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美貿易戰背後,我們缺的不只是「芯」

中美貿易戰背後,我們缺的不只是「芯」

歡迎關注智能製造網

從一開始美國商務部對中興實施7年禁令,到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警告本國通訊企業不得使用中興設備與服務,之後美國再次對華為發起司法調查,而在博鰲論壇上中美雙方似乎出現緩和……在剛剛過去的幾周,中美貿易戰持續發酵,情節跌宕起伏,堪稱「年度大片」。

事實上,中美貿易戰之所以受到廣泛關注,是因為這場貿易戰的影響範圍遠不止中美這兩大國。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下,美國和中國分別作為極具影響力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兩國無論是在經濟、政治還是其他方面展開的鬥爭,都會直接影響到全球發展。

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各行各業都高度關注著這場國與國之間的較量,並期望著自己能在這場爭鬥中一戰成名。尤其是此次美國禁令暴露出的中國缺芯之痛,一度成為輿論風口,炒芯大潮趁勢而起。

互聯網企業就是其中一股重要推動力,而阿里作為領頭羊之一,上月便對外透露阿里巴巴達摩院正研發的一款神經網路晶元Ali-NPU;隨後,阿里又全資收購一家做嵌入式CPU IP的公司中天微,在業界掀起不小的反響;另有消息稱,阿里還投資了包括寒武紀、Barefoot Networks、深鑒、耐能Kneron、翱捷科技ASR等晶元公司。

當然,在這場風風火火的全民拯救中國芯的運動中,也出現了諸如Rokid、今日頭條等公司的身影,其中也不乏蹭熱點的初創公司、傳統晶元企業。

伴隨著炒芯大潮一浪接一浪的湧起,中國缺芯短板一次又一次在公眾面前被曝光,譬如「中美貿易戰中被誤傷的中興,中國晶元軟肋再次暴露無疑!」、「中國通訊行業的「缺芯」之痛該如何拯救」、「中美貿易大戰,沒有遮羞布的晶元是不能承受之重!」……相關評論分析性文章層出不窮。

的確,這些言論喚醒了不少一直沉浸在美好幻想中的企業,同時也深刻地反思了中國晶元在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並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議,是值得宣揚和傳播的,但同時也存在著部分只為蹭熱度而作的文章,忽略歷史問題以及現實情況,一味地貶低指責國產晶元,讓早已千瘡百孔的中國芯籠罩上又一層濃重陰影。

我們不得不承認,相比於國外一些前沿技術,我國整個半導體行業確實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足,核心技術缺乏、高端人才流失等,但是這些年來,我國晶元產業付出的艱辛努力是不可磨滅的,取得的成果更是數不勝數。

就以2018年為例,在這小半年時間裡,我國已在晶元行業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今年2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創新性地製備了半導體六量子點晶元,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半導體體系中的三量子比特邏輯門操控;另外,北京大學電子系教授彭練矛帶領團隊成功使用新材料碳納米管製造出遠超英特爾的晶元核心元器件——晶體管。

所以說,在看到我國晶元短板的同時,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在政府、企業、各研發團隊共同努力下我們所取得的成就。

在這場中美貿易戰中,大多數人看到了國產晶元之不足,但是筆者感受到的不僅僅是這一缺芯之痛,還有國人對國產晶元所缺乏的信心。如果國人對中國晶元都喪失了該有的自信,那麼又有誰來推動中國晶元行業的前行?

美國的7年禁令固然讓中興備受打擊,但是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的影響力同樣不容小覷,有報道稱,這項禁令使數家美國供貨商也恐流失大筆營收,近期股價一蹶不振。在這裡,筆者並不是想宣揚那些狹隘的民族主義,而是呼籲國人給自己多點信心,我們要的不僅僅是「中國芯」,也是「中國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無人駕駛技術熱潮迭起 規模化應用需達到這一前提
人工智慧應用催生新時代 未來發展之路該這麼走!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