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沐風踏青覓界碑 三教堂村得心愿

沐風踏青覓界碑 三教堂村得心愿

早就知在東二環附近有通河北省僅存的州縣界碑,兩年前,好友永波在「四處覓尋」後,很得意的發在微信上,苦於其模糊的隻言片語一帶而過的描述,其後讓我好生難找。

記得去年愛人生病住院時,旁邊的病友大姐的娘家位居「八方村」(該村西臨太行大街,東接三環,是我每次騎行東部的必經之地),我還為此諮詢過界碑之事,她言八方村就是正定和欒城的交界之處,至於碑,就沒聽說過。

(知識小鏈接:「八方村,四縣管,十字街心邊界線」,2001年還屬於正定縣的八方村從前以村中十字大街為界,分別歸屬正定,藁城,欒城和獲鹿四縣管轄,八方村自古就有「四縣八方」一說)

對於州縣之間的界定,自古就因政府的更迭而「變化無方」,正定,自秦漢時期西漢高祖初置恆山郡開始,改常山,北周設恆州,隋代廢郡立州,唐始興節度使,至元時又稱鎮州,如此反覆後方始作為州城的建制才穩定下來,期間在清雍正時期,為避諱才將「真」字改為如今的正定。

歲月更迭,其界限也會變的莫測,何況解放後石家莊和正定的歸屬也相互糾結過幾次,目前則按滹沱河來分隔,彼此分開。

而僅存的這方界碑,應是在咸豐初期所立,「真」字已不在,是以正定冠名的。

要說發現純屬巧合,也就是一瞬間的閃念。

本來今天是要騎行去藁城清流村去拜訪果通大和尚的,當騎到學苑路,望到西仰陵村的高樓時,突然想到,兩年前永波不就是住在這個地方嗎?!界碑!對,應該不遠。

正巧路旁的一個醒目招牌「三教堂」也引起我的好奇,隨按指示牌向南,把我帶入到今天的一次巧遇上。

街名喚做「育才街」的村路,由於前兩天的雨水而變的泥濘,將本來就破舊的民房更顯得雜亂無章。

三教堂正門

在村南路西,一幢高挑的歇山頂寺廟突兀的出現在眼前,和旁邊閑坐的一位大叔搭訕上。

這位姓趙的大叔,目前是三教堂的看護人,當得知我的來意,熱情接待,並充當嚮導,在他的口述下,這個寺廟也漸漸清晰起來。

康熙十三年笏頭碣碑

一旁撒落的經幢座殘件

康熙十三年碑謄寫的碑文

原來三教堂寺廟本叫「三教庵」,有碑文記載,如今的寺廟所在位置為新遷,固有的已經被房產開發佔用。相關記載的笏頭碣制式的石碑,只剩碑身,散落在大門口的西南角,周圍還有幾塊殘缺的經幢石座相伴。

進大門正對有2013年建的大雄寶殿,裡面供奉有一佛二弟子木製金粉像,兩側配殿則分別供奉道教和儒教,即所謂的「三教堂」。

雙龍碑首石碑

都是新近添置的,只有立於大雄寶殿西側的一通碑首為雙龍相交的石碑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碑首的制式應為敕建,規格很高,從碑文推敲(注有年代的一側碑文已漫漶),應為咸豐年所立,至於碑首碑名,大大的兩字「恩榮」勒丹其上,而碑身只有正中的一列豎文,都是凹字(陰文)密布其上,我是讀不上,正想諮詢趙大叔的讀法,他已經朗朗上口:

###+那圖魯##

我羨慕似的讓他寫給我,大叔忙擺手並說自己沒文化不會寫字的!能讀出還是上次來自河北師大的一名老師來拓片,才知曉的(據說拓片還獲了獎)

這方石碑原在村西的「皇道」邊(至今村子還保有「皇道街」名),為防止被盜,才移至此處的,和三教堂寺廟應該聯繫不大。

和大叔閑聊中,我意外的獲知到界碑消息,就在離我只有三百米的南端,我張大了嘴,驚喜不已,詫異後又坦然,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正定縣南界碑正面

界碑側面

順著向南的土路不遠,在京石高速公路的西端,一片茂密的樹林中,那一方界碑,靜靜的守候在荒蕪的雜草中。

碑高二米余,厚度比一般的石碑來的要寬,面朝西南,碑身字大如斗,「正定縣南界」甚是醒目,下部已深深埋進土層,無碑首,屬於典型的「笏頭碣」,字體深邃有力,見證了清咸豐時期內憂外患的那段歷史……

在車水馬龍的高速旁,本該清靜的石碑,也變的喧囂,四周的雜草叢生,還有撿拾破爛的住棲之地圍繞身邊,雜亂的荒蕪清涼。

街角撒落的石構件

返回的路上,當看到西側已經停工的半拉子新村工程,和散落街頭一隅的石構件(應該是房產開發時拆毀的古建築物遺存),形成強烈反差,讓人心痛。

鳶尾花艷

含苞待放寄語希望

福兮禍兮,焉知所依。目前二環東延已經開通,緊鄰村南,也願藉此良機,正如街邊正是鳶尾(拗口的花名,我還是習慣它的俗名:扁竹)正艷時,隨機采上幾朵,真心祝願這裡的村民,能有一個好的結願!

2018.5.3游感所記 by 楊群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碼字塗鴉 的精彩文章:

邢襄古寺探覓

TAG:碼字塗鴉 |