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產芋頭應重點抓好五個施肥期,很多人都不知道

高產芋頭應重點抓好五個施肥期,很多人都不知道

芋頭又名芋艿,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芋的地下肉質球莖,芋頭口感細軟,綿甜香糯、營養價值豐富深受大家的喜愛。不少農戶都將經濟價值高的芋頭作為種植首選。芋頭生長期間,對鉀肥需求量大,但忌用帶氯的肥料。一些農戶由於不了解芋頭施肥的具體時期和方法,導致芋頭產量低、品質差。那麼,芋頭究竟該如何施肥呢?

基肥

芋頭的根為肉質鬚根,對土壤的穿透力弱,喜歡疏鬆深厚的土壤,一般選擇耕作層深厚、結構良好、土壤肥沃、養分充足、通氣性良好、旱能澆、澇能排的地塊,以中性、微酸性土壤為宜。種植前應深翻曬土,使土壤鬆軟氣足,含熱量多,結合整地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溝施廄肥或堆肥1 000~1 500 公斤或者撒施芭田養地有機肥200-250公斤、芭田黃金鼎復肥(16-16-16)30-40公斤。一般溝深10 厘米,溝寬35 厘米。當5 厘米土壤溫度穩定在15 ℃以上時,開始播種,株距25~30 厘米,行距45~55 厘米,每畝栽2 000株左右。土壤肥沃,肥水充足,行距可適當加大,密度可小一些,反之要密些,但畝株數最多不宜超過4 500株。播種前再施溝肥和種肥。溝肥可於播種後蓋施,種芋上蓋土厚8~15 厘米。

追肥

芋頭喜多肥,生長期又長,應多次追肥,一般追肥4~5次。追肥量及次數應以田間營養診斷為基礎,基肥足、肥力好的地塊可結合除草適量下肥,培土、澆水同時進行。重點是施好促苗肥、分櫱肥、子芋肥、孫芋肥和壯芋肥。

第1次追促苗肥(提苗肥)

出苗後至4葉期左右結合中耕除草進行第1次施肥。苗期吸肥力弱,不耐旱,每畝芭田黃金葉復肥(20-8-15)5-8公斤對水250倍淋施或開溝施於根旁,以促進葉片生長。

第2次追分櫱肥(發棵肥)

4月下旬大部分種芋開始分櫱時進行施肥,靠近植株周圍挖淺溝,每畝施芭田黃金葉復肥(20-8-15)5-10公斤,施肥後立即覆土。幼苗期結束時,中耕並使栽植溝成為平地。

第3次追子芋肥

5月下旬新球莖開始膨大時結合中耕進行施肥,每畝施芭田黃金葉復肥(20-8-15)5-10公斤,方法是:施在離種植穴稍遠的地方,施肥後立即進行小培土,培土厚度5~7 厘米。培土目的在於抑制子芋、孫芋頂芽萌發及生長,減少養分消耗,使芋頭充分膨大和發生大量不定根,增加抗旱能力。

第4次追孫芋肥

在6月下旬進行。子芋上發生的小芋稱孫芋,當孫芋陸續發生時應及時進行1次追肥,這次施肥就叫「孫芋肥」。一般每畝芭田黃金葉復肥(20-8-15)7~10 公斤,在兩棵芋頭之間進行穴施,施後進行培土,培土厚度5~7 厘米。將溝泥培覆於芋株邊,並保持植株四周壅土均勻,確保芋形端正,同時注意把旁邊的子芋芽埋入土中。

第5次追壯芋肥

7月下旬,中上部的部分芋葉開始落黃時進行,應控制肥水,以免新葉不斷生長,影響球莖成熟和澱粉積累。一般每畝施芭田黃金甲復肥(17-7-25)7~10 公斤,在兩棵芋頭之間打穴深施,施肥後進行大培土,培土要高於畦面7~10 厘米。為抑制其葉片生長,當母芋露出土面需再培土1次,在芋株周圍培成1個土墩。霜降前後根枯葉黃、球莖充分成熟時收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芭田好肥料 的精彩文章:

TAG:芭田好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