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最有良心的官員:寧可餓暈也不以權謀私,有了吃的先想到母親

歷史上最有良心的官員:寧可餓暈也不以權謀私,有了吃的先想到母親

原標題:歷史上最有良心的官員:寧可餓暈也不以權謀私,有了吃的先想到母親


「桑下餓人」是春秋歷史上有名的故事,主角是晉國權臣趙盾,配角是桑樹下一個餓暈的人,而這個人竟然是晉國的一個官員。


故事是這樣的,有一次,趙盾去出公差。在路上,他看見一棵枯死的桑樹下,有一個人躺在那裡奄奄一息。自己的治理範圍內有人暈倒,趙盾趕忙停下車,下去查看。原來,這個人是餓的起不來了。趙盾招呼下人從車上拿了東西,又親自一點點地餵給他吃。那人慢慢地睜開了眼睛。


趙盾問桑下人,又不是大災之年,你為什麼會餓成這個樣子呢?



桑下人不知道他眼前這個人是晉國第一大臣趙盾,但看衣著和派頭應該不是一般人,他有些難為情地說,我在絳這個地方做個小差使,回家的路上斷了糧,不好意思向人乞討,又不願利用職權擅自去拿別人的食物,所以才餓成這樣。


好一個有良心的官員!趙盾聽了桑下人的話心裡很高興,如果全國的官員都像他這樣,國家何愁不強大?他又拿了兩塊干肉送給桑下人。可是,桑下人只拜謝了他,接受了干肉,卻不肯吃。趙盾很奇怪地詢問原因。桑下人說,我剛才吃了覺得很香,我家裡還有一個老母親,我想把這些肉留給她吃。



好一個孝子!趙盾聽了大為感動,連忙說,你把這些肉吃了,我另外再給你一些讓你帶回家給老母親。


桑下人感激地吃了肉,又帶著趙盾給的兩束干肉和一百枚錢回家了。這個故事到此本來可以結束了,桑下人作為底層官員廉潔自律,寧肯餓暈也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趙盾作為高官,也賺得了體恤下層人民的好名聲。可是,三年後的下一段故事,讓兩個人成就了兩種不同的評價。


三年後,晉靈公嫌趙盾權力大,礙自己的事,想殺趙盾。他先埋伏好士兵,然後把趙盾請來喝酒。席上,一個人再三給趙盾使眼色,暗示他注意安全。趙盾看出了這是一場鴻門宴,酒喝到一半就離開了。晉靈公也很機靈,馬上命令士兵去追殺趙盾。


有一個兵跑得很快,最先追上趙盾。但他沒有殺趙盾,反而讓他快跑,還為他斷後。趙盾很感動,問恩人的名字,那人退了一步回答,我就是桑下餓倒的那個人。


桑下人轉身跟追上來的士兵展開搏鬥,終因對方人多死了。但趙盾卻在他的幫助下得以活命。從此,桑下人成了「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典範,而趙盾,因為沒有逃離出境,被史官董狐寫成「趙盾弒君」,背上了兩千多年的黑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坊 的精彩文章:

最早的關中水利工程鄭國渠竟然是源於一場陰謀,卻造福了子孫後代

TAG:讀史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