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代的免死金牌長啥樣?曾流落民間數十年,最後被一漁民打撈上來

唐代的免死金牌長啥樣?曾流落民間數十年,最後被一漁民打撈上來

鐵券丹書,又被稱為「免死金牌」,是古代皇帝為了拉攏重臣或者獎賞功臣所用的一種手段,能夠獲得鐵券丹書的人不是王公貴族就是對朝廷有過突出貢獻的人,在這麼多的朝代中,我國現存了唯一一件唐朝的鐵券丹書,又叫做錢鏐丹書。

在唐朝後期,叛賊董昌叛逆,朝廷當時並沒有多大的實力,彭城郡王錢鏐率領大軍一舉擊敗了叛軍,唐昭宗為了感謝錢鏐為朝廷做出的貢獻,就賜給了他一塊鐵券丹書。

鐵券外形為覆瓦狀,純鐵打造,重量大約132兩,上面寫著:「……卿恕九死,子孫免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大概意思就是可免錢鏐本人九次死罪,子孫後代可以免除三次死罪。銘文用楷書書寫,共333個字,全部金制。

錢鏐的後代對於鐵券丹書非常重視,一千多年來,為了保護丹書,無數的族人前仆後繼,挺身而出。在錢氏後代歸順宋朝之後,宋朝皇帝在得知錢氏保留唐朝皇帝賜予的鐵券丹書之後,出於好奇就查看了丹書,後來錢氏保留鐵券丹書一事天下聞名。之後金兵侵犯中原,錢氏族人為了保護丹書的安全,避免落入外族,於是攜帶鐵券丹書遷移到深山老林之中。

每一次的戰亂,錢氏都要攜帶丹書四處躲藏,曾在元兵攻破宋朝都城的時候,錢氏後人攜帶丹書在渡船逃走的時候,不幸跌落到水中被淹死了,後來一位漁夫在打漁的時候才把丹書打撈出來,丹書鐵券幾經輾轉失蹤數十年後,終於回到了錢氏子孫的手中。

不過在民國期間,該丹書曾遭到盜賊的盜竊,後來這個丹書鐵券被賣給了一個商人的手中,錢氏子孫四處打聽,得知之後花重金將它買回來了。之後丹書鐵券就一直被供奉在祠堂裡面,有族人共同保護。

在抗戰期間,為了避免鐵券丹書落入日本人的手中,錢氏子孫將丹書鐵券藏於水井之中,知道後來抗戰勝利了,他們才將其取出來,才得以重見天日。千年來錢氏族人為了保護鐵券丹書歷經千辛萬苦,甚至有很多的族人因此獻出了生命,這塊丹書鐵券後來錢氏子孫將它獻給了人民政府,一直保存在國家博物館中,是我國一級文物,也是現存的唯一一塊唐朝的鐵券丹書,可以稱得上是無價之寶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馮趣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慈禧拍照後,一看效果太監們:「傻了」!洋人聽後,當場笑出聲
劉備死後,為何諸葛亮寧肯背上忘恩負義的罵名,也不願替劉備報仇

TAG:老馮趣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