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漢景帝平定了七國之亂,而建文帝卻輸給了朱棣

為什麼漢景帝平定了七國之亂,而建文帝卻輸給了朱棣

原標題:為什麼漢景帝平定了七國之亂,而建文帝卻輸給了朱棣



七國之亂和靖難之役都是藩王起兵叛亂,為什麼結果卻截然相反呢?

先從對手的角度來說。


七國之亂時為首的是吳王劉濞,劉濞是劉邦的哥哥劉仲的兒子。劉邦當皇帝後,封劉仲為代王,匈奴進攻代地,劉仲打不過匈奴,就逃到了洛陽。劉邦因為兄弟的緣故,並沒有加罪於劉仲,只是將他降封為侯。英布叛亂時,劉仲的兒子劉濞時年二十歲,從征英布。消滅英布之後,劉邦想封一個劉姓子弟在當地鎮守,但當時他自己的兒子還都年齡太小,都不合適,所以就封劉濞為吳王,鎮守吳、會稽一帶。


劉濞鎮守的吳地北邊是楚國,南邊是南越,東南是東越,都不是太需要打仗的地方。所以,雖然劉濞一直積累糧餉,到六十二歲才起兵造反,但實際上他的軍事鬥爭經驗並不充足。叛亂開始後,曾有下屬提議從長沙方向進攻南陽,再沿武關道進入關中,直奔長安,也有人建議他如果遇到抵抗,不要過多糾纏,就繞過去,直奔洛陽,先佔據洛陽。結果他都未能採納,一直在圍攻不肯投降的梁國。


從血統上說,劉濞是劉邦的侄兒,而劉邦的子孫在世的還有很多,帝位遠遠輪不到劉濞來問津。無論是文帝時期他和朝廷一度關係緊張,還是到景帝時期公開造反,和劉邦的子孫相比,他的血緣關係都要遠很多,並沒有什麼正當性。他唯一能夠用來動員各地的諸侯王參與叛亂的,實際上就只有朝廷要削藩,削減諸侯王的封地,以共同的利益把其他諸侯王捆綁在一起。


朱棣就完全不同了。朱元璋當皇帝平定全國之後,就在北方和蒙古殘餘勢力接境的地方,分別分封了秦王、晉王、燕王和寧王四個王,在朝廷派兵出征蒙古的時候,經常會讓軍事能力突出的晉王和燕王領兵,都護諸將。而到燕王起兵叛亂的時候,秦王和晉王都已經死了,朱棣又馬上乘其不備,偷襲了寧王。所以,朱棣本身的軍事素養和經驗都是比較充足的,對朝廷主要將領的基本情況也比較了解。


從血統上講,按照朱元璋原來確定的繼承順序,在太子死後,那麼下面就應該依次輪到他後面的兒子,也就是秦王、晉王這兩個嫡子,而秦王和晉王都在朱元璋還在世時就已去世,那麼按照朱元璋確定的原則,無嫡立長的原則,年齡最長的恰恰就是朱棣。只是因為朱元璋特別疼愛朱標,所以朱標死後,才又臨時確立朱標的兒子建文帝為皇太孫,成為皇位繼承人。也就是說,朱棣本身就是有皇位繼承權的。


再從朝廷的角度來說。


漢景帝繼位時已經31歲了,又做了很長時間的太子,所以政治經驗是比較豐富的,也比較成熟。而在靖難之役發生時,建文帝年僅21歲,還比較年輕,又長期生長於深宮之中,社會經驗和政治經驗都很缺乏,軍事鬥爭經驗更加缺乏。

即便如此,漢景帝在七國之亂之初,也出現了政治判斷上的失誤,以為可以以政治上的妥協來平息叛亂,先是按照袁盎的意見,誅殺了提出削藩建議的晁錯,以堵塞七國之亂的「誅晁錯,清君側」的理由,甚至一度同意袁盎的意見,願意承諾把已經削減的各諸侯王的封地再還給各諸侯王,以此來平息諸侯王的憤怒和叛亂。在綏靖政策失敗之後,才分別派兵遣將去平定叛亂。



在對付叛亂的策略上,漢景帝對周亞夫是完全信任的態度,梁王在受到吳軍的圍攻後,周亞夫也堅持不派兵救援,而是長圍久困,分兵騷擾和襲擊敵後,切斷叛軍糧餉供應道路,然後坐等叛軍在堅城之下逐漸疲敝,梁王甚至派人到宮中向太后哭訴,周亞夫也不為所動,朝廷也並未強硬要求周亞夫出兵,更沒有因此而臨陣換將。


建文帝倒是沒有想過退縮妥協以平息燕王的叛亂,而且燕王叛亂始終沒有得到其他諸侯的響應,朝廷只需要一心一意對付燕王就行了。朝廷一開始任命耿炳文為主帥,討伐燕王,其實耿炳文的策略和周亞夫一樣,都是先立足於做好防禦,防止叛亂蔓延到其他地方,逐步封鎖,壓縮其活動空間,待敵自弊。但因為初戰有幾次失利,建文帝就改變主意,又任命李景隆為主帥,主動出擊,結果反而被燕王擊敗。


其實從雙方的形勢來說,任何時候,朝廷一方都輸得起,而叛亂的一方輸不起。叛亂在初起的時候,都是兵力不足,地盤比較小的一方,是弱勢的一方,所以他們必須集結重兵尋求與朝廷軍隊進行主力決戰,擊敗朝廷軍隊後才能打開局面,擴大地盤和政治影響,劫掠州縣獲取錢糧以支持戰爭。所以朝廷一方只要做好防禦,讓叛軍無隙可趁,無法擴大地盤和劫掠,用不了多久就會糧餉斷絕,內部出現內訌,很快就會失敗。


作者:蕭武


京東、天貓、噹噹、亞馬遜等各主要平台均有售。


需要簽名本請發消息到後台,留下姓名、地址和電話,以及需要的數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武有話說 的精彩文章:

篡位也是要有技術的,司馬懿能行,楊修卻未必行
美國充當世界警察累不累?要看從上流社會還是中下階層來看

TAG:蕭武有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