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電冰箱到區塊鏈,投資邏輯未曾改變,只需明白這些就能賺錢……

從電冰箱到區塊鏈,投資邏輯未曾改變,只需明白這些就能賺錢……

本篇文章為2018.4.27晚大副在Tokenclub平台的直播實錄。

大副將從淺入深地為大家系列講解適用於普通人的區塊鏈投資秘訣,本次系列講座總共六期,此為第一期。

1

序言:從電冰箱到區塊鏈

大家好,我是區塊方舟的聯合創始人大副,很高興得到海外幣圈的邀請,跟大家做分享。

我先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最開始並不是區塊鏈圈子的,也不是計算機或者金融的。進這個圈子有點誤打誤撞,當然中間走了不少彎路,也有不少收穫。那這次分享我們會從現實世界出發,用簡單的方式給大家搭建一個區塊鏈的認知框架。

我相信大家都經歷過這樣的階段,就是區塊鏈到底是什麼。這個很難懂,包括我早期也沒有直接去理解,區塊鏈是什麼。我們回過頭來看,人是怎麼認識這個世界的。這個世界有很多東西非常複雜,我們不可能全部都懂,也不可能懂那麼多。一般而言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是去看這個新東西,和我們產生什麼聯繫。

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應該沒有人想知道冰箱是怎麼做出來的吧。大家只需要知道,冰箱可以冷凍東西就行了,有誰想知道冰箱的冷凍室怎麼做的,發動機、冷凍劑怎麼運作的,這個應該沒有人想要知道吧。

那我們用這樣的邏輯看下比特幣和區塊鏈。先講下比特幣吧,比特幣最簡單的理解方式是一個全球的賬本。中本聰做這個東西出來,本質上的目的是做一個銀行系統,一個沒有人控制的銀行系統,一個由機器控制的銀行系統。傳統銀行市場,我們如果要去進行跨國轉賬,從工商銀行到美國銀行,一共要經過三個系統,也就是要經過三個賬本。每個系統是不同的,每個系統與系統之間的對賬需要時間成本,且有可能出錯。

但是比特幣這個賬本,只有一個賬本,他的好處是:

1.不需要經過這麼多系統,所以成本是最低的

2.因為只有一個賬本,你們都參與記賬了,所以我是值得被相信的

3.只有一個系統,不需要去檢驗,檢驗成本是最低的

2

信任機器

那麼我們從比特幣的技術抽離出來,就變成了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技術的本質核心很簡單,就是機器信任。今天你跟十幾個人去做生意,會有一個信任問題。如果每個人相互之間不相信怎麼辦,那我們相信機器就可以了。機器是最正確的,只要我們相信機器了,就不存在信任問題了。如果要一句話解釋區塊鏈,那區塊鏈的本質就是機器信任。

然後我們從中本聰對比特幣的設計,去看怎麼體現機器信任。因為你會發現,所有區塊鏈裡面細節的設計,都是為了這個目的誕生的。

到目前為止,我認為對區塊鏈的解釋最完美的是肖風說的,他的說法是區塊鏈=分散式網路+密碼學賬本+激勵機制。這個激勵機制也可以叫共識機制,他每個細節的設定,都是為了可以讓機器信任得以實現。

首先我們要信任一台機器,如果這台機器是被人控制的就不行。那運用分散式網路,把這台機器打散,變成很多台機器,確保沒有人控制。所有的區塊記錄完以後,都會全網廣播,這可以讓所有的其他機器都更新資料,這個是為了確保,分散出來的所有的機器,都可以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從而讓其達到雖然分散了,也是一台機器效果。

那密碼學賬本是機器間的溝通語言,機器就是通過密碼學賬本來溝通的。時間戳也是保證信息的一致性。再到數學演算法。數學和程序是最嚴謹的,一加一永遠等於二,不會有錯。如果要達到機器信任,我們最終要信任的是數學和程序。

那再到共識機制,聽起來很複雜,實際上非常簡單。共識機制就是分錢,所有的機器聚到一起幹活,那幹活以後給你多少錢。所以共識機制就是分錢,分活的方式,通過這些方式把機器的資源組合起來。

