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最好的小米MIX2S測評;小米到底是怎麼賺錢的,官方招股書里

最好的小米MIX2S測評;小米到底是怎麼賺錢的,官方招股書里

關於小米MIX2S的視頻,你可能看過很多了,不過由朱海舟做的這篇應該是最好的。為什麼我敢這麼說,你看過之後就知道了。

視頻大小約28.5mb

小米要上市的消息已經說了好幾年,現在終於正式開始走程序了。

一家公司在上市之前,所有的秘密都要公開。

雷軍能成為首富嗎?

多少小米員工會一夜暴富?

小米手機到底賺多少錢?

小米未來靠什麼發展?

下面是關於小米上市官方招股書的詳細分析,文章較長,建議收藏後有時間再看。

小米上市的消息終於塵埃落定,而現在他們遞交的招股書已經被公開。

從招股書來看,小米2017年虧損439億元,而在營業紀錄期內,小米的總收入由2015年的人民幣668億元增至2016年的人民幣684億元,再增至2017年的人民幣1146億元。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小米集團有凈負債人民幣1272億元,累積虧損人民幣1290億元,主要是由於就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產生大額公允價值虧損。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於合併資產負債表指定為負債,而公允價值增加於合併損益表確認為公允價值虧損。

若扣除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投資公允價值增益凈值、無形資產攤銷這些因素的影響,2015年至2017年經調整後凈利潤則分別為-3.04億元、18.96億元和53.62億元。

以上這段不是學會計的基本都聽不懂,大家看看數字有個概念就行了。

招股書中還顯示,小米營業紀錄期,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分別有6.1%、13.4%及28.0%的收入來自全球其他地區。對此小米表示,由於他們計劃於更多新興市場及地區擴展業務,所以國際營運及擴展活動已經且可能繼續導致成本增加,並會面對多項風險,包括競爭加劇、知識產權執行的不確定性、分銷物流更加複雜及遵守外國法律法規的複雜程度。

此外,在這份招股書中,小米還強調,經扣除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投資公允價值的增益;及收購導致的無形資產攤銷,小米於2015年的經調整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虧損為人民幣303.9百萬元(上市中專用書寫方式),於2016年及2017年的經調整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利潤分別為人民幣1895.7百萬元及人民幣5361.9百萬元。

目前小米的主要收入來自四大業務: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及其他,小米給自己的定位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體和IoT平台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商業模式號稱「鐵人三項 」,即以用戶為中心的硬體、新零售和互聯網服務模式。

我們可以看到,2017年其主要營收依然來自智能手機,智能手機行業的收入為805.63億元,佔總收入的比例為70.3%,來自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的營收為234.47億元,佔比為20.5%;來自互聯網服務的營收為98.96億元,佔比為8.6%。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國內市場,小米的海外市場正在迅速擴張,截止2018年3月31日,小米的產品銷往74個國家和地區,國際收入(尤其是印度)佔比大幅增長。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中國大陸以外地區的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1%,13.4%和28%。

小米手機2017年平均售價881.3元,銷量9141萬部,貢獻總收入約805.64億元。2016年至2017年,智能手機分部收入增長65.2%,而2015年至2016年下降9.2%。

此外,小米還公布2015年、2016年及2017年研發開支,分別為人民幣15億元、人民幣21億元及人民幣32億元。

據悉,在香港上市之後,小米將拿出部分股份,在A股發行CDR(中國存托憑證)。對於小米這次上市,預計將是2014年以來全球最大IPO。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擁有14513名全職員工,其中13935名位於中國大陸,主要在北京總部。其餘主要分布在印度、台灣、香港及印尼。小米預計,會繼續在中國大陸及世界其他地區主要目標市場增聘人手。

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研發人員共計5515人,在多個部門任職。

招股書還披露,小米2017年僱員工資福利支出為40億5千萬元人民幣左右,粗略估算,小米員工平均年薪福利27.9萬元左右。

招股書披露,根據同股不同權架構,小米集團股票分為A類股份及B類股份。對於提呈本公司股東大會的任何議案,A類股份持有人每股可投10票,而B類股份持有人則每股可投1票。

據披露上市前,在股權結構上,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雷軍持股比例為31.4%,如計入總股本ESOP員工持股計劃的期權池,則雷軍的持股比例為28%。通過雙重股權架構,雷軍的表決權比例超過50%,為小米集團控股股東。

雷軍強調,小米不是單純的硬體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更可貴的是,小米是一家少見的擁有「粉絲文化」的高科技公司,被稱為「米粉」的熱情的用戶不但遍及全球、數量巨大,而且非常忠誠於我們的品牌、並積极參与我們產品的開發和改進。

雷軍再次重申了不靠硬體作為利潤主要來源,永遠堅持硬體綜合凈利率不超過5%。

在之前的市場傳聞中,關於小米估值曾有多個版本,從600億美元到2000億美元,不同版本的估值相差甚遠。招股書顯示,營業紀錄期,小米大部分收入來自於智能手機銷售,截至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智能手機部分分別貢獻總收入的80.4%、71.3%及70.3%。

但從創業之初,雷軍就曾表示:「小米手機的盈利模式在於今後的軟體應用,而不是靠賣手機賺錢,所以小米手機都是按成本價出售。」

小米全球副總裁雨果·巴拉在2016年接受路透社採訪時也曾透露:

