處理器也會和麒麟980相差無幾,這樣一來華為Mate20或者Mate11使用了麒麟980處理器就可以和明年初將使用驍龍855的安卓旗艦機型相抗衡了。

華為如何能超越高通?

海思是華為旗下的晶元廠商,其生產的晶元只是華為的機型使用,所以華為可以為其提供大量的樣本以供研發使用。而高通僅僅是一家晶元廠商,其晶元使用者幾乎遍布所有的安卓手機廠商,因此其生產的晶元並不一定就能適應所有的手機型號。就算是每一家智能手機廠商都提供自己的數據來搞定製型開發,也難免與海思為華為提供的特製型的產品研發有較大的差距。

因此海思的麒麟處理器在研發、測試以及更新上都是按照華為自己的產品標準來進行的,從兼容性的好壞、性能能否100%被使用上來看,麒麟處理器都更具有優勢。

如今華為在5G技術上已經處於領先地位,其在英國已經獲得了5G通信覆蓋資格,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麒麟980以及將要發布的華為Mate20中加入5G技術,成為首款5G手機。這樣一來,高通驍龍845就算再強悍,也無法和麒麟980相抗衡了。

筆者認為華為在麒麟處理器上寄予厚望,其對標的不只是高通驍龍處理器。日後的華為自然還要與蘋果競爭,因此麒麟處理器必然要和蘋果A處理器一爭高下,海思的麒麟處理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子商務實戰專家耿彪 的精彩文章:

周鴻禕的老婆大氣、丁磊的老婆漂亮,都不如雷軍的老婆內涵低調!
華為爆品:麒麟970+6G+128G,小米OV的差距就這麼明顯!

TAG:電子商務實戰專家耿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