再說挖礦,挖礦本質上也是個很簡單的東西,就是資源互換。他叫挖礦,實際上是一個商業的東西,舉個例來說,像迅雷的玩客幣,就是拿我的帶寬跟你換錢。IPFS是拿我的硬碟資源跟你換錢,比特幣是拿我的算力,公信寶是拿我的隱私數據跟你換錢。

前段時間有個事,說格力準備做一個挖礦的空調,這其實是個偽概念。這個空調說裡面有個集成礦機,但是實際上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IDEA。因為格力只是在裡面集成了一個模塊,並沒有什麼附加效益的,本質上跟做一台礦機沒有什麼區別的。這不是1+1>2的。

比特幣裡面有一個設定是總量恆定,但這個跟機器信任倒是沒有太多關係。只是說中本聰利用總量恆定讓其升值。

那我們回過頭來看,所有的種種都是為了實現機器信任。所以以後別人再問你區塊鏈是什麼,你就告訴他,區塊鏈就是,你不用再相信人,相信機器就可以了。

而且從共識演算法來看,現在不管是POW POS 大家都會去爭論誰更公平。目前大多數人認為POW更公平一些。我們來看這三種共識機制的本質,就是分錢分活的事情,那分錢分活不就是現實生活中的政治問題嗎。

POW就是多勞多得,拿礦機去算,算力越多,挖到越多的幣,通過礦池把抽獎的概率平均了。從目前的狀況來看,也是越有錢的人,擁有越多的算力,從而得到越多的比特幣。

POS的演算法是資本家的經濟體系,就是手上有越多的幣,幣存的時間越長,你就有越多挖礦的機會。本質上錢越多,就有越多機會的機制,跟POW沒有太多區別,也是你錢越多,得到的就越多。

DPOS有點類似議會制。比如EOS,選出21個主節點,由節點負責記賬、幹活,節點得到錢。但是你看現在的情況,其實擁有更多的票的,還是那些有錢的人。越有錢,越能獲得更多支持,選出越多受自己控制的節點,最後獲得幹活的權利。

之前有一些項目會說,他們提出一種新的演算法,讓世界更公平,全都是扯淡的,你爸爸還是你爸爸,資本家還是資本家,最終都是越有資源的人,可以得到越多東西

3

數字貨幣的價值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幣的作用,這裡把幣單獨拿出來,因為很多區塊鏈項目說用的是區塊鏈技術,實際上只是用到了很簡單的幣的功能。這裡面的東西很簡單,就是幣可以證明,你的東西就是你的,就是所謂的「確權」,你把幣放到市場中,提供了很高的流動性。

在傳統的投資市場,你要證明一個東西是你的,一般會通過中介機構。比如股市,中國的股票一般只能在中國的股市交易,他的流通性沒那麼好。通過幣,你可以進行全球性的投資,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應用了。很多人說區塊鏈的最大應用就是炒幣,其實也有一定道理。幣現在的高流動性,就是最大的價值。那這也是很多項目使用數字貨幣的真正作用。

那我認為說,這個作用是有非常大的想像空間的。這也是我們一開始投入到這個市場的原因。你想像一下,一個全球性的股市,一個全球化的賭場,全世界的人都在參與到這個市場,肯定比中國的A股市場更有想像空間。

而且現在數字貨幣的權益設計是非常有意思的。傳統市場的股票是從所有權到使用權。我們想像一下,如果今天摩拜發一個摩拜幣,你只要有摩拜幣就可以用這個系統,如果摩拜這個團隊換掉,實際上對這個幣沒有任何影響。如果這個項目沒有了,這個團隊要重新做一個摩拜,又是非常難的。

那很多時候,當一個新的東西被做起來的時候,其實去用他和擁有他,區別並不大。尤其是現在的共享經濟,很多東西你擁有使用它的權力,比如facebook,已經夠了。他提供了一種非常好的使用載體。舉個例子來說,比如今天的facebook,扎克伯格不在了,但這對於你使用它,並沒有什麼影響的。

