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偶像練習生:大眾造星的新發展

偶像練習生:大眾造星的新發展

偶像,謂一種為人所崇拜、供奉的雕塑品,比喻人心目中具有某種神秘力量的象徵物,從誕生之日起,就被天然地賦予了一種高於常人的距離感。而隨著大眾傳播技術的發展,各種形態的互聯網終端和網路社交平台將偶像與其追隨者們的距離越來越近。剛剛結束不久的大火綜藝------《偶像練習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由於是網綜,播出時長並不受傳統電視台的時間限制,節目剪輯人員在呈現練習生們的舞台表演的同時,也將練習生們的衣食住行、練習日常呈現在了觀眾面前:從國內外87家經紀公司、練習生公司的1908位練習生中推薦選拔100位練習生,在四個月中進行封閉式訓練,經過多次舞台表演,最終由粉絲進行網路投票選出前九位人氣最高的練習生出道。

當我們單純用經濟學的眼光去看這次《偶像練習生》的強大號吸引力時,往往會產生一個關於「參與動機」的疑惑,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為了一群尚未出道、舞台經驗尚不豐富、表演也不是很成熟的練習生投票、拉票、買票呢?

但當我們用大眾傳播的觀點來思考問題時,不難想到,對大眾來說新聞的價值就是顯著性、重要性、新鮮性、接近性、趣味性。而在當下這個信息的量越來越大,質越來越難以分辨的環境下,接近性越來越成為大眾關注一條信息的首判標準。

《偶像練習生》的火爆,就是揭下神秘面紗後的偶像養成讓大眾產生一種強烈的參與感,每投出一票,偶像與自己的聯結就增進一分。

《偶像練習生》,作為一款選秀偶像類綜藝,並非首創,那為何《偶像練習生》的熱度遠超了在其前就已經播出了的《燃燒吧少年》、《超次元偶像》、《星動亞洲》等前作。雖然前者與後面的節目一樣都都是面向素人,通過競演的形式不斷優勝劣汰,最終決出一定數量的選手組成偶像團體出道;但究其裁判機制,前者有一個明顯地不同便是選手們全程的排名都是由全民製作人即粉絲們通過網路投票的方式選出,明星導師對選手成績不構成一點影響。

也就是說,偶像出道不完全是由專業的評委來評判的,而是全靠粉絲的喜好。粉絲的支持量,決定了他們能走多遠,也決定了他們的市場前景。大眾喜好是標準,也是未來市場走向。粉絲通過投票,表明自己的態度,向經紀公司喊話自己期望看到的人、自己願意花錢pick的對象。經紀公司們也通過投票數據,直觀地看到了大眾喜好,以便調整自己未來的培養方向和計劃。

另外一個重要的亮點,便是《偶像練習生》節目內容的正能量。愛奇藝節目開發中心《偶像練習生》製片人吳寒就曾在採訪中談到:「大眾樂於看到正能量的內容,每個人內心都是渴望正能量的。」

的確,《偶像練習生》在製作剪輯時都有意無意將正能量作為了一大特色。稍微看過該節目的人都應該對「越努力越幸運」這樣的一句話不陌生。

全民製作人代表張藝興及王嘉爾、周潔瓊、程瀟等導師更是現身說法,大方分享自己的練習生經歷,傳遞出努力、積極、拼搏的正能量導向。另外,不分晝夜刻苦練習的選手們,見到導師、工作人員必鞠躬的行為,讓觀眾看到了一個禮讓文明的環境。這可以說是直擊當下娛樂行業的痛點,相比為博眼球而不斷刷新下限的網紅、有點名氣就耍大牌的流量明星,《偶像練習生》里的選手們大都以謙遜溫和、刻苦努力的正面形象出現,自然會受到眾多粉絲的支持。

此外,參與節目的選手們無疑都抱著一個舞台夢,從一開始,他們中有自帶光環型選手、有天賦異稟型選手、也不乏小透明型選手……但他們在節目組的鏡頭下無一例外地都有喜怒哀樂,不掩飾自己對舞台的留戀、對鏡頭的渴望;節目組也很明智地把握好了追夢和追名的微妙關係。

作為偶像養成節目,《偶像練習生》很好地突出了「養成」二字的內涵,一群練習生,歷經考驗,華麗蛻變成偶像的過程。面對這樣一群熱血的追夢少年,粉絲們的情緒極容易被調動起來,無論是出於同情、還是出於欣賞,強烈的認同感會使一個普通觀眾就在他投出第一票的時候轉變為粉絲,緊接著投出第二票、第三票……

說到底,這只是一場經紀公司(商家)與大眾(粉絲)的商業博弈,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最後出道成員18月的活動期限看出。《偶像練習生》的爆紅,也可以看成是娛樂產業在新形勢下越來越注重受眾感受的新調整,與其說是粉絲捧出了偶像,不如說是偶像走進了粉絲的結果。

我們不搬運新聞,我們只生產評論!

圖文編輯 | 陶婷婷

圖片來源 | 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臧否 的精彩文章:

民辦「西湖大學」,生命幾何?

TAG:臧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