我們的手機幾乎沒有任何利潤,相當於白送……我們在意的是持續的營收流,能持續許多年。就算我們能售出100億部智能手機,我們也不會從中賺取一分錢。

在招股書中,小米再次重申了這一定位。小米在解釋其為什麼而奮鬥時表示:

「小米不是單純的硬體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具體而言,小米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體和IoT平台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我們的使命是,始終堅持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小米在描述自己的商業模式時如此解釋:

「儘管硬體是我們的重要用戶入口,但我們並不期望它成為我們利潤的主要來源,我們把設計精良、性能品質出眾的產品緊貼硬體成本定價,通過自有或者直供的高效線上線下新零售渠道直接交付到用戶手中,然後持續為用戶提供豐富的互聯網服務。」

值得關注的是,上市前夕,小米對管理團隊進行了一番調整。4月27日深夜,小米CEO雷軍發布內部郵件宣布,任命小米CFO周受資為公司高級副總裁,小米聯合創始人周光平、黃江吉則辭去公司職務。雷軍稱,期待周受資接下來在財務、投資、HR等方面發揮的更大作用。這一舉措也被認為是在為IPO做準備。

今年2月IDC發布的數據顯示,小米已成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廠商,2017年四季度手機銷量全球排名僅次於蘋果、三星、華為。此外,根據雷軍近日透露,小米擁有1.9億月活躍移動互聯網用戶,創造出了500多款智能硬體生態產品,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費級IoT平台,連接超過1億台智能設備。

小米公司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中間路線,在市盈率方面,是用互聯網公司的標準算的,1000億美金估值就要有100倍以上的市盈率,比目前騰訊的43倍還要高出近150%,考慮到騰訊之前市盈率在60倍左右,姑且平均為50倍。

而在收入方面,則是靠硬體銷售為支撐的,儘管蘋果也有大量的軟體服務收入,一個季度就有近百億美金,但市盈率則一直在20左右,主要也是因為主要的硬體銷售收入增長存在比較明顯的天花板。

若上市成功,小米將會成為繼阿里巴巴之後,全球最大的科技企業IPO,同時還將成為香港第一個申請上市的「同股不同權」公司。

對於小米,微博大佬是這麼說的:

根據招股書,小米5500名員工持股,雷軍絕對控股,就是賣得只剩個零頭他還是一票否決。

小米目前的資產是900億,營收規模一年1146億,小米去年凈利潤50億。收入結構是7:2:1,手機大頭,其他設備增長快,互聯網服務收入似有瓶頸,單個月活用戶只能給小米帶來9.1美元的收入。某全球領先的互聯網公司是300多美元。

小米似乎把希望寄托在金融業務上,提到了金融業務未來有可能分拆,而且單獨為金融業務搞了個股權激勵計劃,份額很大。

按照IDC昨天晚上一季度的出貨數據,季度2800萬台,今年的增長率,出貨量大概能漲30%,過去三年毛利率和凈利率都在翻番漲,所以營收和利潤的增長會高於這個數字,估計能衝到50%以上。所以2018年小米的利潤應該是80億元左右,PE給50倍的話市值不到700億美元,給80倍的話1000億美元。

所以小米下半年上市之後的市值應該就在這個區間。

小米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麼,招股書講了45天的庫存周期,應收賬款的周轉期是12天。就是平均一台設備從入庫到賣出去只需要45天,所以綜合硬體5%的利潤率根本不是事兒。我一年365天可以周轉8次。

在品類和產品線大增的前提下,周轉周期從2016年的51天下降到45天,存貨從去年年底的163億降到了今年一季度的152億,說明出貨量提升的情況下存貨繼續下降,所以小米最突出的優勢其實是一家高效的新零售公司。

男主播是這麼評論的:

國內手機市場飽和,很多人不看好小米前景,不過印度市場還能支撐小米增長至少五年,再之後只能靠非洲了。

印度市場一直是全世界爭搶的對象,不只是小米,OV也在瘋狂的搶。

自成立以來,小米每輪的融資幾乎都是「三級跳」:

2010年底,小米公司完成金額4100萬美元的A輪融資,估值2.5億美元;

2011年12月,小米公司獲得9000萬美元融資,估值10億美元;

2012年6月底,小米公司融資2.16億美元,估值40億美元;

2013年融資完成後小米整體估值達100億美元;

小米最新一次公開融資信息是2014年,總融資額11億美元,估值450億美元。

在胡潤2018年4月發布的中國Q1獨角獸榜單中,小米和滴滴以3000億(約合470億美元)以上的估值並列第二,螞蟻金服以4000億以上的估值位列第一。

並且,小米一旦上市,將至少造就9位10億美元富豪。

林斌至少值93.3億美元,黎萬強至少值22.66億美元,黃江吉至少值22.66億美元,洪鋒至少值22.5億美元,許達來至少值20.5億美元,劉德至少值10.85億美元,周光平至少值10億美元,王川至少值7.8億美元。

如果按照1000億美元的估值計算,雷軍僅憑小米的身價就達到314億美元。

根據2018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來看,財富超過200億美元的中國大陸富豪共有6位。如果按照這個富豪榜來看,小米上市後,雷軍憑藉小米的市值身價保守估計是第五位,但很有可能衝擊到富豪榜第三位。

小米的互聯網帝國已經浮出水面了,事後具體會如何,我們靜候佳音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美學 的精彩文章:

無線快充不發燙-Anker 7.5W蘋果無線充電器
吃雞雙模式-飛智Wee 2拉伸手柄+鍵鼠轉換器

TAG:科技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