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移動安全成熟度提升實踐指南

移動安全成熟度提升實踐指南

近日,看到很多企業安全負責人在尋找企業信息安全成熟度模型,這類模型在百度上搜索有很多,絕大多數遵從著Gartner的經典理論框架。但如何將理論框架應用於具體的領域中,卻仍需企業信息安全負責人自己摸索。我將結合自己對於移動安全領域的理解,依照Gartner經典理論框架的指導,為大家剖析如何提升企業在移動安全領域的安全管理成熟度。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garter信息安全成熟度模型:

等級1:初始等級2:發展等級3:定義等級4:管理等級5:優化

(理論模型具體釋義已放在文末,我就不在主要章節在各位專家面前班門弄斧了)

而結合到移動安全領域來看,由於移動辦公發展時間尚處於比較端的時期,國內企業更多的是處於從初始發展階段過渡,在這個階段,企業對於移動安全的認知不足,多數知道「移動」帶來了風險,但不知道移動安全的具體風險點有哪些,更多的是導入一些零散的IT技術來降低風險。作為企業信息安全負責人,在這個階段,有幾個關鍵任務要完成:

1.理清移動安全的風險點

2.尋求相應的IT技術支撐

3.獲得領導及業務部門的支持

4.確定可落地的安全行動計劃。

移動安全的風險點有哪些:

1.設備:設備被非合規人員控制(如員工設備丟失,敏感數據泄露;惡意攻擊者控制員工設備等),移動設備感測功能發達帶來的信息擴散隨意風險(如員工使用手機拍攝敏感內容,隨意用藍牙、Airdrop轉發企業敏感數據等);

2.應用和數據:應用被攻擊(例如員工下載第三方不合規應用,黑客以此為跳板進行攻擊;合規應用被黑客攻破等),管理分險(例如企業移動應用分發混亂、版本管理混亂等);操作風險(員工複製、粘貼、截屏、錄屏後轉發企業敏感數據等);

3.傳輸:接入風險(例如員工通過不安全的WiFi接入,導致數據泄露等);數據被攔截(例如惡意攻擊者在數據傳輸過程中,截取企業敏感數據);非合規敏感詞傳輸至外部(例如,金融、醫藥等銷售在與客戶的聊天中出現不合規國家要求的敏感詞等)。

需要哪些關鍵IT技術支撐:

1.設備管理:身份驗證(確定設備使用者的身份);禁止設備的某些功能(如禁用攝像頭、藍牙、WiFi等);遠程擦除(例如設備丟失後,管理員可以遠程擦除該設備中關於企業的數據);

2.應用和數據管理:企業應用商店(管理不同應用及同一應用不同版本的合理分發);應用黑白名單(能禁止員工下載不合規的應用);應用加固(在應用外加上一層防禦,防止惡意攻擊者攻擊);數據防泄露(某些核心業務應用中,要禁止用戶複製、粘貼、截屏等);

3.傳輸管理:准入(讓員工通過合規的網路通道接入)、加密 (對數據進行加密,即使數據被外人獲取,也無法閱讀);審計(對重要數據的流轉進行審計,能監控員工在發送什麼內容,當員工發送不合規的內容後可以即時報警)。

如何向領導及其他業務高管講故事:

1.提高領導及同事的安全意識:搜集安全事件,向領導發送報告,這個過程是持續性的,進行演練,如模擬在移動辦公場景中,某些敏感數據丟失,進行應急演練,給予領導及同事最直觀的感受;

2.定義清晰的安全職責:你如果不將所有人納入到問責體系中,大多數人的態度就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且在安全與業務體驗相悖的情況下,他們不會支持你;

3.合規驅動:合規政策是安全落地最有效的推動力,但目前,移動安全相關政策/標準是缺失的。這並不意味著企業安全負責人沒辦法以合規政策驅動,網路安全法是有跡可循的,企業安全負責人可以向廠商、向第三方機構諮詢,在這方面,他們有整個團隊在研究政策的動向,讓他們幫助你講這個故事。

確定可落地的安全行動計劃

1.成本可控是前提:面對移動設備、應用等的快速更新,移動安全供應商產品/技術也在快速更新迭代,企業用戶要移動安全具體的實現上要輕量化,以保障自身安全建設的快速迭代,否則移動安全的實現落不了地,實施的時候要與資金、運營能力相匹配;

2.不要一蹴而就,從局部突破:先依據組織各業務部門的安全訴求分級別,不能一概而論,安全要求高的業務部門很少,這樣做一是減少成本的投入,二是降低推廣難度。三是考慮基層員工的體驗 ,從安全意識濃的部門先入手,先從最容易的教育好,以點及面

3.評估反饋是關鍵:要有相應的評估機制把不好的功能和廠家淘汰出去,並對業務做分析。

以上,僅代表我的個人觀點,希望對於在讀的企業信息安全負責人有所幫助,如您有不同的看法,期望留言分享,感激不盡!

Gartner信息安全成熟度模型等級釋義

等級1:初始 - 企業管理層意識到信息安全性薄弱,信息安全風險高。在大多數情況下,沒有正式的信息安全計劃,信息安全活動是臨時性的,通常以IT為重點。

等級2:發展 - 具有與CISO類似的非正式責任的個人正在努力制定計劃計劃和政策。不同的利益相關者開始就信息安全問題進行非正式溝通。

等級3:定義 - 制定了政策和規則,並建立了一些信息安全形色和職責; 然而,問責制或執法很少。信息安全工作仍以IT為主,企業安全意識仍然有限。

級別4:管理 - 現在信息安全形色和職責已經明確規定,企業具有由CISO領導,業務部門領導共同參與的信息安全委員會。企業正在從以IT為中心的方式轉向信息安全;,但是,業務領導尚未接受對風險的明確責任。

等級5:優化 – 業務領導已明確接受與其使用信息和技術有關的風險,並對安全故障和政策違規負全部責任。持續的自我改進實踐已經在多個領域實施,並建立獎勵機制,以提高組織的安全意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指掌易 的精彩文章:

RSAC 2018 Sandbox決賽選手及評委大揭秘!

TAG:指掌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