而且使用權的代幣化,賦予了用戶投票跟通過認可事物獲益的權利,這種使用權的股權化,讓好的產品更容易得到螺旋式的上升通道

4

去中心化

所以通過上面的分析,結合我們之前看的項目,我們對區塊鏈項目分了兩類。

第一類,是去信任中心化的XXX,又分為三個小類:第一種去中心化的賬本,主要是以支付為主的,比如比特幣、萊特幣,或者做匿名支付的門羅幣;第二種是去中心化的公鏈,比如EOS、ADA、以太坊。這裡給大家一個對於公鏈最簡單的解釋,如果你去講這是一個基礎設施,其實是不好理解的。我們經常在講,要去做一個去中心化的應用,那這個應用如果放在中心化的伺服器上,是被人控制的,所以不行。所以需要把去中心化的應用放在去中心化的計算機上,所以才有了公鏈

第二類是提供了高流動性的項目,像MITH,或者GIFTO(幣安孵化的項目),當然在這裡講只是舉個例子,並不是讓大家去買。這些項目用到區塊鏈技術並不多,更多是用到幣的流動性。當時我們看GIFTO這個項目,就在吐槽它,因為你發現,這個項目裡面,你把幣拿掉,換成錢,是完全一樣。那就這這種高流動性到底對它有沒有幫助,其實很難衡量。那我覺得唯一的一點好處,是在於它的全球性的支付,當然如果只是這一點來看,也不用專門做一個幣出來。從投資來看,如果一個項目發個幣,只是作為內部流通用,又沒有去打造一個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器,那這個項目的投資價值是不高的。

那在圖片上的第三個點,公地悲劇,實際上是第一類裡面比較集中的案例,這也是區塊鏈裡面我認為比較有價值的一點。比如在一片草坪上,沒有人願意打理它,因為需要花錢,別人打理好以後我就能過去享用了。但是沒有人願意付出,所以就荒廢了。像這樣的公地悲劇,傳統社會一般是政府解決,比如使用基建資金,然後大家一起來受益。但是政府很多時候是低效的,所以最終很多公共設施都需要大家一起來出錢。到了互聯網時代,很多公地悲劇通過互聯網得以解決。比如說我們看騰訊的QQ,或者facebook,也是解決了大家的「社交網路交際」的需求。它免費提供這個工具,然後通過別的方式來賺錢,比如廣告,或者前段時間爆出的facebook販賣用戶數據。當這個公地是由互聯網公司來維護的時候,就不可避免互聯網公司從中獲利。那公地悲劇其實可以很好地用區塊鏈來解決,用機器來管理這個平台,大家一起來使用、受益。同時因為我們所有的數據都是由機器來管,所以不會受三方公司來利用。

大家都講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但我認為區塊鏈在很多時候仍然是中心化的。現在很多人去搞一個基金會,來運作項目,實際上這也只是個殼而已,背後的本質還是公司,還是在一個辦公室上班,還是有一個老闆,跟公司的本質是沒有區別的。而且我們去看很多去中心化的項目,是由中心化的人去做的,比如以德,DEW,他們做的都是去中心化交易所,但是背後是個很中心化的團隊。包括以德之前的跑路事件,所以大家不要覺得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其實區塊鏈是很中心化的。那區塊鏈的去中心化體現在哪裡,我認為是體現在程序上。雖然他背後是人控制的,但是他整個程序是公開的,程序是沒問題的。所以我們經常會去關注一個項目會不會開源,因為本質上你是要去信任機器的,機器信不信得過,一定要去看他的代碼,是不是值得你相信的。所以如果一個項目的代碼不開源,那他就是耍流氓,就不要去投這個項目。

所以最後總結,區塊鏈並不能做到完全的去中心化,比如最近很火的EOS,BLOCKONE這家在制定政策上,其實非常的獨斷,所以並不是21個節點數量太少,而是這個項目的背後,其實還是一定程度上的中心化的。

【區塊方舟】已加入幣看K站社群

現在關注,獲取更多社群福利

加船長助手微信,備註「上船」拉你入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區塊方舟 的精彩文章:

Cortex:圖靈獎獲得者Diffie參與的「超級」智能合約系統

TAG:區塊方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